2006年12月26日

「你」就是年度時代風雲人物

time_you 隨著 Web 2.0 時代來臨,你影響了新聞的走向;由你決定新聞的熱度;由你來創造新聞。



你可以 Blogging,上傳相片,上傳影片,分享 YOUTUBE 影音給朋友,對有興趣的議題發表看法,甚至興起網路串連活動,號招同好共襄盛舉。你,可以改變世界。



歡迎來到你的世界!

2006年12月25日

奇異果頭札記(六)面向未知

為期七週的專長訓練結束了。接下來,要面對的又是一連串未知的挑戰。

受訓的日子裡,學習了許多關於專業知識,同時,知曉了台灣大兵所面臨的困境。

原來,不僅僅是縣立的國民小學再喊窮,連堂堂每年以億來計算的國防預算補助的大兵也在喊窮。

比我年紀還長的參數表、老舊不堪使用的儀器、使得曾經是亞洲內叱吒一時的野戰部隊,如今成了全亞洲最不堪一擊的部隊。

教官沉重的說:「且看我們能否扺擋的了一周的攻勢,支持到美國來援助。」

以我的想法,依賴美國是絕對行不通的。美國又不是白痴,何必對抗一個擁有十二億人口的龐大商機。

新訓時旅長有句名言:「當兵什麼都是假的,只有退伍才是真的。」

旅長明白的告戒我們,當兵時,誰的話都別信,因為都是假的,只有平安退伍才是真的。

入伍至今,我對此話深信不已。

  • 留言者: imperza1108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11-15 20:04:01
對對對..那句話是真的..
唉..難得管休有外膳才能跑出來透透氣..
超悶的啊..

2006年12月22日

教改十週年紀綠片心得

海闊天空十週年教改紀錄片 (限用 IE)

這是一部關於教改的紀錄片,但我卻覺得它其實是紀錄台灣城鄉資源與貧富差距的影片。

影片中的四位主角:喜愛畫畫的張明豪、努力讀書的莊雅竹、山地鄉裡棒球的林宏明、學業優良的張瑜珊,以及片中不斷強調被教改當成白老鼠的賴茹君。從影片中的訊息得知,只有張瑜珊是都市裡的孩子,暫且說她是中上階級家庭的孩子;其他四位孩子的家庭不是地處偏遠,就是在鄉下。

先不論教改影響的力量多大,在家庭、社會、城鄉差距的影響下,十年後,得到最多資源的都市孩子張瑜珊前往美國進修,得到各大企業的青睞;其他四個孩子都因為社會壓力,放棄了十年前許的理想。其中,參與國中二年期教改的賴茹君前途最是坎坷。

賴茹君是這五個孩子裡唯一受到教改之苦的孩子。她在片尾說:「如果要怪誰讓我們沒有競爭力的話,我覺得是我們自己。如果我們當初沒有沉浸在快樂的環境裡而不自覺,多唸一點書,多聽一點媽媽的話,現在會更好。」

聽到她的結語,我感到很傷心,因為她所經歴的教改讓她對快樂學習有了誤解,讓她覺得唯有讀書升學才是成功的唯一道路。

賴茹君會這樣,是因為社會、家長對她進行了一場不肯定的教改方案,實行的過程中又不停的質疑教改的正當性,讓本來可以培養優秀學生的方案剎然而止,在張茹君的心中留下了大大的問號,與一年內苦追三年課業的生活。如此的方式,不管在任何人身上實施,都會造成教改失敗。

五個孩子裡,除了賴茹君受到教改的影響較大,其他四個孩子因為城鄉資源與家庭環境的不同,未來也有所不同。

2006年10月15日

奇異果頭札記(五)在營休

 「在營休,神經病才在營休!」

來到台南受訓已經過了二個星期。 國家對受訓的國軍弟兄很好,給予周休二日的福利。

家住的遠,遠在宜蘭,坐車回家是長達六、七小時的旅程。不可能周周回家,所幸營區還有人性化的「在營休」(在營區休假)服務,讓無法回家的可憐菜兵們可以有個晚上休息的地方。

剛聽到軍隊有在營休的規定時,真讓我高興了一陣子。

在營休的日子很不錯,只是長官的臉色就很不好看了。

有一次,正好從大門口入營時,正巧碰到一個長官。他大聲斥道:「你們是做什麼的,幹什麼這時候進來」一臉不屑的看著我們「……哦……是被禁足的吧?」

「報告,不是被禁足。是『在營休』」我大聲的說。

不料,這位長官輕輕的「哼!」一聲,鼻頭轉向一邊,「『在營休』,神經病才在營休」,騎著腳踏車離開。

哇哩咧!你以為我願意啊!!

2006年9月26日

奇異果頭札記(四)等待

在軍中,多的是大大小小不知名的等待。等上課、等下課、等五查、等旅長、等用餐、等、等、等。

短暫的等待,知道等待的目的等待是可以接受的。最令人難受的是漫無目的的等待。

往往整個連隊集合,帶隊到定點等候,這一等,就是半個小時,而且到底在等什麼呢?除了幹部知道外,新兵誰也不知道,因為新兵們又被帶到另一地點等候了。

有人認為,為何不利用等待的時間做點事?答案是否定的,不是新兵不願意利字時間,而是不能利用,因為軍人的一舉一動皆要按照命令行事,沒有命令,不準擅自行動。所以,等待的時候,新兵只能打直腰桿坐好,兩手放在膝蓋上,兩眼直視正前方,直到下一道命令下達。

這種等待,怎不讓人覺得難熬?!

2006年9月25日

奇異果頭札記(一)印象、普測

十八天裡新訓中心的生活,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流不完的汗」。

三十五度的天氣裡,戴上鋼盔,穿上長袖迷彩服,紮上 S 腰帶、板凳、水壺,拿著六五 K2步槍,接著,汗就像關不住的水龍頭,汩汩流出,從頭頂流到腳底。每天三次,比三溫暖還過癮。

當兵前,曾跟前一梯的佳彥請教軍中的生活,他說,軍中的體能不要求,單槓不測、伏地挺身不測、3000不測,讓我心中放下了不小的重擔。可是,入伍後,才發現不同單位的要求完全不一樣,連上除了3000不測之外,其他全部都要測!而且,2000梯以後的弟兄還有一項新政策,「技測全面普測」,也就是以往抽技測做法取消,每位新兵弟兄都要做技測。接來下要當兵的男生們注意啦!沒有得混啦!


  • 留言者: imperza1108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9-15 15:00:49
這ㄍ我在我們新訓結束前有聽說了,
拍勢勒~~
給你錯誤訊息!!
唉~~也幸好你沒進樂隊~~
苦啊~~心理壓力超大的~~
彼此繼續加油吧~~


  • 留言者: imperza1108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9-15 15:08:55
不過好像的確是如此,
二、四營較涼,一、三營比較精實,
像我們其他的成績,都是用學歷跟身材來作假的,
像我筆試就99分,3000公尺居然跟我寫18:55,
害我到新單位狂被電...

奇異果頭札記(序)

Day_before_military_service2006年8月22日大頭兵蔡欣翰入伍服役。剃了個光光的三分頭,活像個會動「奇異果」。所以,這顆入伍先減 50% 智商的奇異果頭,開始利用所剩無己的腦袋,紀錄下軍中生活的點滴,順便排解軍旅生活的煩悶與種種不公平待遇。



《奇異果頭札記》就此展開序章。

2006年9月23日

奇異果頭札記(二)雨

金六結 2000 梯的弟兄與雨特別有緣,老天爺每次都用雨水迎接假期,讓假期只能待在家中無所事事。

回憶入伍當天,雨傾盆而下,大伙穿著軍用雨衣行進在金六結營區中,腳丫子在溼透的鞋裡撲通撲通踩著,入伍鬱悶不樂的心情更在大雨中提升至最高點。心中大喊:「為什麼今天要下雨啊!」

好不容易,涯過了十八天的訓練期等到當兵以來的第一個假期--探親假。放假前一晚,班長還搞了一場「黃埔大地震」,所有人的行李、背包、內務櫃全部倒出,攤在地上。只看著所有弟兄原本抱著愉快的心情等著隔天的假期,一下子全都蒙上一層濃霧,趕緊將自己散落地上各處的衣物收好,心裡暗罵:「╳╳╳」。

放探親假當天,天色灰暗,積雨雲厚厚的掛在天上,伺機而動。果真,正當弟兄們跑出金六結大門,邁入自由世界的剎那,雨滴毫不留情的滴下,滂沱大雨,連下三天。直到返營當天才雨勢漸小。心中不禁再次大喊:「為什麼今天要下雨啊!」

放結訓假當天,雨神又再度降臨,絕不放過 2000 梯弟兄放假的日子,一定要用雨來歡送大家。雖然雨勢滂沱,依然澆不熄弟兄返家的念頭。只是雨中行進還是令人不禁大罵:「為什麼今天要下雨啊!」

2006年8月16日

驚覺,台灣制式教育下的思維

為了加強英語能力,我已經在地球村上了一年的英語課程(非廣告文)。在宜蘭地球村的英語會話課的開場就是學員們必需個別用英語說出一則新聞,可以是當天的時事,也可以是自己生活發生有趣的經驗,是練習口說能力很好的方式。

一天,我報告了一則關於「美國的中文熱」的新聞,美國政府編列5700萬元的經費加強國內學習六大重點外語,「中文」是其中之一。有鑑於美國對中文學習的熱潮,我覺得對台灣的教師是個絕佳的機會到美國教中文。

曾在大陸和台灣從事英文教學多年的外籍老師卻不這麼認為。她表示,以她在地球村看到學許多學生,有些口語能力很好,但只是「學習的很好」,離美語母語人士還有很大的距離。

如此的口語能力,不足應付教學現場層疊不窮的問題。教學現場與學生應答時的字字句句都影響到學生的理解,台灣學生目前的口語能力還不足於到美國擔任中文教學人員。

語畢,台下的學員們,包括我,無不點頭稱是,靜默無語。

如果是在看文章的你,你是否也跟我一樣,深感認同?

外籍老師冷冷地看著我們,話鋒一轉,「看吧,你們一點疑問也沒有,沒有任何人反駁我的論點。如果我是在美國的課堂上提出類似說法,馬上會引起一場激烈的辯論。」

外籍老師一番話,驚醒我沉默的神經,「對啊,為什麼我全沒想到要反駁!為什麼我會乖乖接受老師的說法!台灣教師也不全是口語能力不好。即便是口語不好,難到不會學嗎?台灣也有很多中文不好的英語教師,他們一樣教的很好啊!」

外籍老師接著說,在愛爾蘭時(外籍老師是愛爾蘭人),只遇過一位老師上課時花大部分的時間講課文,請學生唸課文,考試,很少讓學生討論發表。大部分的老師注重討論課文的內涵與深入探討課文的意義。

課文應該在家裡讀,課堂上應該用來討論,提問,思考。在台灣,只看到大部分的學生安靜的,毫無反抗的接受老師所有的意見。

驚覺,原來默默的接受,不懂的思考回應才是台灣教育的致命傷。

  • 留言者: 豬小草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8-15 14:46:00
如果口語不好的話,恐怕是要反駁也不知道怎麼說吧。另外,台灣的中文教師是不是能到英美國教中文,恐怕「證照」如何認定,會是比較關鍵的問


  • 留言者: MilchFlasche
  • Email: Robertus0617@gmail.com
  • 網址: http://milchflasche.byethost31.com/
  • 日期: 2006-08-15 16:39:55
我倒覺得有很多問題本來就不是當場就能有什麼想法,特別是說到去海外教華文,那麼外籍老師和台灣學生本來就會有資訊上的落差(台灣人誰敢跟外國老師大聲講說自己更了解外國?)。還是說那位老師覺得,就算沒有把握的事還是應該提出來質疑,這樣叫作「有反應、懂得思考」?

所以我倒覺得是大家不但被那位老師吃得死死的,而且還連續兩次。也許真正應該不服氣的是對後面的那件事吧。

-------

您留言區的花兒看來挺舒服的唷:)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8-16 00:52:45
To 豬小草,

您說的沒錯,對於口說能力本來就不足的學員們本來就很難回答。只是台灣學員普遍的反應是,低頭、點頭,甚至連動腦想回答的念頭都沒有。

To MilchFlasche,

您說的很有道理。很多問題不是當場就能回答的,而我認為,如果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出問題,或是反駁的言論,的確表示學生正在認真思考教師的論點,而不是默默接受。

我覺得,外籍教師只是觀察到學生困惑的表情,但是就是沒有學生提出問題,這和他們的學習方式有別。還是鼓勵學生多多提問。

這篇文章,只是對自己沒能當場提出質疑的不服氣。

P.S. 留言區裡的小花是「無名的官方樣式」,它的確很可愛!

教授應該學習教材教法

拜讀聯合報昨日(2006/8/15)新聞【教授心聲》外文系新生 過去式只會加ed】。私立大學教授感嘆學生程度不佳,大喊「太難教」,卻不肯自我反省。私立大學的錄取分數原本就低,學生程度不佳是可以預期的,為什麼不多下苦心,用心教學,提升學生的能力?

以筆者在國立大學就讀的經驗,肯用心教學的好教授少,重視研究甚於教學的教授多。大多數教授上課時,只是念念課文,指定學生翻譯課文內容,下次上台報告。或是,一個人在台上講的天花亂墜,無視於台下眼光呆滯,無法理解的學生。不用心教學,一心一意只想教到好學生,如何能提升學生的能力?

國高、中、小學的教師,取得正式教職前,必須修至少 40 個教育學分。其中包括「教材教法」這門課。目的是讓教師了解教學應該注意的事項:課前訂好教學計畫,課堂著重學生的理解,能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引導學生思考並提問,課後解答學生疑惑。唯有通過「教材教法」這門課,才具備有教學的資格。鄭重的建議教授們應該學習「教材教法」這門課,以提升大學生的竸爭力!




教授心聲》外文系新生 過去式只會加ed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部分新設私立大學的教授感嘆師心有餘力不足,學生程度差,無心讀書,考試常繳白卷;最慘的是有外文系學生,大考英文只有二、三十分,動詞過去式只懂加ed,學生還說:「就是英文不好,才讀外文系加強呀!」

不過,也有教授強調,許多私立大學學生只是沒遇到好老師,進大學後很認真,考上國立大學研究所的也多有人在,社會不應歧視、打壓後段私校生,老師只要多鼓勵,學生的進步往往令人刮目相看。

一名新設私校外文系教授感嘆,因大學太多,私校能招到學生就很不錯了,那敢再加成績門檻,結果外文系招進來的學生,有的英語科成績比其他科還差,寫英文作文完全不曉得有不規則動詞存在,遇過去式動詞只會加ed,第三人稱現在式動詞,要加s或es也搞不清楚。這名教授說,讓程度差、缺乏學習動機的人進大學,苦了老師,也害學生將來沒出路。

另一名曾在國立大學任教,現在私校服務的教授感嘆,有些學校的土木、建築相關科系,招進來的學生,數學個位數,大一微積分讀不來,搞不懂力學,將來怎麼蓋房子?也有的學生上到研究方法,完全不想讀,考前已告知明確的考試範圍,只差沒洩題,學生考試還是睡覺、繳白卷,怎麼教?

這名教授指出,新設私校也有很認真的學生,上課坐第一排,猛抄筆記,遇到這類學生,老師都會特別指導,動用私人關係安排學生到大企業實習;但更多學生是高不成、低不就,畢業後求職碰壁,又不願屈就勞力工作,變成自卑的一群。【回到本文】

2006年7月17日

五大關鍵 讓你二十年後依然是人才

引用自【med的點滴】  作者:張漢宜

當職場趨勢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轉變為個人端的「終身就業」,該如何為自己的競爭力加分,讓老闆捨不得你走?

你是正在力爭上游的基層員工、公司的當紅炸子雞、中高階主管、還是即將退休的資深元老?

無論你身在哪一個階段,當職場趨勢已從企業端的「終身雇用」轉變為個人端的「終身就業」,你必須時時增加自己的競爭力,即使二十年後,依然是企業搶著要的人才。

綜合日本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奇異前任執行長威爾許的觀點,以及《日經商業週刊》的報導,以下五件事,是你為自己加分的關鍵思考:

1.不管坐什麼位置,都要保持學習的習慣

出社會工作十年到十五年左右,會有一種「上下卡住」的閉塞感與無力感。因為,這個階段的上班族雖然擁有一定的資歷與經驗,工作也得心應手,但上面有比自己更資深的前輩壓著,身邊有隨時想超越你的同輩,下面又有一群「年輕就是本錢」、嫻熟科技的新世代員工虎視眈眈。

因此,大前研一建議,不管你是基層員工、還是擔任主管職,都要保持學習的習慣,隨時為自己的競爭力加值。因為,在全球化的時代,你不是跟中國人、美國人、日本人競爭,而是跟來自全球的頂尖人才競爭。他強調,學習跟智力高低無關,主要是取決於態度,以及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

該從哪方面打造個人競爭力?外語能力與使用網路的能力,在現今最為重要。

2.永遠做得比老闆要求的更多一點

只曉得「做好份內工作」的員工,等著被淘汰!因為,在這個競爭激烈的時代,有許多比你更積極的人,懂得永遠要比老闆要求的做更多。

威爾許強調,你必須超越上司對你的期待,讓他對你產生驚喜。別只等著上司傳授經驗、帶領你成長,事實上,你可以靠著自己的努力,提出能夠推動公司往前進的漂亮點子。

3.當個「用人達人型」主管

當你是員工時,你必須力求個人表現,以符合上司的要求;然而,當你成為上司,你的價值就不再來自個人成績,而是來自整個團隊每一個成員的表現。

你必須了解部門中每個員工的特質,引導他們的潛能,幫助他們避免犯同樣的錯。

因此,你要讓自己成為知人善任的「用人達人」,帶動整個部門的整體成績,進而成為企業的重要競爭力。

4.隨時拓展人脈並懂得維繫

別以為只有負責某些職務的人需要人脈,事實上,不管你處於什麼位置,人脈關係永遠會帶給你更多意想不到的益處。

拓展人脈,處處是機會。

除了特定活動的場合之外,從飛機上的鄰座到網際網路,再加上善用「朋友的朋友」,都是好管道。

人脈建立不難,重點在維繫。大前研一建議,最少一年一次,跟連絡簿、好友名單上的每一個人聊一下近況,保持住彼此的關係,讓對方一聽到你的名字就記起你。

5.勇敢邁向「繞道型」人生

一般人的人生,大抵不脫「求學→畢業→就職→結婚→升官→退休」的固定模式,踏著傳統上最多人走過的足跡。然而,大前研一卻認為,如果你還年輕,不妨跳脫這樣的模式,勇敢走一段「繞道」的人生。

大前研一以德國為例,許多大學生,會先休學一、兩年,趁著年輕到世界各地旅行,然後再回學校完成業。或是畢業之後不馬上就業,而是先去旅行幾年。

在每一趟旅程中,結交來自全球各國的朋友,開拓自己的視野與國際觀。

這樣,當你踏入職場,也許起步會比別人晚一點,但開闊的心胸與觀照全球的視野,會讓你比別人更加速進步,也擁有更多機會。繞道的人生,途中的各種經歷與美好風景,都會成為你衝刺的豐沛能量。

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敢保證可以永續經營。

把視野往外看,也會發現外面的機會愈來愈多。

因此,除了在目前的位置打拚,也要時時問自己:

「如果明天就離開現在的工作,我還能做什麼?手邊的存款,可以讓我活多久?」

若你每次都能得到安心的答案,那麼,你就擁有著自信無虞的人生。

2006年7月10日

觀點麥克風》彭宗平:大陸提供研究的新舞台

【記者喻文玟、孫蓉華】

台大國企系教授巫和懋、經濟系教授朱家祥、政大金融系教授霍德明,六月底陸續轉至北京大學任教。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認為,大陸經濟發展正快速起飛,主、客觀條件都提供台灣經濟、管理學者更宏觀的研究視野和新舞台,這是擋不住的趨勢。

他表示,台灣高等教育當務之急是改變策略,「長程規畫」與兩岸、國際的學術交流,不能再侷限「短期合作」如客座教授的師資交流、延聘;並避免再出現「即興式」教育政策,減少學者的無力感。

以下是彭宗平專訪,以第一人稱記述:

挖角台灣學者 將成趨勢

這幾名國內學者被大陸挖角是「個案」,未來幾年也許還不會形成風潮,但會逐漸變成趨勢,這其實也顯示台灣研究空間萎縮。財經學者是「第一波」出走至大陸的人才,下一波流動的可能是人類學者、社會學者,因為台灣歷史短、地緣小、題材少,研究民族、人類學、社會現象等議題大陸題材比台灣豐富;大陸「社會問題」的題材和經濟發展成正比,又提供社會學者另一個宏觀研究視野。至於工程領域,實驗研究需要「延續性」,短期之內應該會繼續留在台灣。

大陸推動「二一一高等教育改革工程」十多年,目標是「廿一世紀,中國要有一百所世界一流大學或學科」,因此在世界各地重金挖角學術人才。我認為,台灣學者願意到對岸,絕對不是受對岸的「薪水」吸引,學者考量的視野很廣,他們看到大陸提供的研究素材,與「國際化」的新舞台。

科學園區經驗 吸引對岸

我學理工出身,理工實驗是單一精微研究,重大發現或成果需要長期固定實驗觀察,教授不太容易被輕易挖角,在台灣,理工人才從A校轉到B校個案都很少。但是,經濟學、管理學的研究方法和工程領域不一樣,學識只要累積到一個高度,「一枝筆,學問就能帶著走天下」。

台灣也有吸引大陸學者的本錢。舉例來說,台灣的科學園區經驗、產學合作的落實這兩種經驗,兼具理工研究、管理研發兩種屬性,而且長期和國內高等教育結合密切,這部分對大陸具吸引力。

建議教育單位應該規畫一套強效的「長期劇本」,從時間點、交流量評估,希望幾年後獲得什麼影響力,也要加速開放兩岸學生博士後研究的機制。

即興教育政策 難育人才

我憂心的是台灣學界的「無力感」,近年國內「即興式」教育政策雨後春筍,對整體教育有不小衝擊。舉例來說,師範學院才轉型為教育大學,馬上又要推動和一般大學合併,「轉型」沒有喘息空間,會造成人才培育無所適從。

又如「公民與社會」是否要納入大學指考,並採計成績,不能只是單純問學校。公民與社會是因應九年一貫要實施的「九五高中暫行綱要」課程,教科書還沒有定案,老師還無法掌握教材,試教、學生學習經驗都不足,教育部就要「二分法」討論要不要加考?要不要採計?這樣的討論或決策,不周延。

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台灣的教育觀念和傳統價值綁在一起,考試領導教學、培育菁英為主軸,但是,回歸教育政策這個「基本面」,若要走菁英教育路線,政策要一應俱全,長期全面評估,絕對不能「即興式」一路走一邊修,應該好好研究,提出整體的配套計畫。

【2006/07/10 聯合報】

  • 留言者: abcb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7-11 23:18:00
去大陸比美國 easy至少我們都是說中文拉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7-11 23:51:19
除了大陸與我們同文同種之外,不得不佩服大陸政策方向正確。

這點,台灣輸太多、太多。

國小每班人數下修為30人,預計五年內完成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國小每班人數下修為30人,預計五年內完成
面對少子化壓力,教育部研議「提升國教品質方案」,預定五年內將國小班級人數由現今三十五人全面降為三十人;教育部表示,這項方案已初步獲得行政院及主計處支持,預定最快七月底定案、八月底入學的小一開始實施,可望成為蘇內閣的第一張教改成績單。

教育部長杜正勝及負責跨部會協調的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均指出,依教育研究及國際比較,國教較理想的班級規模,應以三十人至二十五人為原則,希望五年後國小降至一班三十人,再由各縣市自行視各地人口消長進一步調降,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成效,也可以維持教師新陳代謝,每年希望全國有至少一百至兩百名教師員額的汰換。

少子化早已衝擊國內學校,教師超額及小校裁併問題越來越惡化,政府卻一直未能提出因應方案,教育部終於完成各縣市學齡人口精算,並算出未來五年生源消長指數,擬定為期五年的「提升國教品質方案」,希望將國小班級人數降到三十人。

今年小一估計僅二十九萬六千多名新生,九十九學年,小一新生將大幅降至二十二萬一千三百三十四人,進一步面對跌破二十萬大關的危機;若以目前一班三十五人計算,這五年內,不僅國小將須減班達九千六百八十六班,教師超額更將累計高達一萬四千七百八十二名,遠比教師團體原先估計的一萬名嚴重許多。

方案中規劃,要求各縣市依照人口密度,「分區、逐年」調降國小班級人數,例如嘉義市等人口流失較嚴重縣市,預定每兩年就應調降一次,人口較穩定的台中市、桃園縣及台北縣都會區等部分大校,調降速度則可放慢,以「因地制宜」方式達到五年內全面降低。

此外,鑒於國內約三分之一國小,早已是六班以下小校,教育部次長吳財順表示,方案也規劃逐步「提升教師員額」及「充實教學設備」,例如六班小校,可相對將教師員額由現行每班一點五名,逐步提升為一點六名或一點七名,或是鼓勵超額教師轉型為行政或輔導教師等,改善學校組織人力。

方案估算,五年內要「降低國小班級人數達三十人」,所需經費約七億多元,若「提升每班教師員額」至一點七人,預估還不需增加額外經費,但若要提高至每班兩名老師,則約需七十七億元經費。

小班制 教團、學者肯定

〔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教育部擬推動五年內全面降低國小班級人數為一班三十人,學者、教師、家長等團體大都表示支持,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強調,小班政策的積極面是因應「精耕世代」需求、增進親師關係、促進教育精緻化,附帶功能才是解決教師超額問題,價值觀不可混淆。

中研院副院長曾志朗認為減少班級人數是好的,更利於老師掌握每個學生的性向、認知系統、家庭背景,並增進老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學習。他指出理想的人數是二十五人到三十人。

嘉義市家長協會理事長郭文達說,從企業管理的角度來看,教育部應及早針對城鄉個別狀況,精算出未來每年出生人數、班級數、屆齡退休的教師數、現有教師員額等數字,建立出一套新聘教師的總量管制機制。

彰化縣各級學校家長協會理事長、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副理事長吳福濱也表示「樂觀其成」。他說,都會型、各鄉鎮中心學校都是依據教育部訂出的班級人數上限進行編班,班級人數調降,就能解決教師超額問題。超額教師一日不解決,教育現場人心浮動、老師無法安心上課,學生受教品質將大受影響。

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說,推動小班制是二年多前就規劃好的,現在才執行,雖是「遲來的配套」,仍應給予肯定。他認為理想班級人數是十五到二十五人。

全國勞動者家長聯盟也支持全面減少班級人數,但疾呼不能以此作為裁併偏遠學校小班小校的理由,應兼顧城鄉教育的公平性。

30人一班 北基今年實施

〔記者黃以敬/台北報導〕今年有至少八個縣市將提前降低小一班級人數,其中台北市、台北縣及基隆市的大台北招生區,八月底入學的小一新生,就一口氣降為三十人編班,因應少子化的動作遠比中央快速。

除金馬等離島及部分鄰近科學園區或商業集中區的都會區學校,學生來源比較穩定,各縣市多早已面臨生源減少壓力。

教育部調查更顯示,包括台北市、高雄市、宜蘭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屏東縣、基隆市、新竹市、嘉義市、台南市,甚至目前有人口移入而生源還維持穩定的台中市、桃園縣及台北縣,總計至少十五個縣市,未來五年內就算將小學班級人數降至三十人,還是會遭遇必須減班的教師超額問題,少子化壓力不容輕忽。

以嘉義市為例,五年內小一新生人數將由四千多人大幅減半為僅剩兩千四百多人,嘉義市因而今年停辦國小教師甄試,明年也將面臨減班壓力,但目前尚無降低班級人數規劃。

嘉義市副市長李錫津指出,降低班級人數是紓解少子化壓力的方法之一,但未必保證教育品質提升;今年小一新生八月編班,如果政策定案,應該來得及配合,但今年預算早已在執行,縣市恐怕無力支付額外經費負擔,中央必須提供補助,此外,正著手編定的九十六年度預算,也須及早做出因應調整。

嘉義縣教育局長蘇德祥無奈地表示,要調降班級人數,必須考慮到教育財政負擔,縣市必須支付現職教師人事及退休教師經費的雙重壓力,如果中央有政策性決議,嘉義縣也會配合,只是希望中央能提供教育人事補助,否則地方財政會出現壓力。

台中市教育局副局長許玉樹也表示,台中市樂於配合政策,但希望中央能提供人事補助,不要又是「中央請客、地方買單」。

教育精緻化 須向上延伸

記者黃以敬/特稿

面對少子化衝擊,多年苦無對策的教育部,終於提出降低國小班級人數的具體方案,這可說是最急迫、卻也是最「省錢省力」的教改方案。其實,早在三年前、小一人數首次跌破三十萬時就該推動,雖然「遲了一步」,但總比「一直不動」要好。

已故教育部長林清江於民國八十七年提出「降低國中小班級人數計畫」,希望九十六學年將國中小班級人數降為三十五人,但生源減少的速度遠遠快於當初預期,各縣市減班超額夢魘早已出現,明年小學教師甄選就將停擺,國中緊接著將面臨緊縮,政府再不做出因應,台灣校園勢必成為只減不增的死水一灘。

行政院長蘇貞昌在台北縣長任內,是第一個主動向教育部爭取將小一編班人數降為三十人的縣市;此次能否達到全國性政策目標,要看各縣市的配合態度,目前縣市大多希望把「少子化」省下來的教育資源用於退撫支出或硬體建設,不過縣市必須了解,降低班級人數是最不花錢的改革,教育不能成為省錢的犧牲品。

此外,降低班級人數應只是過程與手段,小班精緻教學才是目標,提升國教品質方案,不能只計算教師不超額,更須考量到教師擇優汰劣的新陳代謝需求。

小學目前面臨的少子化壓力,預計三年後就將延伸到國中,目前錄取率已高達七、八成的高中職及大學,勢必也無法逃脫減班減師壓力,錄取率再攀升恐只會造成教育浮濫、學歷無用,因此提升教育品質,不能只停頓在小學,政府政策規劃必須更一貫化地向上延伸,台灣的教育才能真正化危機為轉機,走向精緻頂尖化。

2006年7月3日

宜蘭人文國小三分之一學生 爸媽都是新孟母

【記者 廖雅欣】

新孟母三遷,人文國小

李伯峰(右三)為了自己和朋友的孩子教育,從彰化遷居宜蘭,當起六個孩子的爸。 記者廖雅欣/攝影

最近幾年,宜蘭頭城這個小鎮,來了許多外縣市的「新移民」,他們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喜歡頭城人文國小創新的教育方式、準博物館化的設備,不惜舉家遷居。這些外來學生,至少佔了人文國小學生的三分之一,他們的父母,學校稱為「新孟母」。

李麗玲就是一例。她為了讓兩個孩子快樂成長,像孟母三遷一樣,搬了好幾次家。

第一次遷居,她和孩子由台北搬到彰化,遠離都市的競爭。今年二月,再搬到頭城,讓老大直升人文國中,老二就讀國小四年級。她因為當志工媽媽「熱心又傑出」,學校成立人文基金會後,請她擔任祕書。

頭城人文國小和冬山鄉慈心華德福國小是台灣公辦民營小學的濫觴。兩家小學是民間實現教育理念的場域,又有政府支持,創新及重視人文的教學,吸引許多知識分子家長,為孩子搬家,形成移民鄉間的特殊現象。

「我媽是『陳母三遷』」,李麗玲的老二陳立勳很正經地說。因為全家搬到宜蘭,在台北做生意的爸爸,每天得通勤,有時還得隨身帶著行李,到那裡談生意,就住在那裡。

這樣為子搬家的家長,在人文國小還不在少數。他們幫孩子尋找合適且創新的教育體制,跟著遷居。住在台北的邱麗文說,國小六年級的大女兒李潤潔,因為學業壓力大,一直不開心,讓她很不忍,去年底決定帶著兩個孩子搬家,來念人文國小。她租了靠海的一間公寓,每天過著「看海的日子」。

邱麗文常帶著孩子在田野騎腳踏車,或是頂著陽光戲水,不時看到火車從眼前開過,都是台北看不到的風景。

「當女兒主動說要成立熱門音樂社團,我是多麼驚訝!」原本不快樂的女兒變得積極自信。

周末假日,當邱麗文帶著孩子回到台北和先生相聚,看到台北都會成排的招牌,擁擠的車潮,她突然對生長了卅多年的城市,感到不習慣。

邱麗文說,她從不擔心孩子在鄉村會失去競爭力,反而要求孩子把握時光,找出自己的興趣。

「新孟母」群像中,也有爸爸。原在彰化工作的李伯峰,聽到人文國小沒有考試,不以分數判斷孩子的表現,二話不說,今年二月新學期開始,他帶著三個孩子轉學到人文國小;另有一對夫妻因為工作暫時放不下,也託了三個轉學到頭城的孩子給他照顧。李伯峰突然變成六個孩子的爸。

每天早晚,李伯峰接送六個孩子上下學,家事由大人小孩自各分配任務,經濟則由在彰化工作的妻子負擔。

李伯峰的老二李懿修喜歡宜蘭的新鮮味道,「彰化工廠多,空氣汙染」。放學後,他帶著自己養的昆蟲,和同學蹲在校園裡交流;操場上,爸爸李伯峰帶著球套陪孩子上棒球課。

「我也是來宜蘭完成自己的夢想。」李伯峰說,他給自己半年,開始重拾畫筆,找份工作或許是下一步計畫。

【2006/07/03 聯合報】

2006年6月27日

教育問題》要不要考智優班?

【雨煙(高雄鳳山)】

兒子讀小六,他的導師前一陣子打電話來問我,是否要讓孩子參加國中智優班的考試?如果要,學校會統一辦理報名。

我很訝異地問老師:「是智優班還是資優班?現在不是沒有這樣的考試了嗎?怎麼又有了呀!」老師說:「現在都稱智優班。有些家長認為讓孩子參加智優班考試會比較有競爭力,而且智優班師資比較好,也不用擔心到普通班裡,同學的資質落差太大。其實我們也很為難。」我聽了才發現,原來自己對於教育的想法太單純,我想此事就讓孩子自己決定吧!

晚上問孩子決定如何?他說:「班上很多同學都沒有參加考試,有些人甚至沒有錢報名,所以我也不要考。」既然他決定了,我想讀普通班也沒有什麼不好。

後來,好友Lucy打電話來,問我是否有讓孩子參加智優班的考試,我說:「沒有!」

「明天是報名的最後一天,你不讓孩子考,以後孩子沒成就,你就害了他一輩子。萬一進了普通班被帶壞了,怎麼辦?而且好老師都在智優班,快去報名啦!」Lucy說了一大堆,讓我心中亂糟糟的。我應該尊重孩子的決定?還是聽從世俗的想法?

【2006/06/27 聯合報】


其實,讀不讀智優班對孩子的影響並沒有好友 Lucy 講的那麼嚴重。真正影響孩子一生的是家長的待孩子的態度與方法。

家長是孩子生命中的第一重要人物,家長的言語在孩子心中佔的份量遠比其他人大,縱使學校老師教的再好,也不過是孩子學問上的導師,真正心靈的導師是家長,這是任何人都奪不走的。

沒有人可以替妳決定是否讓孩子進入智優班,不論結果如何,家長仍要守著心靈導師的任務,引導孩子成長茁壯。

如果你/ 妳是家長,你/ 妳 會怎麼做呢?

2006年6月19日

杜部長承認師資過剩問題,上帝也頭痛!?

首先,先讀讀杜部長在部落格上發表對師資過剩的看法,承認這問題《上帝也頭痛!》

[My Opinion]

的確,流浪教師過多的問題,上帝也頭痛!

面對部長對青年學子提出的建言:「請大家不再堅持當老師,應發揮教學以外的專長,以主修專長另謀出路」,優秀的青年學子們理應能做到,只是,國家白白流失一群對教育懷抱熱忱的教育專業人才,甚是可惜。

近年來,少子化衝擊基層教育,全台各縣市招考教師數急劇降低,不久的將來,教師人數必然飽合,教師人事成為一灘死水,對未來教育品質造成影響,可以預見。

此外,杜部長希望青年學子改變觀念,認清造成師資供過於求的主因是自由市場經濟。但,台大經濟系駱教授持相反的意見,駱教授認為,「『自由市場競爭機制』的不存在,才是問題的根源。」

駱教授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表《流浪教師哪裡來?》,提到:我國「流浪教師」現象的發生,其實不是「自由市場競爭機制」所造成,反而是因為自由市場受到政府嚴密管制。其根源是政府在中小學教師這個勞動市場上,不但管制了價格,也同時管制了中小學教師的「需求」與「供給」。

所以,正是因為「自由市場不存在」才造成師資供需不平衡。我認為應該回歸計畫性培育師資,來保持師資的專業與維持學生的受教權。

2006年6月17日

老杜談補救作文 老師怨哪有時間個別指導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杜正勝最近在「老杜部落格」,說明對國中基測寫作0到3級分的補救教學策略,卻被網友消遣「說得好」,並請部長先將刪掉的國文課節數補回來,否則很難進步。

杜正勝在教育部電子報「老杜部落格」指出,最近討論基測作文補救教學時,有人批評教育部政策反覆,他鄭重澄清「0級分跟3級分的補救教學,方法不應該一樣,而30小時的補救教學一說,也只是研究團隊學者的個別意見,不是教育部的既定政策」。

他說,「既非政策,何來反覆?」教育部未來要採取何種補救教學措施,他尊重專家學者,但依他個人教過高中國文的經驗,不斷寫作、閱讀與觀察,確實是提升作文能力不二法門;且老師要補救,應長期個別指導,才能慢慢提升學生能力。

他建議高中老師,可根據學生程度,推薦閱讀不同讀物當家庭作業,讀後再用各種方式練習寫作,這可能比全班上作文課更有效。

他感嘆,「教育是良心事業,假如基測不考作文,高中職老師如果遇到一個學生連一張紙條都寫不通的時候,是不是應該細心給予個別指導,好讓這個學生未來至少能寫出一封文筆通暢的信呢?」

針對杜正勝的作文補救教學策略,有網友說,想寫好作文,的確離不開「多讀多寫」,但部長要先將刪掉的國文課節數補回來。還有老師抱怨,以現在的師生比,老師趕課和改作業都來不及了,若在高中職任教,正好班上超過半數新生不到3級分,老師哪有餘力「個別指導」,推動小班制,補救教學更能落實。

【2006/06/16 聯合報】


老杜的部落格:多讀多寫救作文

聯合報刊出這則新聞,我不禁感嘆,現在記者原來可以如此輕易的利用別人部落格上的文章,剪剪貼貼就成一篇報導。

杜部長提出請教師個別指導的方案固然不合實際,記者在未經查證網友來歷便大喇喇的寫上「老師說」,更不可取。

杜部長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登出「多讀多寫教作文」一文後,莫約十名網友迴響。其中一名網友自稱「國小老師」說:「大部分的老師,趕課和改作業都來不及了,實在沒什麼精力和時間來指導」。

記者引用這段文字為標題:「老杜談補救作文 老師怨哪有時間個別指導」。問題是,網路上的暱稱做不得準,記者從何得知熱心迴響的網友必為國小老師?又假教師之名抱怨沒時間個別指導。如此一來,即便教師確實沒時候個別指導學生,卻容易被誤認為教師不願多花心思幫助學生,只懂抱怨。

一位任教二十年的國小教師曾跟我說,「媒體給老師太多的包袱,給孩子太多不良示範,是現今教育最大的問題之一」。今天,我又再度見識到媒體如何強壓在教師身上,一層層脫不掉的包袱。

2006年6月13日

[國語日報]外展教育,讓生命視野更上一層樓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孩子不應該只在學業成績表現優異時才自我肯定,帶領孩子到自然界裡去學習,合作完成一段旅程,更能幫助他們培養出積極面對生命的力量。

外展教育(Outward Bound)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當時英國海軍軍官一上船就陣亡的比率過高,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英國特別聘請猶太籍的漢克(Kurt Hahn)協助規畫一連串的外展教育課程。這些海軍軍官在歷經三個月的山區外展訓練後,回到船艦上,傷亡比率果然大幅降低。於是,英國開始將外展訓練的課程藉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School)向全世界各地推廣,如今,它不但在青少年的外展教育上有相當豐碩的成效,也協助了許多行為偏差的孩子。

外展教育的意涵

我一直覺得臺灣的孩子普遍缺乏外展教育的機會,就算學校舉辦戶外教學,也只是到一些景點走馬看花,或是讓某個團體來承接業務,辦一些大地遊戲,二到三天後,孩子們又坐遊覽車回到學校,他們並未真正在自然界中學習到什麼。

外展教育應該是帶領孩子到自然界中學習,讓他們背著全部行囊,完成一段旅程,如:去攀登一座高山或健行一條原始的山徑(如古道)。活動前,需要體能訓練,找好相關資料、設計行程,還得自行採購糧食、準備所有的裝備。過程中,他們輪流擔任領導者,自己搭帳棚、自行炊事、互相分工與照顧;還要面對大自然給予的一切考驗,如下雨、颳強風、有毒植物與昆蟲、毒蛇、野獸等的侵襲。他們的身體會經歷各種程度的疲勞與疼痛,心理也要承擔不同程度的不舒服感,他們必須接受自然界給予的所有考驗。

克服考驗
發揮各別專長

外展教育施行過程中,孩子自然會產生溝通、領導、協調、分工與分享的機制;他們將從中了解衝突事件的處理方法,藉由「溝通與協調」來達成平衡和信任的關係;藉由「領導」學習帶領人的技巧;用「分工」使每一個人在隊伍中都有其扮演的角色。如此,每個人都有存在的重要性,孩子會懂得「分享」彼此的喜樂與哀傷。

經過數天的共同奮鬥後,大夥一定會像一家人般親密的回到現實學校生活。回到學校後,不論是在課業上或情緒上,將更能彼此幫助、互相關懷。這些能力又豈是書本上能給他們的?

在自然界的考驗裡,師長也能發現每個孩子的特性,例如:有的孩子天生就具有領袖特質,有些孩子非常有耐心,有些孩子非常有愛心,有的孩子是自然的寵兒,當然也有孩子是沒有耐心、脾氣暴躁、不合群的。重要的是,當大夥一起生活,一起努力後,每一個人也經由了解彼此的特性,自然而然接納一些特別的同學。

走出教室
肯定另一種英雄

我在「全人實驗高級中學」(它是體制外的學校)帶領全校的「登山教育」,就是在進行外展教育。我在登山的課程設計裡放入組織、溝通、領導、協調、分工與分享的機制,讓每個參與的孩子都能成為活動的主角,顯現各別專長。其中一個豐碩的收穫是發現一些原本在學校、教室學習表現不搶眼的孩子,反而在登山過程中表現得特別出色,他們找到了成就感與自己生命的目標。尤其在他們出力協助許多體力不濟的同學,回到學校後,受到同儕另眼相看,獲得變成「登山英雄」的自我肯定。

長久以來,臺灣總是以書讀得好壞來定位孩子是「好孩子」或「壞孩子」,這是社會的損失,因為我們必須不斷承擔有壞分子的生成。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忽略了孩子潛藏在課業成績外的能量,我真心期望,能讓外展教育在各級學校推展,讓擁有不同專長的孩子,也能找到他們的成就感與生命的正面力量。何況臺灣得天獨厚,擁有如此多的山與海域,更該多加利用。


(95年6月12日刊登)

2006年6月9日

基測成績出爐 學者:菁英式報導扭曲價值

中央社台北九日電

各種升學考試結束後,媒體總競相報導有多少考生獲得滿分;今年國中基測第一次測驗成績昨天揭曉,各媒體紛紛報導滿分學生的故事;教育學者、學校教師與家長團體都認為,教育相關報導應回歸教育本質,媒體總是報導金字塔頂端的學生,已嚴重扭曲社會價值,使教改困境無法突破。

今年國中基測第一次測驗成績昨天揭曉,翻開今天的報紙,各媒體相關的報導都圍繞著滿分學生打轉,或分析明星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這種現象讓長期關注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的學者與家長相當感慨。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今天下午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教改推動十年以來,一直無法突破困境,教改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更輕鬆、更快樂地學習,但大部分家長總跳脫不了「菁英教育」的觀念,認為孩子的未來,就是念明星國中、考上第一志願,才有美好的人生。

周祝瑛說,追根究底,這種「菁英教育」現象必須歸咎於媒體的大篇幅報導。因為各種大、小考試結束後,媒體的報導焦點總是圍繞著滿分的學生打轉,以這次國中基測為例,共有三十一萬多名考生應考,但翻開今天的報紙,只有少數幾名滿分學生的學習故事。

她表示,媒體的報導,強化、加深了社會舊有價值觀,也造成父母的恐慌,紛紛將孩子往補習班送,事實上,短期補習而考上好學校,並不代表孩子能快樂學習、有快樂的人生與不平凡的成就。

國立楊梅高中輔導主任崔宇華也說,近年來媒體對升學考試結果的報導,出現了非常「畸形」的現象,也製造許多「滿分神話」;媒體披露的滿分考生學習故事,大部分都沒有補習,強調只要上課專心聽講、熟讀課本,就能考得很好。

崔宇華說,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上課專心聽講、熟讀課本就能考滿分,是非常困難的任務,因此媒體的「滿分神話」,事實上是替升學主義歌功頌德;大部分滿分考生是來自都會地區、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但媒體卻只關注這些優勢學生,忽略了其他三十萬努力讀書,力求成績進步的學生。

他表示,教改十年,補習班卻暴增五點五倍,媒體實在難辭其咎,如果媒體能呈現成績中等卻能考上技職學校,實現自我的學生,或是某偏遠地區學校基測成績突飛猛進的例子,就算平均成績只從六十分進步到八十分,也能達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表示,媒體長期關注教育議題,許多報導都很中肯,唯有升學考試方面報導,「不是報導程度非常好的,就是報導非常爛的」。

蕭慧英說,教育議題不應是譁眾取寵的報導,而應回歸教育本質,針對教育現況加以分析,期待媒體不要再做一些錦上添花的報導,必須回到關懷層面檢視教育議題。每個考生不論考前、考後都有壓力,而家長陪孩子一路走來,都有不同心情,過度聚焦滿分考生的報導,只會給孩子、家長帶來更多壓力。

【2006/06/09 中央社】

2006年6月7日

[轉載]一位實習老師給杜部長的留言

我在老杜的部落格上看到這則留言,道盡了準教師的心聲。其中提到教師甄試讓「教師多元化政策成了一元化」論點,我深感認同。值得一看的好文。【文章引用自此

看到全國各縣市教師甄試紛紛淪陷停辦,心中感到百感交集,教育現場的狀況猶如一灘死水,新的人才完全不得其門而入,看到政府官員處理這個問題時,更感嘆政府的無能與無知。



每每有人宣稱師資培育從計畫制改為市場制,我就想反問,市場制的市場在哪裡?



所謂的市場制是供給方與需求方都是自由的狀態,如果需求量增加,供給方提供的數量自然搶手且增加,反之,若需求量減少,供給量自然會因為乏人問津而萎縮。



用這個思維來看師資培育制度,供給方(核定當年師資培育人數)是誰?──是教育部。



需求方(全國各公立中小學)是誰?──也是教育部?



供給方與需求方都掌握在政府的手中,這個市場機制不倫不類,先廣開教育學程,再順應少子化之便裁班裁校,縮減教師員額,明明可以預見結果,卻不去做預防,這個彷彿就是坑殺當時報考教育學程與師範學校的學生,我覺得用坑殺這個說法真的不算過分。



再談談教師甄試的錄取率,目前看到官方的說法總是統計十年內畢業生的在職率,可是有誰知道在民國90年之前的教師甄試錄取率幾乎是百分百呢?只有從事教職的人知道,即使這三年來教師甄試錄取率屢創新低,已號稱全國最難考的考試,但是靠著之前的高錄取去平均,使得平均近十年修畢教育學程的準教師在職率仍然有不算太難看的帳面成績。



我永遠記得我大學三年級時,學校邀請教育部的司長蒞校演說,他信誓旦旦、慷慨激昂的表示,目前教師甄試錄取率大約3成,是最合理的,也是最能篩選出好老師的數字,我也很贊成他的說法,畢竟保障百分之百就業是不合理的,一間學校的畢業生總有一些混水摸魚或志不在此的人存在,所以我對於教師甄試錄取率降低並沒有很大的意見。



不過近兩年甄試的錄取率也真的太低了,已經到每一分都是關鍵的地步了,以台北縣去年的教師甄試為例粗估率取率為百分之0.1,錄取名額為個位數字,先從考試方面談,幾千名考生當中,考到前一、二百名的考生你能說他沒唸書嗎?你能說他沒實力嗎?可是很不好意思,沒考進前六名,明年報名請早!甚至可能連報名的機會都沒有了。沒考進前六名就代表他能力不夠、不能當老師?我想這個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但是誰能夠幫助這些人一圓教師夢呢?從另一方面說,現在教育部要求不要給學生考試壓力,不要讓學生為了一題兩題的分數斤斤計較,那你給準教師這麼大的考試壓力對嗎?經過相互廝殺、錙銖必較而勝出的教師要怎麼跟學生說考試成績不重要?老師就是這樣才考上的阿!



每每看到台面上的政治人物,有些人談到自己苦讀出生,由於家境貧困,於是考進師專,再利用時間進修,上大學、研究所才有今天的成就,或是沒有修教育學分,先去偏遠地區教幾年;心中不禁感慨,以前的人拿師專做跳板,再過河拆橋,真是可悲阿。



回想高中時期,大學聯考過後,導師對家境較為不佳,卻又成績優秀的同學,經由平時對他的了解,建議他可以兼顧興趣及改善家境的志願,不外是師範學院;幾年前,許多家境清寒的孩子認為可以幫助家庭及自己的學校,依然停留在師範學院,歷經千辛萬苦考上了,卻在畢業後成為流浪教師,這些孩子何其無辜?或許現在的時空環境不再有那麼多清寒子弟,但是也不能把貧苦子弟翻身之路完全堵死阿?前幾日,有一則新聞,家扶中心扶助的一對姊妹花,雙雙考上教育大學(原師範學院)的研究所,依照原先的印象,這個家庭由於兩個會唸書的孩子,就要翻身了,可是現在,我不能沒有希望,但是可以想像仍然有一段艱辛的路要走。而有多少沒有被報導出來的貧苦孩子在這個教師甄試地獄翻滾哭號呢?以前的人可以先唸師專,當幾年的老師,存些錢再做打算,而現在的人,想安身立命都沒機會更別說跳板了!



而近年師培生由於考取率大為降低,師範學院紛紛希望學生設法培養第二專長,為自己的未來找出路,可是有誰知道師院的科系都很相近類似,以我自己為例,我的本科系幼兒教育,第二專長──國小教育,想修有關資訊的課程呢?沒開課、時間不能配合等等因素,修第二專長真的很困難,而且有些第二專長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幫助。有些人常常說師範生混吃等死,我們自問我們不用功嗎?我有連續四、五個學期學分數高達三十幾學分,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一條龍十二堂課的例子比比皆是,沒有經過這個過程的人憑什麼說我們不用功?而我畢業學分接近二百,可是在教育部的眼中,我跟修40學分的國小教育學程與26學分的幼兒教育學程的人是一樣的,並非抨擊非師範生,而是反問為什麼不開個40學分的醫學學程或26學分的法律學程呢?原因就在於教育部根本不當教育是專業,我贊成大家都有機會當老師,畢竟當初只是大學聯考填志願時做學校的分別,並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師範生,可是卻反對毫無管制計畫,教育學程大開方便之門,讓一些無心當老師,只想找個工作的人,修40個學分就可以擁有與我們平起平坐的地位,畢竟教育是志業,不只是職業。



當年,教育部打著師資培育多元化這響亮的口號,大張旗鼓的開放了師資培育的大門,而今由於激烈的教師甄試,在我的感覺,雖然師資培育多元化,但是通過教師真是進入學校的老師,人格特質卻一元化了,原因何在?就在於通過筆試後,幾乎都有約15分鐘的試教,而這個試教跟平常的教學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短短的 15分鐘要呈現一節課的教學內容,為了要增加評審老師的印象,只得力求新穎、誇張,應試者本身也要具備活潑、熱情、外向等種種可以演好這場戲的特質,才有機會可以考取,沒錯!那15分鐘的試教,要考的是演員,一個演老師的演員,而不是要考老師,這並不是考生的錯,而是考試制度的錯,於是大家可以發現近幾年教師甄試考入的教師,大約都是同一種類型的人,可是沒有把試教弄得很活潑的人,是不是就不適合當老師呢?以前國小、國中時可以遇到很多不同類型的老師,有的善於說理,有的歸納整理在行;我想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這種熱鬧的活動教學,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法是適合所有學生的,但是那些孩子可能沒有機會在遇到那些適合他們的老師了!這不就是師資一元化了嗎?另外,教師甄試的第一關,也是錄取的重要依據──筆試,有誰能出來保證,只要福祿貝爾說、杜威說、人本教育的精神…等等背的好的人就是一位好老師?筆試寫的出來就代表他信服那個理論?申論題寫的好就代表會教、有方法?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就知道目前的教師甄試只是為了公平原則而不是在篩選好老師,任何一位教師都需要幾年的時間,去增加自己的經驗、磨練教學技巧與突發狀況的處理,這個是不可能靠讀教育書籍得到的,但是教育部願意給我們機會嗎?除了把書一遍遍拿起來唸之外,我們有辦法學習一些對教學有利的技巧嗎?有!但是對教師甄試沒幫助!



流浪教師的辛酸,除了自己與有人身陷其中的家人能了解之外,真的沒有人明白,大家批評我們不自愛,卻沒有去想當初大學聯考就已經把師範生做了分化,我們追求自己的夢想,四年前我放棄普通大學,休學重考師範學院,高中老師知道這是我的志向、夢想,人生有夢、築夢踏實,有人說只要有心,一定能成為一位老師,可是這個心,卻換來一年一年的流浪,等待五年後超額問題嚴重到連代課缺都開不出來,終止流浪、終止這個不願放棄卻不得不放棄的夢,流浪教師的淚有誰看到、有誰理解。我很想呼籲那些高官、教授、基金會理事長,你們放下手邊的工作,我們一起進考場考一次教師甄試,讓你們理解一下目前制度已經扭曲到什麼地步了!讓你們知道什麼是苛政猛於虎!我知道你們一定會說又不是吃飽了太閒,但是我還是很希望你們親身體驗一下!你們會說你們現在的成就來自於你們的努力,但是我們也很努力阿,只是因為慢出生了幾年,有必要受這種懲罰嗎?晚出生是種錯嗎?是原罪嗎?如果教育政策沒有出現重大改變,今年應該是末代教師甄試了,再強、再適合當老師的人到明年,也只能拔劍四顧心茫然了!或許我也該終止這個看不到未來的夢了!

  • 留言者: Eric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7-11 10:07:16
說的太好了...

現在學校有些老師只是混水摸魚

舉例:我們學校(國立)就有一個從美國某某大國研究生畢業的數學老

師,被他教過的學生,對數學這一門科目不是用理解而是用背的,背

他可能出的題目,背證明題。他已經可以退休了,但他堅持留下來,

真搞不懂他留下對我們有什麼好處,是來"誤"人子弟的吧!一個學期教

課本的2章(課本中共有12章),到了下學期又要堅持我們買下冊課本,

1本250元,上冊課本我們都還沒搞懂就要我們買下冊,他是在賺錢嘛?

(250元*50人=10.000),下學期利用我們自己學生的時間來考上學期

所教的函數,考完並沒有馬上改、檢討,總共考了四次,內容不盡相

同,考試中,我們說我們不會寫,他還說"怎麼會呢?跟上次內容差不

多,怎麼不會寫",大家說"你又沒有檢討我麼怎麼會寫",等到他說要

檢討時己經是我們考完是那一天要放暑假了,他居然要脅我們留下來

不然把你數學當掉,大多數的人都留下來了,結果他並不是檢討而是

我們每人拿一份考券改,改完一份,他說如果留下來繼續改另外一份

的人有加分,有些人都怕數學被當還是留下來改第二份(包刮我),結

果他說要改第3份時我們大多數的人就走了,他居然說有意願暑假幫我

統計數學(ex:這一題多少人錯,登記)我照學校發的打工薪水給你們,

真的很氣,他並沒有檢討,只是一直做他的研究,研究九年一貫建構

式數學的學生對函數的認知程度是多麼差勁,好阿,教的不好,卻怪

到學生身上來,這種老師真的不佩當老師,學歷高並不代表他就有當

老師的天份,自己很會讀,不一定代表他都會把自己所會的交給學

生,自己很會讀,卻不會教。上課期間,那位數學老師的字太小,有

很多同學反應,他居然說,你眼鏡度數不夠吧,回去重配一支。還一

直誇自己的板書多漂亮。這種老師跟現在的學生差了快50歲,他能真

正了解現在時代在變,學生的思想也在變嘛??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7-11 23:54:00
To Eric,



我個人覺得,小學到大學中,大學的師資是最差的。有時候我真的建議教

授們應該修一下「教材教法」這門課,免得「誤人子弟」。

「誠信」漂流記

話說誠信被那個「聰明」的年輕人投棄到水裡以後,他拼命地游著,最後來到了一個小島上。「誠信」就躺在沙灘上休息,心裡計劃著等待哪位路過的朋友允許他搭船,救他一命。



突然,「誠信」聽到遠處傳來一陣陣歡樂輕鬆的音樂。他於是馬上站起來,向著音樂傳來的方向望去:他看見一隻小船正向這邊駛來。船上有面小旗,上面寫著「快樂」二字,原來是快樂的小船。「誠信」忙喊道:「快樂快樂,我是誠信,你拉我回岸可以嗎?」「快樂」一聽,笑著對「誠信」說:「不行不行,我一有了誠信就 不快樂了,你看這社會上有多少人因為說實話而不快樂,對不起,我無能為力。」說罷,「快樂」走了。



過了一會兒,「地位」又來了,誠信忙喊到:「地位地位,我是誠信,我想搭你的船回家可以嗎?」「地位」忙把船劃遠了,回頭對「誠信」說:「不行不行,誠信 可不能搭我的船,我的地位來之不易啊!有了你這個誠信我豈不倒霉,並且連地位也難以保住啊!」誠信很失望地看著「地位」的背影,眼裡充滿了不解和疑惑,他又接著等。



隨著一片有節奏的卻不和諧的聲音傳來,「競爭」們乘著小船來了,「誠信」喊道:「競爭,競爭,我能不能搭你的小船一程?」競爭們問道:「你是誰,你能給我們多少好處?」「誠信」不想說,怕說了又沒人理,但「誠信」畢竟是誠信,他說:「我是誠信……」「你是誠信啊,你這不成心給我們添麻煩嗎?如今競爭這麼激烈,我們 『不正當競爭』怎麼敢要你誠信?」言罷,揚長而去。



正當誠信感到近乎絕望的時候,一個慈祥的聲音從遠處傳來:「孩子,上船吧!」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者在船上掌著舵道:「我是時間老人。」「那您為什麼要救我呢?」老人微笑著說:「只有時間才知道誠信有多麼重要!」



在回去的路上,時間老人指著因翻船而落水的「快樂」、「地位」、「競爭」意味深長地說道:「只有時間才知道誠信有多麼重要!」

2006年5月24日

我對作文教育的看法----從國中基測談起 / 李崇建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今日,終於撥空,將「千樹成林」的電話轉接辦好了。



04-22522540



雖然還未正式對外宣傳,但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打電話來詢問。



關於作文班的想法,在兒童作文方面,我們採取啟發創意的方式,教案的編寫,由我和耀明負責,也不斷透過目前的課堂,修正教材,進度頗好。



至於國中部份,面對基測,小孩的創意作文被啟發之後,稍微點撥,國中基測的困難度不高。但為了應試,也請榮哲編了一套兩方均顧的教材,兼顧應試、準確表達與創意各方面。



針對國中基測與現階段作文,我應雜誌寫了一篇文章,大抵能說明我的想法。





正文:



這幾年,常聽見人們感嘆:孩子的寫作能力下降,也不喜歡閱讀。



這種現象,讓大人們憂心忡忡,擔心下一代不擅文字表達,也無法領略文學深刻之美。如此一來,不僅缺少競爭力,也因不喜閱讀,使生命與生活深刻的少了更多可能。



該怎麼辦呢?



教育部在今年四月決定:明年開始,國中基測作文恢復計分,作文採計分數滿分為12分,總分將由300分增加為312分,如果學生總分相同時,作文成績列為第一優先比序科目,其次是國文。



由此政策,可見教育部的辦法。



基測的效應



去年七月,我離開體制外教職,欲開立作文班,一則將教寫作的經驗,落實在一般學生,一則實為維生計。朋友得知訊息,紛紛稱讚:「這是充滿商機的行業,補作文正熱門啊!」



曾幾何時,人們開始注重寫作教育了?令我相當訝異。一問之下,才知大家風聞教育部的措施,各家業者紛紛摩拳擦掌,瞄準這塊大餅。於是,坊間作文班一時如春筍露頭,教育部顯然是降下此道甘霖的「恩人」。



教育部要提升學子寫作能力,立意甚好,但是作文納入基測,是否能提升學子的寫作能力?則值得商榷。



也許有人疑問:為何大家都重視作文了,學生寫作能力不會提升呢?



是的,大家都重視作文,但家長與學生,首先不是意識到「寫作能力」,而是「作文考試」的能力。



而以「作文考試」為基礎的作文教學,難脫「升學主導考試,考試主導教學」之弊。如此一來,作文補習班歸納改文標準,設計出安全的寫作方式,教授「心法」,學生的創意不見了,寫作恐流於「八股文」的窠臼,目的僅是為應試而已。長遠來看,是否能提升學子的寫作表達能力,我比較保留。



創作?還是製作!



如果我們認同「作文」的定義,是「創作」文章,則作文不容易教。因為「創造」本身,應是以引導做為主軸,啟發創意,進而建立書寫習慣,而創意沒有標準答案。再下一步,則是透過閱讀、討論,使寫作文章進入下一層次。



從另一面向來說,如果我們認同「作文」的定義,是「製作」文章,則作文自有一套按圖索驥的法則,製作一篇標準文章。



目前,我看到的作文教育,比較偏向教導「製作」,而非引導「創作」。尤其「創作」的作文該如何評分呢?所以未來基測作文,將會更深化這一類的教學形式。



我舉幾個例子:



2001年3月,聯合晚報家庭版刊出一則短文:「媽媽向來鼓勵小三的女兒寫作文不要參考範本,盡量把自己的感覺寫出來,某日,女兒作文得了高分(九十幾分),很高興拿給媽媽看,媽媽發現很像範本文章,問女兒後,發現老師教作文的方式,就是在黑板上抄一遍範文,要孩子們只要替換名詞就好,媽媽鼓勵孩子還是應該寫自己真正的感覺,孩子照自己的意思寫了,但不僅分數降低(八十幾分),文詞還被老師塗改,孩子問媽媽:如果我繼續照自己的意思寫,萬一分數不及格,怎麼辦?」



這個例子,我經常看到,作文補習班如此操作的,也所在多有。孩子的創意被範本剝奪了,當孩子失去範本,沒有標準答案以後呢?有多少孩子,還能寫出自己的聲音?寫出好文章?



第二個例子,是我曾幫作文班改作文的情況:每個小孩的作文,都運用相同的詞彙,相似的情境,相近的形容詞,書寫同一個主題。



此例與上例,教學方式大同小異,所差異者,一則將範文寫在黑板,一則是在課堂上,將相關詞彙給予學生,讓他們的作文,「看起來」很不錯,但是比照同班學生所寫的文章,怎麼會大同小異?每個學生有不同的經驗,不同的語文風格,被同化成一款,「製作」出內容相近的文章,是否為學生之福?



第三個例子,在一個頗負盛名的作文班,國小三年級的小麗(化名),寫了一篇文章:「有一隻獅子,走在森林裡,打了一個哈欠,露出冰冷的牙齒…..」



老師將作文擅改如下:「有一隻孤單的獅子,走在熱鬧的森林裡,打哈欠的時候,露出鋒利的牙齒…」



老師相當用心,幫學生加了許多修飾的形容詞,文字也較順了,美化文章。



但有其危險存在,其一是小孩的想像與感知能力,與大人不同,想表達的意境也不一樣,當我們以主觀的修辭,加上「孤單的」獅子,「熱鬧的」森林,以「鋒利的」取代「冰冷的」等詞彙,而孩子的感知經驗不同時,會揣摩大人想要的答案,失去自己的感知與想像。其二,仍是語言風格的問題,每個人的語言風格不同,那是寫作人最珍貴的一部份,學生未成熟的語言,以教師的行文為標準,容易喪失自己的風格。



如何引導創意?



我以為,小孩子在語言的發展期,無須大人教導如何寫作。只要小孩願意寫,進而廣闊閱讀,則文字敘述的邏輯必定沒有問題,因為閱讀的過程,孩子早已學會正確使用文字與修辭。



如何讓孩子歡閱讀?喜歡寫作?我使用的方法很多,已在拙著《移動的學校》呈現,不再贅述。



在此,我僅以小麗文章說明:老師在改文章時,應該參與文章,和學生互動,並且包容未臻成熟的敘述,則他們會樂於寫作,並從寫作實踐中,長出自己的風格。



當小麗寫出:有一隻獅子,走在森林裡。



我參與的方法,是在文章中和學生對話:這隻獅子,是自己走路嗎?他的同伴去哪兒了?為何走在森林裡?是有心事,還是在散步?.



當小麗寫出:打了一個哈欠,露出冰冷的牙齒。



我可能會寫:你寫「打哈欠」,很生動,我好像看到獅子邊走路邊打哈欠。還有你用「冰冷」形容獅子的牙齒,我覺得好棒,而且很好奇,有一種陰森森的感覺,為何牙齒是冰冷的呢?



我所舉的例子,僅是一端,還有各種方式參與,大抵是和學生在文章中互動,給予正向的肯定。在我的經驗裡,孩子會漸漸喜歡寫作,並深化寫作的想像。





學生寫作的困難



在我教書的過程裡,最常遇見學生「寫不出文章」,或者不知如何下筆。



我便使用心靈書寫的方式,啟發他們的寫作能力。通常他們操作時,會情感澎湃,思緒如泉湧,且最常湧現悲傷的感受。



尤其,當我刻意訴說改編自迪諾.布扎第的《魔法外套》的故事---「暗示」時,學生常意識到自己被暗示「寫不出好文章」。



到底是誰的暗示呢?



我以為是「批評式」、「改寫式」的改文方式造成。



另一方面,學生製作「罐頭式」文章久了,突然要寫一篇隨意揮灑的文字,反而不知所措了。



我們要什麼樣的作文?希望孩子擁有什麼樣的寫作能力?這是值得省思的問題,我僅提出一孔之見,不一定準確,尚須大家集思廣益,才能落實學生的寫作與閱讀能力。
  • 留言者: wanttotravel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5-28 10:44:43
借轉這篇喔!!收穫良多

我改作文改到快瘋掉了

不過也落入「批判式的改作文」窠臼裡了!!

2006年5月22日

再寫錯字 就真的「罄竹難書」了

先看看教育部提供的網路辭典對「罄竹難書」的解釋(聯結),再看看杜老爺怎麼掰的。



誤用罄竹難書 教授譁然



記者林思宇/台北報導



教育部部長杜正勝上午在立法院為陳水扁總統護航,認為總統用「罄竹難書」形容志工精神與貢獻,並無不好的意思。中文系教授都大表驚訝,強調這成語分明是負面用語,沒有人用在正面語意上。



這也是「沈府謙,音容苑在」事件後,杜正勝再次陷入說文解字風波中。教育部「國語辭典」上就明白寫著,罄竹難書的解釋為,「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簡,也難以寫盡」、「用罄竹難書比喻罪狀之多,難以寫盡」,而且明述其相反詞為「豐功偉績」、「寥寥可數」。



台灣大學中文系系主任何寄澎驚訝地說,這個成語問題不必問大學老師,中學生都知道是用來形容負面的事情。簡單來說,是比喻這個人壞事做很多,多到無法形容。他從來沒有見過用來形容美好的德行,或是用來表彰好人好事。



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賴貴三指出,「罄竹難書」是古代史官在臧否人物時,形容罪犯或是惡人的罪惡、壞事太多,無法寫完,不可勝數。



賴貴三表示,杜正勝此解應是將「罄竹難書」抽離典故,只做字面解釋,罄為用盡之意,是說「寫也寫不完」。但賴貴三說,沒有人如此用這四個字,一般使用成語都會參照傳統文獻,所以如果查各式辭典的例句,通常找不到任何「罄竹難書」正面例句。



「罄竹難書」典故最早出自於「呂氏春秋明理」:「此皆亂國之所生也,不能勝數,盡荊越之竹猶不能書」。「後漢書公孫賀傳」也有「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辭」之說。「舊唐書李密傳」也寫:「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皆為負面用語。



【2006/05/22 聯合晚報】



杜正勝新解「罄竹難書」:表示事情很多



【記者王正寧/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杜正勝上午在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說文解字」,為「罄竹難書」下了新的註解,意思是「用盡所有的紙張都寫不完」。他說,單就這四個字的意義來看,「表示事情很多」,至於衍生的其他意思,是在歷史的上下關係裡面,特定的時空反映出負面的情況。



立委李慶安則是批評,這是為了陳水扁總統說錯話在「硬拗」,她質疑,如果學生作文中出現「老師對我的恩惠真是罄竹難書」,這樣算對還是不對?杜正勝則回答說,「我不能當閱卷老師」,李慶安最後只能語帶嘲諷地贊許杜正勝對教育的貢獻「罄竹難書」。



陳水扁總統在520就職六周年當天赴白沙灣淨灘,推崇志工精神與貢獻時,以「罄竹難書」形容,錯用成語的結果,反而成為眾人議論的焦點。上午在教育委員會,李慶安首先質疑國中基測作文水準程度低落,成績慘不忍睹,近半學生得到零到三級分,教育部應該正視。



杜正勝答詢時表示,教育部已經注意此一問題,中教司會提出補救方法,目前中、小學也透過寫日記和作文來提升水準,全國校長、老師也很關心,大家應該多鼓勵,至於補教界造成的恐慌也必須設法降低。



李慶安話鋒一轉指出,中小學生程度不好,但國家元首的國語文程度也這麼差,錯用成語,把志工的貢獻用「罄竹難書」來形容,這是貽笑大方,這樣的用法對不對?



杜正勝一開始以「我現在不是國文老師」不願表示意見,但李慶安希望他不要迴避,答覆這樣的形容是否恰當?杜正勝表示,「罄是盡」、「竹是竹片,在紙發明前是書寫工具」、「難是難以」、「書是寫」,四個字連在一起的意思是「用盡所有的紙張都寫不完」,表示事情很多。



李慶安聽了之後,痛批這是為了陳總統說錯話在「硬拗」,杜正勝則是反駁,「我沒有硬拗」,「我在講真正的中國文字」,最後李慶安只能稱許杜正勝對教育的貢獻是「罄竹難書」。



【2006/05/22 聯合晚報】

寫作文當MSN 「老母」變「老木」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日前補教業舉辦的基測作文模擬考中,有國三生寫作文虧教育部長杜正勝,因為部長一句「基測加考作文」,害他「睡也睡不好,讀書也沒讀好」;有人引用歌手周杰倫的歌詞「請你不要打我媽媽」,強調要好好孝順媽媽,頗有創意,讓閱卷老師印象深刻。



補教作文老師陳榮基指出,這次模擬考作文題目「○○的一句話」,一千多位考生中,九成五是以父母、老師、同學或朋友的一句話為題目,寫作口語化,且多數不會運用成語。



較特別的是,一位國三生以杜正勝的一句話「基測加考作文」作為主題,在文章中指出,寫作文對他是件很痛苦的事,他不愛讀書,學校第二次段考加考作文,他像笨蛋一樣發呆,不知道要寫什麼,只拿二級分,「真的很丟臉」。也有學生套用周杰倫「請你不要打我媽媽」的歌詞,以反省方式強調以後要孝順媽媽,雖很口語,但言之有理,所以得到四級分。



另有同學以曹操「短歌行」中「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為主題發抒,引經據典,得到六級分。



陳榮基表示,國中生寫作格式深受網路影響,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分了十幾段,一句話就成一段的情形普遍,學生似乎將作文當成MSN的對話,搞不清楚作文和打屁的不同。



有的學生寫作口語,想到那裡、寫到那裡,將母親寫成「老母」,標題還寫錯,變成老「木」的一句話,最後甚至還有「全文劇終」,改這篇作文的老師給了零級分。還有考生自顧自寫多麼喜歡玩電腦,雖然洋洋灑灑,但跟主題無關,也是零級分。



【2006/05/22 聯合報】
  • 留言者: fff0722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7-01 08:46:42
也不是說電腦網路害人,一切還是要看自己。

在msn上正常講話的人還是有的(笑)

說什麼平常有在訓練啦,規定寫日記啦,都是沒用的!

還是要將作文列入計分才對,有關成績高低大家才會去琢磨。

話說回來作文的總級分是幾分?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7-11 23:59:48
To fff0722,



國中基測今年不列入成績計算。

滿分為12分。



至於作文的好壞就見人見智,我個人則不喜歡現在彷間的各式作文範本,

每篇文章讀來都很「假」。作文還是由自內心寫的比較好。

2006年5月16日

中文熱》孩子們 學好中文吧

中文熱》李光耀學華語:保留自豪感



記者蔡振源/綜合報導



「保留華語文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是為了經濟的理由,也是為保持我們的身分認同、自我的意識,以及對我們的文化與文明的自豪感。」在世界龐大的學習華語隊伍中,有一位鶴髮童顏的老人家—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他自許為學習漢語當榜樣。



香港文匯報報導,李光耀昨天在上海出席他的新書「學語致用—李光耀華語學習心得」發表會時,侃侃而談自己學習華語的心路歷程,並願意為學習漢語作一回榜樣。



李光耀說,1942年2月,日軍佔領新加坡。突然間,政府通告全部使用日文。年輕氣盛的他,不滿日本人的政策,不肯學日文,決定學習華文。他在一家小書店買了一些「用英文教導華文」的課本,開始了漫長的華語自學路程。



報導指出,從政時期的李光耀,無論多忙,他每天總要花15分鐘的時間閱讀華文報刊,還風雨無阻,請華文老師到家裡上課。在和會華語的國會議員、華文報記者和基層領袖會面時,李光耀總是抓住機會,和他們講華語。



由於自己在成年後才開始學華語,李光耀深深體會語言學習的最好時光是在兒童時。他說,他有3個孩子,在孩子們3歲時,就請華語教師來家上課,5歲時將他們送到南洋幼稚園,然後進南洋小學。



他的大兒子李顯龍,接受華文教育直到高中二年級。20歲時,李顯龍去英國劍橋大學讀書。為了讓李顯龍與華文繼續保持聯繫,李光耀讓他帶些華文小說去讀。



李光耀希望透過這本書,讓更多的人趁年輕時把華語基礎打好。他說,沒有把華語學好,不僅是失去了一種語言,還失去了身分和認同感。但願他的一些經驗,能對所有外語學習者有點幫助。他還說,「如果我能樹立一個學習華語文的好榜樣,勉勵大家一起學習,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006/05/16 聯合晚報】




中文熱》中共全球設孔子學院



編譯彭淮棟、朱小明/綜合報導



中文目前是地球上最多人說的語言,比英語人口多五億,在網路則是第二大語言。英文在大陸學府是必修外語,現在反過來,北京要使中文成為所有地球人的必修外語。



中共的全球中文攻勢,由其「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統籌,簡稱「漢辦」。漢辦的北京總部辦公室,牆上掛一張巨大世界地圖,圖上標明當前全球各地中文教學的進展,打黃圈是有師資,紅三角是有測試設備,藍方框是已有語言中心,堪稱階段分明,戰略清楚。



據此圖視之,當今最熱的中文市場是泰國與南韓,2007年以前所有中小學都會有中文課。其次是歐洲,尤其德國與法國,接下來是美國及其他地方。



法國、英國、美國勢力極盛期,在全球各地遍設機構,將其語言文化送上門。中共如今成為世界一霸,也不免俗,在海外普設「孔子學院」,積極培訓海內外師資,推廣中文。



「孔子學院總部」在北京,到今年4月底,全球已有41座「孔子學院」,增設速度很快,不久就要上百,大多設於交通方便,企業發達的城市,使用統一校徽,接受總部業務指導,並遵循總部教學標準。



「漢辦」估計目前全球有三千萬人在學中文,未來四年要成長到一億。



辦教育非錢莫辦。「漢辦」每年提撥2500萬美元 (約台幣7億8000萬元)支援各地漢語教學。撥了款,又派人,中共的教師志願軍有一萬多人,2005年送出1042人前往法國等20多個國家,2006年派遣的教師預計要超過此數。



據新華社報導,2004年在中國大學註冊學習的外國學生來自178個國家,總數達到11萬844名,創造了新的紀錄,與前一年相比增長了43%。



為了滿足這一市場需求,北京的語言學校已成百花齊放的新興行業,英文雜誌上的語言學校廣告就有好幾十家,和北京至少有80來所公私學校的漢語班搶生意,市場競爭非常激烈。據「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漢辦)估計,中國有400所大學設有漢語班。



【2006/05/16 聯合晚報】








現在不學好中文,將來就會後悔!!未來是中文的時代!請以華人為榮!

2006年5月15日

資優班會考之爭 》家長與老師兩派說法

家長說》為何不能考? 孔子也因材施教



蔡淑華/家管(台中市)



有競爭才有進步,為什麼不可以考資優班?九年一貫的教育也許是美意,但是卻造就父母及子女更大的不安及壓力。



我的小孩也去考資優班,雖然像聯考,但是對小孩跟我們做父母的都是一絲新的希望。面對九年一貫教育的害怕及無奈,我女兒小學二年級就送補習班了,我沒有辦法教小孩3 3 3 3 3 3=18。即使先生是留美碩士,我大學畢業,仍然不知道為何教小孩3x6=18不等於3 3 3 3 3 3=18。



在台中,私立明星學校超級難考,我們雖然補習,但是仍然沒有考上。感謝開放資優班的人數,即使又沒有考上,至少也多了讓我們努力的目標。



為什麼不讓我們考資優班?孔子不也「因材施教」嗎?那些自詡是教改人士的人,致力於把小孩壓成齊頭式平等,這樣能幫我們的小孩找到一個光明有競爭力的未來嗎?



九年一貫教育,讓有錢的小孩有錢補更多習,也有機會更聰明,因為學校教的東西為了讓小孩沒有壓力而太簡單,然而社會上對人才的要求會因此下降嗎?從小沒有壓力,卻在長大面臨畢業求職碰壁,那是浪費了國家資源,也浪費了父母親一輩子的心血。於是焦慮的父母,只好花錢讓小孩在小時候就去學電腦、考英檢,還要努力拚好學校。



如果我的女兒確定進不去私立國中,又考不上國中資優班,我們還是要更認真的補習,有差嗎?



我自己是五年級是能力分班下來的,過去因為公平、教材統一,我一直很少補習。我不明白,為何要在國中把學生壓成一直線?



難道因為一兩個資優生在班上,就能夠把全班都拉上一中、女中嗎?還是這兩位資優生最後被拉下來,把進好學校的機會拱手讓給讀私立學校的學生呢?



【2006/05/15 聯合報】








老師說》資優班會考 教育界的八掌溪事件



鄭子筠/國小老師(高縣大寮)



看了最近關於國中資優班會考的諸多報導和評論,不禁激起了我隱忍多時的憤慨。



我是個國小高年級的導師,正是身處這股「升學」洪流中的最前線,眼見班上的孩子每天奔波於學校和補習班之間。上完學校一天的課程,正是我喘口氣待歇息的時候,但孩子們的忙碌才正開始呢!有人趕忙到補習班上學校沒教的英文文法;有人去補那連大人都搞不清楚又艱澀拗口的字音字形;有人去上難度直達國中程度的數學。



一個晚上連趕兩間補習班的孩子不在少數,有人得上到七點後才回家吃飯;有人吃過晚飯後,再接著下一個補習班;更甚者,有孩子是在補習班吃晚餐的。有孩子補習到晚上十點,回到家還得做功課,直到凌晨兩點才就寢。如此這般卯足全勁,為的竟只是個掛羊頭賣狗肉的「假資優班」(假資優班之名,行能力分班之實)。



六年前,我從台北縣轉調至南部,看到南部的升學競爭之激烈,簡直傻眼。我從一開始的錯愕轉為接受、體諒,但有更多的心情是無奈與憤怒。在學校,我盡量讓孩子利用課餘時間完成功課,也開始違背心願,給他們補充教材。但我知道這些都不夠,因為考試題目之刁鑽冷僻,只有「專業」的補習班,以密集的填鴨教法,加上棍棒鞭策,才有辦法把孩子送進資優班。縱使我有再多的心疼也無力去戳破這天大的謊言,除了鼓勵與祝福,也只能眼見他們犧牲原本可以是歡樂燦爛的童年時光,耗盡精力去準備考試。



但考上資優班就真的能前途順遂、一片光明嗎?迷惘的家長告訴我,起碼進了資優班可以得到較多的教育資源。原來,教育生態已成了弱肉強食的野蠻世界,難怪李家同教授要說,政府應該成立「資弱班」,去照顧成績不好、沒錢補習的孩子。有錢補習的孩子搭上升學之船,隨波逐流;沒錢補習的孩子在得不到關注的處境中,載浮載沉,教育當局眼睜睜的坐視這股惡性競爭的洪流吞噬國家幼苗,可說是「教育界的八掌溪事件」!



有國中校長坦言成立資優班是把能力分班「化暗為明」,是為了迎合家長的需求。由此觀之,教育本質早已扭曲,所謂的「教育鬆綁、快樂學習」的教改精神也早已蕩然無存。懇請教育當局別再以「無法可管」的顢頇態度來面對問題啊!



【2006/05/15 聯合報】

2006年5月14日

2萬小六生 報考資優班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中部4縣市國中資優班入學考今天、明天舉行,幾乎有半數小六生共2萬多人報考。全國教師會抨擊,普設資優班已變調為能力編班,讓初中聯考復活,逼小學生惡補,更是空前災難。教育部則說,核定資優班是地方政府權責。



全教會昨天要求教育部不能放任資優班淪為「升學加強班」,師資不足還照樣開班,且未經專家鑑定,就用筆試聯招,根本是初中聯考復辟,連小學生都拚命補習;未開資優班的偏遠小校,更招不到好學生,拉大教育城鄉差距。



能力分班 換個名



全國教師會副理事長楊秀碧指出,教育部雖要求常態編班,但各縣市大開後門,廣開國中資優班,能力分班借屍還魂。



全教會特教委員會主委謝曼莉指出,部分資優生及家長太急功近利,各縣市應依「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標準」,除了考智力或性向測驗,還應由專家學者、指導教師或家長觀察推薦,並檢附學習特質與表現等,不能光靠筆試分發。



教育部特教小組專員王慶泉指出,核定資優班是地方政府的權限,法令並未明文限制資優生入學不能聯考或統一分發,但教育部會蒐集試卷,檢視課程是否符合特教法精神。



特教小組指出,教育部擬修特教法,只限體育、音樂、美術等特殊才藝可設國中資優班,一般智育和語文、數理等學術資優則不行。



變相資優班 暴增



台中市教師會理事長葉淑芬指出,各縣市變相普設國中資優班,去年台中縣一口氣新設36班,台南市也新設26班,今年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也都比照辦理,台中市26所國中分別設了10個智能資優班、4個數理資優班、12個數理資優班。



葉淑芬說,台中市所有資優班統一出題、統一在今天及20日考試,且依志願統一分發,只錄取780多人,多達7700人報名,等於全市近半數小六生都參加小聯考,錄取率只有十分之一。



第四台廣告 招生



南投縣教師會理事長陳淑芬也指出,南投去年只有11個資優班,今年倍增為24個,全縣小六生7000人,多達4000多人報考。彰化縣教師會理事長廖銘潭說,彰化去年只有2個資優班,今年激增為40班,因各自招生,逼得國中老師要到國小宣傳招生,甚至在第四台登廣告。



【2006/05/13 聯合報】

Nike廣告《青春印記》



一段足球、青春與朋友的故事。

一群熱愛足球的青年,

在花蓮美侖山上,烙下印記。



無所不踢.上場!Nike.com.tw

 

Google如何找人﹖

引用:Google是全球工作者最嚮往的公司,它創造了21世紀最迷人的企業傳奇,吸引了全世界最頂尖的人才。從「選人」開始,Google就努力成為全球最有創意的公司,它用充滿創意的考題和不厭其煩的面試過程,尋找最適合去Google上班的人... 【數位文化誌】



心得:Google為了找人花費無數心血,找到理想的人才,難怪能夠成就一個能與微軟並駕齊驅的大公司。

2006年5月11日

補教業也有資優保證班?!(是資優還是績優?)

6年保證班》補教資優保證班 6年要80多萬



記者陳智華/台北報導



教育部推出九年一貫課程,補教界知名數學補習班最近則推出「六年制資優班」,號召國中生加入訓練,不但要上建中和北一女,還要挑戰台大醫科及國外名校,全科補習一年約需14萬,6年要80多萬元



這家補習班推出的六年制資優班,預估在台北市、新竹和台南各召募100名學生。資優班規畫的科目包括國文、英文、數學,自然科中物理和化學各成一科,老師會用英文上數學(聽的懂嗎??用中文講解都不見得懂),有圖像式的教學,同時還要全面教授藝術、音樂等人文科學,培養學生全方面能力(沒想到連藝文都要補習班操心,唉)



業者說,資優班平均一科一個月要3000元,物理和化學算一科,因此全部4科上一年要14萬多,但他強調,許多課程都是超前一年教學,因此學生有可能上4或5年就學完所有的東西,不用上完6年。



業者也表示,資優班要找成績很好的學生,如果成績不好可能隨時被淘汰(這不是擺明了,擇天下英才而教之,成績不好不是補習班的錯,是學生程度太差了),他指出,這個市場很大(市場真的很大,因為教改真得失敗了),因為教改後,教材太簡單,考試也很簡單,高分者一大堆,不小心就會從第一志願掉到第二或第三志願,因此吸引更多人來補習。



【2006/05/11 聯合報】




6年保證班》教部批噱頭 學者要教部反省



記者陳智華、張錦弘、喻文玟/台北報導



不少老師認為補習班開六年資優班只是噱頭,但有學者要教育部好好反省,若不是在校學習成效不佳,學生不會求助補習班。



北一女教務主任楊世瑞指出,這種補習班的宣傳噱頭,對國中生比較有吸引力,對高中生效果有限,參加奧林匹亞競賽、得獎的能力不可能靠補習而來,除了潛能,更重要的是興趣和主動學習的態度。



台大註冊組主任洪泰雄說,許多補習班都以「台大」為招生宣傳號召,家長要判斷的是,「孩子需不需要從小就接受這樣『鞭策式』的補習教育?」



洪泰雄認為,制式教育、鞭策式教育有時反而揠苗助長,壓抑孩子自我發展的潛力,大學招生推甄名額逐年增加,就是要招收多元學生。



教育部次長周燦德也認為,「六年一貫」的菁英補習班,其實只是業者想連賺六年錢的噱頭,不保證學生連補六年就能考到好校系。學生若能力不足,過度補習反而增加壓力,甚至得憂鬱症。



他表示,即使是資優生,過度補習也可能造成彈性疲乏,對長遠發展不力,家長應讓孩子適性發展,不要太依賴補習班,以免得不償失。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潘慧玲則表示,多元入學其實仍不夠多元,至令仍過分重視學科,即使甄選入學,也要看學測成績,才讓補習班有生存空間。



潘慧玲也說,補習班開辦六年一貫課程,教育部要好好反省,不要只會說補習沒效,應投入更多教育資源,確保在校學習就有效,學生就不會求助補習班。



【2006/05/11 聯合報】


Shinhann's Opinion



補習對學生真的沒有益處嗎?在教學現場中,我發現有些參加課後補習班的聰明孩子,課堂上的反應真的比其他孩子迅速、正確。常常讓教師誤認這個孩子真的很聰明。因為他們常常會跟我產生這樣的對話:



(這個對話發生在科學實驗社團課程--黏土的浮沉實驗)



「你猜猜看為什麼實驗會有這樣的結果?」

『我不知道!』

「你想想看,黏土揉成一團會沉到水中,捏成船的形狀就會浮起來?」

『不知道啦!老師你跟我說答案啦,不然我不跟你好了!』



當然,我沒有直接說答案給孩子聽。這些孩子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比較聰明,但是他們最大的問題是,不懂得自己找答案,只等著老師給答案。隨著我們成長,愈了解成就高的人,不在於知識記憶的多寡,而在知識的追求與應用。補習班的教師常常等不及給孩子反應和思考的空間,急著給孩子知識,不知不覺得養壞孩子的胃口,使得孩子失去追求知識的本能,得不償失。


2006年5月9日

舞台佈置成果

舞台



歷時一個月的設計與執行,親身參與畫圖、割圖、黏貼,製作二個小孩立板。接著一個下午的氣球時間,完成氣球花的充氣與佈置。



今年正好是龍潭國小88週年校慶,我們抓住「八」與「叭」同音,借同音字發揮,懸吊數十個喇叭於紅布幕上,大野狼和三隻小豬共同吹奏校慶的歡樂曲。



※點圖可看到更多的照片哦~※

布丁

到了午餐時間,孩子們迫不急待的拿出碗筷,準備盛飯菜。



小明高興的對著幫助打菜的人說:



「記得布丁要幫我用多一點。」



「布丁?!」聽到這句話我愣了一下,心想:「我們今天有吃布丁嗎?」



轉頭細看,才知道原來是……











「蒸蛋」







P.S.這是二年級孩子發生的事。XD

李泰安的部落格※泰安休息站※

點我前往※泰安休息站※



引述 :『鐵道怪客3/17造成南迴鐵路出軌意外,對我以及家庭的影響,相信是同車的旅客之中最大最深遠的了,因為~~~我是李雙全的哥哥。』【泰安休息站】



ShinHann's Opinion



鐵道怪客事件在台灣引起不小的風波,各大媒體指證歷歷,懷疑李雙全是兇手。無論檢方找到任何證據,媒體一律先設定李雙全為嫌犯,再做報導,對李家人十分不公平,畢竟判決尚未裁定,一切還是未知數。



姑且不論李雙全有罪與否,媒體如此窮追不捨式的報導是否應該檢討,至少留給李家人生活的空間,以及顧及對孩子心理的影響。我實在很難想像,李家的兩位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遭遇多大的困難,社區人士的指指點點……。



回到李雙全的哥哥--李泰安自建部落格,書寫這一連串的事件(無法證實是否真的為李泰安本人寫的,姑且信之,反正聽不同的意見也無妨),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於媒體報導的另一面。我們可以選擇相信,也可以選擇不信,反正總是另一個看法,比只看媒體單方面的懷疑論好多了。

2006年5月7日

誰的國文程度才低落?

鴻鴻/詩人、導演(台北市)



眾口鑠金,說現在學生國文程度低落。有立委指出要學生用「欣欣向榮」、「一時」、「突飛猛進」造句,學生竟寫出「我的弟弟長得欣欣向榮」、「當我回家打開門時,我家的狗對我突飛猛進」。



我忍不住嘆氣。只有植物可以「欣欣向榮」,弟弟不行;只有成績可以「突飛猛進」,家裡的狗不行。被「正確」國語文教育養大的立委及你我,不但寫不出這樣讓人眼睛一亮、充滿生動詩意與真實感的句子,還要大聲斥責寫出這些句子的學生素質低落。



我們可以因為學生有心無心造出不合常理的句子,和學生討論,讓他們進一步了解習慣的用法,但也應讓他們懂得欣賞自己的創意。我們成天怨嘆台灣的問題出在掌權的一代缺乏美感和想像力,現在又要用同樣死板的方式模塑下一代,難怪學生看到「不如」會脫口造出「你不如去死」!



許多校長和到校作秀的民代三天兩頭吹著「道德勇氣」、「社會和諧」的「正確」語言,語無倫次地浪費學生的時間精力,上一代國文和道德程度的低落示範,莫此為甚,我們不去遏止這些歪風,居然還有臉指責學生?之前在拍攝小學紀錄片時,我見到課堂上有「經過」造句,學生造「山經過一片雲」,結果被老師糾正:只有雲會經過山,山不會經過雲!我不禁以為,不是學生程度低落,而是老師不斷扭曲學生的程度來遷就自己的標準。



什麼標準呢?其實國語文教育的問題,向來就是因為惡質的考試成為唯一標準引導教學,而不是多少文言文或多少時數的問題。再多優美的詩文被修辭法和死背內容一考,留給學生的只是痛苦煎熬的情緒反應而已。當我的詩人朋友看到自己的詩被支解成制式考題時,曾氣到想要按鈴申告出題老師。我們用學校、補習和作業把學生的分分秒秒佔滿,讓他們完全沒有空間可以自己發現世界,也失去自由的樂趣(自由浼浼不正是我們世世代代爭取的寶貝嗎)。我只但願火星文永遠不要變成教材(更別提有人建議用六書來分析教學火星文了),讓學生可以擁有自己的秘密花園。也希望放學生一馬,讓他們更自由大膽地創造自己的句子和生活,並且可以像植物一樣欣欣向榮。



【2006/05/07 聯合報】
  • 留言者: wanttotravel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5-09 22:42:16
好發人深省的觀點啊....

只是...如何在創意與習慣用語間找出一個平衡點

倒是挺難的!!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5-09 23:14:34
詩人的看法總是比較不一樣。



如果我是現職國小敎師,孩子造句寫著「弟弟長得欣欣向榮」

我多半會笑翻天,然後打叉。

先不論弟弟是否可以長得「欣欣向榮」,這一句話明顯不合邏輯。

然後,我會找他來,解釋這句話錯的原因。



不過,孩子最常做的事是,來到老師的面前,耐不住性心聽老師說完,劈

頭就是一句:「老師快告訴我答案!」



無言

2006年5月5日

弟弟長得「欣欣向榮」?國文能力如此爛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他從背後用力打我一下,害我受精。(正確:受驚)」



「媽媽照顧我無微不治。(正確:無微不至)」



「他為了要成功不折手斷。(正確:不擇手段)」



現在的學生國語文能力到底有多差?趕快寫成「敢快」、幾乎寫成「幾呼」、團隊精神寫成「團對精神」。要學生用「欣欣向榮」造句,造出的句子竟然是「我的弟弟長得欣欣向榮」。



國民黨籍立委洪秀柱上午在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大嘆時下的學生國語文能力太差,連今年大學學測國文作文「雨季的故事」,竟然有高達2771人考零分,她要教育部修訂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增加國語文上課時數。



她列舉在學校中真實出現的錯別字,以及令人噴飯的用詞、造句。有學生寫:在操場烤肉會「風塵僕僕」。要學生用「不如」、「一時」、「突飛猛進」造句,學生竟寫出「你不如去死」、「爸爸半夜一時零分時竟然還在喝酒」、「當我回家打開門時,我家的狗對我突飛猛進」。



洪秀柱表示,這些錯別字出自台北縣多所都會區國小五年級學生。她比較亞洲鄰近國家,台灣小學生國語上課時數一年共80至133.3小時,遠低於中國大陸的172至271小時、新加坡的80至240小時、韓國的136至158小時、日本的133至215 小時。



立委盧秀燕也當場出題,要教育部官員念出紙屑、亞洲、針灸…等字的正確發音,結果正確念法,屑念「ㄒㄧㄝˋ」、亞念「ㄧㄚˋ」、灸要念「ㄐㄧㄡˇ」,官員「屑」、「亞」都念錯。



盧秀燕連署提案,要求教部全面恢復國中小學部編版教科書,讓國中小學教科書以部編版為主,自編版(民編版)為輔。李永萍、曾燦燈等多名立委都贊成恢復部編本教科書。



【記者謝蕙蓮/台北報導】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下午舉行記者會,要求教育部暫停95學年度開始實施的高中課程暫行綱要,並反對高中國文時數由五節減為四節及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由必修改為選修。



聯盟要求教部討論中的九八年高中課程綱要,由名作家余光中提名該聯盟至少兩代表,參加教部的「高中課程總綱修訂小組」,和「普通高中課程發展委員會」。



聯盟副召集人兼發言人、陽明大學教授張曉風強調,搶救國文其實不僅是搶救語文,而是搶救透過語文所建立出來的表達和溝通力;國文不僅是國文科的國文,是比較優質的公民教育、美學教育和人際關係的教育。



張曉風今天發表書面文章,反諷最近引發爭議的總統夫人吳淑珍買股風波。她在文中寫道「如果你好命,你的配偶做了大官 (譬如說:總統),你在家實在閒得發慌,簡單,看書就是了嘛!…如果不讀書,我看就只剩下一種粗俗的股票遊戲可供你玩了。」



【2006/05/04 聯合晚報】

喝水

下課時,我緩緩拿起鍾愛的運動水壺,輕輕的喝二口清水,潤喉、解渴。



講課果然是很傷喉嚨的事。我一定要找時間學一學傳說已久的「丹田發聲」,免得教書三五年後,喉嚨罷工,可就叫天、叫地都不靈囉。



「喝水」是一件再自然也不過的事,可是孩子就是連這種事都會有疑問。



「老師,為什麼你要喝這種水啊?好恐怖哦!」



『恐怖!?我喝的是一般的水啊!』



「老師,可是你的水是紅色的,好像血哦!」



我低頭看了一下運動水壺,才恍然大悟。



水壺的外殼紅色透明,裝水透光看起來,就像是瓶內裝著鮮紅色的液體,蕩漾。



如果不懷好意地盯著瞧。血般鮮紅的液體輕晃於瓶中,輕輕緩緩,左搖右蕩,瀰漫著詭譎的氣氛。後來,我又慵懶的拿起水壺啜飲,像極喝著血的怪物。的確怪可怕的。



我猜,沒多久孩子又會再多替我多個外號--「吸血鬼」。



幸好,這個外號已經被我的實習伙伴用了,孩子們應該不至於沒有創意到重複用同樣的綽號吧!

2006年5月2日

預算控管 窮校拔燈管、省文具

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



縣府控管預算,導致有學校拔掉三分之一燈管,不但省電,也能拿拔掉的燈管備用替換,還有學校沒錢買學生的急救藥品、平分剩下的文具。縣議員謝志得昨天批評縣府犧牲孩子受教權,貧窮學子的負擔加重。



對此,縣府財主單位解釋,因財政困難,所以控管各單位5%業務費,這是「控管」、不是「控減」,學校有需要的話,還是可以專案簽准動支經費。



縣政府上月14日透過教育局通知各級國中小學,即日起,除了水電費、電話費及員工薪資外,其餘各項經費一律停支。



縣議員謝志得昨天召開記者會指出,縣政府的一紙命令,讓很多學校的文具紙張等用品經費,無法動支,有學校窮到平分剩下的粉筆、膠水,或向學童收取班費,增加家長負擔。



他表示,藥品、飲水、環境衛生、照明及機器設備等保養維修費,都受控管,所以有部分學校拔掉三分之一燈管,一來可以省電,二來一旦有燈管壞了,可以拿拔掉的燈管替換。



有的學校還因為沒錢,飲水機的濾心不能換、紅藥水等急救藥物不能買。



他批評,縣政府如此「無厘頭式」的假平等,危害學童基本人權及受教權,要求縣府立即收回成命。



縣府財主單位強調日前的通知是「停支」,而非不准「動支」經費;只是縣政府支付承包商經費時,為了要債務調度,會採取「緩支」調度,把支付廠商的錢延後一些時間,或者延至月底付款。



據了解,縣政府為了清償23億元短債,向財政部提出償債計畫,並把償債期限從5月底延長至9月底,每個月要清償1億7000萬元,縣府上下各局室都感受財務負擔沈重。



【2006/05/02 聯合報】







讀完這則新聞,很難想像縣府為何會窮到這般地步。更難想像為了省錢,竟然明令學校停支大部分的花費,最後還跟民眾玩文字遊戲,爭論「停支」與「不淮動支」的差別!



唉唉!無言。

2006年5月1日

[TIME]亞裔美國人的煩惱

移民美國彷彿是晉身先進國家之趨,但是,離開故鄉到文化迥然不同的國家生活,是否如想像般美好。

台灣人總有到外國生活的憧憬。似乎出過國,留過學,講一口流利的外語,便是一個走在社會競爭尖端的人,更視移民為進入天堂的代名詞。但是,時代雜誌本期報導,卻道出在美國生活的第二代亞裔美國人的煩惱與身份認同不易。

閱讀《移動的學校 體制外的學習天空》/李崇建著

自從國中讀過李雅卿所寫的《成長戰爭》之後,對體制外的開放式教育深表認同。大學時,又讀了李崇建與甘耀明合著的《圍牆外的天空》,是一部描寫台灣第一個開放式教育中學-全人中學-的故事,讓我對開放式教育有了更深的好感與喜愛。

簡介:

曾任體制外語文老師的李崇建,把和苗栗全人中學一群十八九歲孩子互動的過程,寫成《移動的學校》一書。

李崇建認為,語文課就是讓孩子大量閱讀,作文課則是要孩子真實有感受,所以文字是否優美、字句是否通暢並不是首要考慮。

而爬山向例是全孩子的成長儀式,在書中,看到孩子們如何在老師的協助下,克服對山的厭惡和恐懼,並更上一層樓的攀爬北美第一高峰,創下屬於自己的「紀錄」,也讓家長重新思考什麼才是真正的教育本質。

少子化趨勢 花蓮停招國小教師

記者王慧瑛/花蓮報導



少子化趨勢讓學生來源減少,花蓮縣在新學期國小將減少17個班,不但部分學校產生教師超額問題;教育局在昨天宣布今年確定不辦理國小教師甄選,國中教師甄選則不受影響。



「對有意到花蓮服務的教師,今年只能說抱歉了!」花蓮縣教育局長溫智雄語氣沈重,宣布今年國小教師甄選不辦了,只辦代理教師甄選。



國中部分,因班級人數由38人調降至35人,因此新學期全縣國中班級數預估增加9班,仍有徵才需求,國中正式及代理教師甄選仍照常辦理。



溫智雄說,少子化是全國各地普遍現象,因此包括宜蘭縣、高雄縣、台中縣、澎湖縣等多個縣市,今年都確定不舉辦國小教師甄選。



花蓮縣國小班級數新學期將減少17班,除讓教師甄選喊停外,部分學校將出現教師超額問題;加上新學期教育部分發的15名公費生教師,如何擺平棘手的人事問題,讓教育局傷透腦筋。



【2006/05/01 聯合報】

2006年4月29日

可愛的一年級生

上學期有機會到一年級代課,發現一年級的孩子真的很不受控制。上課的情況常常是:聽不懂老師說的話,沒辦法聆聽其他小朋友發言,容易自己一個人玩……。想好好的在一年級上一堂課,真不是件簡單的事。



不過,下課時的一年級小朋友就給我完全不同的感受。



小浦最近穿了一雙新鞋子到學校,在走廊上遇見我,高興地奔到我面前。



「蔡老師,我有一雙新鞋子,你看!」



「嗯,很漂亮!」我說。



「它很貴哦!」小浦一臉得意表情,急著想告訴我這雙新鞋的價值。



「很貴有多貴啊?」我不禁好奇地問。



小浦用他那雙大眼睛,露出堅定的眼神說:「一億元」



不一會兒,他又覺得這個數字好像不稱頭,趕緊又補了一句他覺得最有價值的店面,大聲的說:「在夜市買的」,心想這總算夠稱頭了,便心滿意足的離開。



我雖然還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但心中暗想,一年級真的還蠻可愛的,我會記住小浦的這雙「夜市買的超貴鞋子」。
  • 留言者: sixgroup228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4-29 11:34:25
呵呵....真的好可愛喔!

在大人的世界待久了,偶爾呼吸一下純真的新鮮空氣,

心情真會甜甜的!

我最近的興趣就是跟一位二年級的妹妹討論小丸子劇情,

發現了一個大祕密:原來小丸子的姊姊叫"櫻幸子",

不賴吧!

校慶晚會籌備

祐農老師畫的小朋友

校慶晚會籌備是近日學校的重頭戲,全校師生莫不為此忙的不可開交。我與其他二位實習教師共同接下晚會佈置的工作。對於從沒做到場地設計佈置的我,可是一項大挑戰。



難掩心中的惶恐,我真的對舞台佈置一竅不通,腦中一片空白,腦袋擠不出半點汁,想出舞台佈置的點子。感謝其他兩位實習伙伴的協助,他們源源不斷的點子真讓我看到沙漠裡的清泉。



一番討論後,決定要做兩個人形圖板,分別為一個小男生,一個小女生。分置舞台左右,手持喇叭,向中間吹出「八八(叭叭)週年校慶晚會」。



可是,小男生、小女生的圖形難找,不易找到我們中意的,只好央請本校美術超強的祐農老師畫,時間緊迫,我不得不請他用最快的工作效率完成。一節課後,兩幅可愛的小朋友就出現在我眼前,我心中不禁感謝再感謝。



(待續……)

2006年4月26日

蔡老師 = 蔡依林?!

話說有孩子替我取一個「蔡頭老師」的綽號後,我以為事情就會這麼結束。但,我錯了。



某日,我到仁愛之家替孩子們上課後輔導。騎著車,戴著帥氣的安全帽,一路開進仁愛之家後頭的停車處。



下車,如同平常平穩的個性,慢慢的脫下安全帽,鎖好車,轉頭向孩子打招呼。



「蔡老師好!」



「蔡頭老師好!」



兩種叫聲此起彼落,好不熱鬧。



突然,一個二年級的孩子說:「老師,你是不是蔡依林!」



我連忙回答:「不是!我怎麼會是蔡依林!」



二年級的孩子不管我的回應,硬是接著說:「是,你一定是蔡依林,因為你也姓蔡!」



其他孩子也跟著起哄,大喊:



「蔡依林!蔡依林!蔡依林!」



我摸摸頭,四、五條黑線從頭頂降下來。



之後的每次輔導課,一定有孩子會大喊:「蔡依林!」做為歡迎我的口號。



不時也會有孩子要求我:「老師!你什麼時候要開演唱會啊!我想聽『看我七十二變』。」



另一個孩子說著便開口唱:「美麗期限,愛漂亮沒有終點……」



我也拿起筆,裝作是麥克風,作勢對嘴唱歌。



從此,我發現孩子的聯想力真的是「天馬行空」。下次又不知道會出現什麼?

2006年4月24日

[演講]教出會思考的孩子-朱台翔

4月22日聽了森林小學創校校長朱台翔的演講,講題是「教出會思考的小孩」,筆記如下:




  1. 猶太人人口佔世界人口0.25%,卻佔諾貝爾得主的18%。為什麼?因為他們的教育有方。

  2. 當孩子放學回家時,猶太人母親第一個問孩子的問題是:「你今天有沒有問問題?」

  3. 猶太人教育孩子,每天找十個問題問別人,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如果別人不會的問題,就自己找答案。

  4. 經歷問題和錯誤得到的答案,遠比別人說教還記得牢。

  5. 命令句是侵犯他人最好的工具。

  6. 大人用命令句警告孩子,無非是要孩子避免重蹈覆轍。

  7. 挫敗之後的成長更為深刻。

  8. 說命令句的大人為得是用命令句證明自己的權力。

  9. 找出孩子犯錯背後的生理狀態,如ADD或ADHD。

  10. 面對ADD或ADHD(過動症)的孩子,鼓勵要具體、立即。大事拆成很多步小事,一件一件慢慢做。說明時,要結構化、條理化,給予安全感。

  11. 請孩子不要罵某個人,某一句話。會使孩子不再罵人。

  12. 媽媽很重要,影響孩子大半的生活態度。

  13. 青少年何嘗叛逆,如果沒有由上而下的壓制,何來由下而上的反彈。

  14. 對待孩子的要點:

    (1)不要不假思索拒絕孩子。

    (2)不要強迫他接受大人的想法。

    (3)跟他有關的事都商量。

    (4)把他當大人看待。

  15. 母愛最偉大的不是輔導孩子長大,而是協助他獨立生活。

  16. 不管孩子多大,睡前說故事都很有用。

  17. 把事理講清楚,就不需要罰則。

  18. 幫孩子克服難題(如打針、吃藥、上幼稚園……)

    (1)先說明事情真相。會發生什麼事。

    (2)爸媽支持(如果撐不住,可以哭沒關係)

    (3)事後鼓勵。

  19. 真得喜歡,說出來。大聲的說出愛自己的父母、情人、孩子、學生。

  20. 「對不起,可以打斷一下嗎?(停頓一下)我需要幫忙。」很好用的一句話,多多使用。

  21. 孩子生氣時,可以說:

    「我猜你很生氣」

    「我猜你有委屈」

    「我猜你有話要說,要不要說說看?」


 

2006年4月18日

老社的部落格

讀了老杜部落格裡的文章,近幾篇都是寫他對種子學苑參訪的感想。心中不禁懷疑,他是新任部長嗎?種子學苑成立多年,創立者李雅卿出了不少關於種子學苑的書籍,而部長卻至今才認同這另類教育的存在,甚至點頭稱是。殊不知自主學習式學校成功的關鍵就是家長、社會與老師無限的包容與指導。其中,一個環節出錯,孩子就會不知所措,回到制式體制的窠臼,重複升學主義養成的樣版學習。



如今,怕的是老杜一心認同自主學習,盼望家長改變思考,不再重視成績,而毅然決然地將全台學校改制成自主學習式的學校,如此,後果將不堪設想。



順帶一題,老杜的部落格目前被眾多關心教育的網友留言回響,足稱「灌爆」。還沒去留言的請趕快,否則等老杜一氣之下關了部落格,後悔就來不及了。



老杜的部落格

2006年4月14日

國小許廷威 打包營養午餐給媽媽

單親家庭孩子 長期照顧行動不便母親 換尿片、擦澡 猶如「默默守護媽媽的小天使」



記者廖雅欣/宜蘭報導



就讀宜蘭縣礁溪鄉龍潭國小的許廷威,長期照顧行動不便的媽媽,每天午休,他都帶著營養午餐返家給媽媽吃,默默守護著媽媽,在學校師長、宜蘭家扶中心社工員的眼中,許廷威就個「默默守護媽媽的小天使」。



許廷威從小生長在單親家庭,一手拉拔他和姊姊長大的母親許素鳳,近幾年飽受肝病所苦,多次因肝病引發的併發症住院,去年住院後不慎摔傷、不良於行,不僅沒辦法工作,生活也無法自理。



從小和媽媽睡一張床的許廷威,相當貼心,媽媽出院回家後,他幫忙換尿片、幫媽媽擦澡,天氣好時,他用輪椅推媽媽外出散步,深怕行動不便的媽媽有所閃失,他也繼續和媽媽睡在一起,以便夜晚就近照顧。



許廷威在學校功課也好,是師長眼中表現優秀的孩子,前陣子,許廷威擔心媽媽自己在家的安危,常請假,一度向導師莊惠雯表示,他不想上課了,因為想留在家裡照顧媽媽。



龍潭國小的主任、老師到許廷威家裡了解原委後,為了讓許廷威安心上課,同意他每天早上晚一點到校,陪媽媽吃完早餐後再去上課,中午則允許他返家探望媽媽,並將學校的營養午餐打包,帶回去給媽媽吃。



「廷威真的很乖」,龍潭國小校長黃增川說,許廷威個性溫和,體育表現也好,最喜愛打籃球,尤其是他孝順母親的舉動,讓老師們都很感動。



許廷威還喜歡畫畫,從沒學過美術的他,很有天份,媽媽房間內牆上貼滿他的作品,許媽媽說,心情低落時,看著廷威的畫,心情跟著好轉。



「有這麼乖的孩子,我一定要努力站起來」,許媽媽說,她受傷後,雙腿無力,現在她靠著助行器,能夠自己步行到浴室洗澡,到廚房煮菜,為了孩子,她要不斷努力,早日恢復行動,才能出去工作,讓二個孩子安心讀書。





【2006-04-11/聯合報/C4版/宜花東綜合新聞】

 


實習學校內的新聞,令人感動的孝行。我沒有機會教到廷威,無法就第一手觀察得知他是個怎樣的孩子。從校內老師們言談得知,他是一位很有孝心的孩子。因為家庭因素,無法負擔學費,學校的老師們也盡力為他申請愛心基金會的補助,幫忙負擔孩子的學雜費以及營養午餐費。



這次的新聞報導,讓我感受到台灣社會中那股濃厚的人情味。事情見報隔天,國小接不完的電話,都是善心捐款電話,許多人關心著台灣弱勢人民的生活,努力地付出自己棉薄的力量。



有一位善心人士打電話來說,「我知道人們都是健忘的,所以我要每個月捐一點錢,以免最後大家都忘了這件事,孩子的生活就沒著落了」



多麼令人感動的一句話啊!他甚至連孩子在社會大眾淡忘的未來都考慮到了。太令我感動了。



感謝台灣眾多有愛心的同胞們!因為有你們,即使台灣的教育因為政策關係而滯礙難行,台灣的未來還是光明無限!!

2006年3月22日

洪蘭:主動學習、廣泛閱讀 青春需要留白

【記者李名揚/台北報導】



拚命逼孩子補習、學才藝、熬夜念書,對孩子好嗎?最新的腦科學研究發現,引導孩子主動學習才有效果,白天把孩子腦袋塞太滿,晚上又熬夜,學習效果會很差,反而得不償失。



由國科會與聯合報、公共電視、科學人雜誌、中廣公司、News98合辦、中央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承辦的「2006展望演講春季系列-觀察與認知:心靈‧生物‧地球‧宇宙」,第二場由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主講「教養的迷思猁腦、認知與教育」,不但座無虛席,連走道都站滿聽眾。



讓孩子多接觸 可別過頭



洪蘭指出,小孩在母親肚子裡,每分鐘長25萬個神經細胞,出生時,大腦裡有1兆個神經細胞;出生後大腦會修剪神經細胞,沒跟其他神經細胞連結的,就會被修剪掉,常用的神經連結變得比較粗,這種「長神經連結」的過程,與後天經驗有關。



要使神經緊密連結,就要讓孩子多接觸各種事物,洪蘭表示,和同年齡玩伴一起遊戲,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因為什麼都可以玩,可發展想像力;而且會培養人際關係與領袖魅力。



可是「多接觸」也不能做過頭,洪蘭說,有個媽媽嚴格規定孩子玩這個遊戲幾分鐘,時間到就必須玩不同遊戲,這樣孩子當然不肯;她強調「孩子不能照書養」,要讓孩子快樂,才是對的方式。



有種晶片會不斷給嬰兒放音樂、看走馬燈,一直轉不停,藉以安撫小孩,但孩子聽久了會哭,因為受不了;洪蘭指出,不能讓孩子一直接受東西,要有空白,才能思考,「青春一定要留白」。



引發學習動機 事半功倍



洪蘭表示,孩子學習一定要「主動學習」才有用,有個實驗是讓猴子用手指頭撥動輪盤,就會掉下食物,結果發現猴子大腦中控制手指運動的部位變大;但若是聽到聲音要用指頭按鍵,猴子只是被動表示「我聽到什麼」,而非主動要做,大腦就沒變化。



老鼠實驗也得到類似結果,洪蘭強調,許多孩子上學都是被動,會很痛苦,家長應設法把學習動機引出來,孩子自己會去做很多事,「想學,沒環境都會偷著學;不想學,李遠哲來教化學都沒用」。



睡飽飽精神好 表現也好



睡眠也是學習的重要步驟,洪蘭指出,睡眠時腦中會分泌重要神經傳導物質,包括:生長激素、血清張素、正腎上腺素等,血清張素濃度與記憶有很大關係,生長激素除會讓小孩子長大外,也會修補大人的身體細胞損傷,因此「該睡就要睡」。



洪蘭表示,研究發現睡飽覺醒來後是心智警覺的高峰,若不睡覺,頭懸梁、錐刺股都沒用,因為讀的東西沒進入大腦變成長期記憶;以色列有個實驗是叫士兵分三組背生字,然後一組睡覺、一組睡覺但不准作夢(就是從腦波發現要作夢時就給予刺激)、一組去夜行軍不准睡,結果睡覺那組表現最好,睡覺但不准作夢那組最差,顯示作夢是必要的。



洪蘭說,作夢是把白天發生的事情重新整理,去蕪存菁,有個實驗是在鳥學唱歌時,不准牠作夢,結果鳥一定學不會唱歌;嬰兒有時白天玩太久,晚上睡不好,會哭鬧,也是因為資訊太多,來不及整理。



培養閱讀習慣 知識在握



還有一項對學習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廣泛閱讀,洪蘭指出,要具備背景知識,學習才會輕鬆,像福爾摩斯之所以推理精準,憑藉的是豐厚的背景知識;又如擺一盤下一半的西洋棋,一般人看過排不出來,但西洋棋大師可以,因為有規則可循,也就是有背景知識做後盾。



「說話是本能,閱讀是習慣」,洪蘭表示,孩子聽別人講話,就會跟著講,但沒人教他閱讀,他就是文盲,因為文字發明才5000年,在人類歷史上太短,沒辦法成為基因的一部分;一定要從小培養閱讀習慣,才能打開人類知識的大門。



學習時還要避免干擾,洪蘭指出,學習字形或字音,是先放在「工作記憶」,等到知道意義了,才會放到「長期記憶」;工作記憶只有7±2個位置,所以若剛問到電話號碼要打,有人跟你講話,號碼就忘了,因為被語音擠掉了。因此小孩念書時,不要在旁看電視或聊天。



兩性天生不同 各擅勝場



坊間流傳一些「多用左手,才能開發右腦」的說法,洪蘭說這都是錯的,有個實驗讓猴子動不同手指,找出大腦中控制5根手指的部位;然後將中指截肢,發現原本控制中指的地方,會被控制食指和無名指的地方瓜分掉。這表示大腦會隨著外界而改變,左腦、右腦都會用到,不會成為冗員,不需要多用不習慣的手或眼來開發。



男女生的教養方法也應該不一樣,洪蘭表示,過去以為男生玩汽車、皮球,女生玩洋娃娃是社會制約,然而實驗發現,公猴也是玩汽車、皮球,而母猴也愛玩洋娃娃;另外15歲的女生心情不好會跟別人說,因為控制負面情緒的杏仁核會和語言中心連結起來,男生卻不會跟別人說,往往一個人生悶氣。她說男女天生就不一樣,兩性平等不是去做對方的工作,應該是做自己擅長的工作,但有同樣機會和薪水。



【2006/03/21 聯合報】

洪蘭:每個孩子都是有用的

記者 李名揚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洪蘭,雖然年過半百,仍熱情洋溢、馬不停蹄地到處演講,向老師、家長宣導正確的教育觀念。



洪蘭從台大法律系畢業後就赴美留學,取得河濱加州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學位。她先生是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曾志朗,兩人個性完全相反,洪蘭嚴謹、準時,曾志朗隨意、隨興;但彼此對教育的理念卻很接近,都主張孩子應廣泛閱讀,建立學習能力,而非重複練習,一味追求考試成績。



洪蘭強調「孩子進入社會時的知識還沒發明」,例如現在最流行的奈米,許多研究奈米的學者在大學念書時,這個名詞根本還沒出現;她說孩子需要的是「寬廣的背景知識」,長大才有學習新知識的能力,背太多只會造就「兩腳書櫃」,反而不會思考。



洪蘭認為家長的觀念一定要改變,就是「每個孩子都是有用的」,現在多元化社會,不一定要功課好才有成就,只要有一技之長,賣紅豆餅也能賺大錢;但孩子一定要能「正確表達自己意思」,所以必須多閱讀,讓自己肚子裡有東西,而且要多參加課外活動,學習生活的能力。



考試方式和老師教學是另一個重要關鍵,洪蘭說,考試引導教學,基測加考作文就是最好的例子,作文是重要表達能力,但之前大家都不好好學;老師則要宏觀,要教學生理解,不能只教公式,這樣學生只會「叫一下才動一下」,脫離教育本意。



洪蘭強調「知識是相通的」,她舉例說,兒子以前讀美國學校,有個老師叫學生把可樂罐剪開,重新設計形狀,要裝一樣多的水,但材料得減少;後來兒子告訴她,圓柱型不會最節省材料,但可節省搬運費,因為不像方形容易碰撞破損,她認為「教學就應像這個樣子」。



【2006/03/21 聯合報】

2006年3月12日

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Everything you want is out there waiting for you to ask. Everything you want also wants you. But you have to take action to get it.


Jules Renard

French writer, 1864-1910




一句從PTT上看到的好句子,放上來勉勵自己,對凡事要行動才能有所得。

2006年2月26日

《降落傘》

一、器材:垃圾袋或購物袋×1個、紙杯×1個、膠帶×1、綿線×1段、黏土。

二、原理說明:

傘面張開時,阻擋空氣向上流動,形成空氣阻力,減緩降落的速度,平安下降。

三、教學流程:


1.將垃圾袋或購物袋從旁邊用剪刀剪開,成一大張塑膠布。

2.選其中完整無破洞的部分,剪出一個正方形的塑膠布。

3.對摺四次。成三角狀,用剪刀於尾端剪一段圓弧。如下圖。打開後即成圓形的降落傘面。

4.找出降落傘的四個端點,用膠帶固定四條等長的綿線。綿線的長度可以自行決定。

5.四條綿線的另一端固定在紙杯的杯口。注意固定的位置要左右對稱。

6.測試降落,降落傘是否平衡降落,依測試狀況對降落傘進行微調。


四、討論:


1.降落傘為什麼能減緩降落速度?

答:見原理說明。

2.降落傘降落時會傾斜一邊,你覺得是為什麼?

答:重心不穩。

  • 留言者: shouim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3-27 17:50:55
隱形藥水和降落傘我們國小都做過

大概是那時候參加的科學社團讓我後來很喜歡自然

所以欣翰你帶的社團意義很大呢!!

另外我也很喜歡彩虹試管 這個真的超吸引人的

還有用牛奶盒作成船 不用電池是用橡皮筋或氣球兩種都可以做成動力

這個也很好玩






  • 留言者: Juli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6-12 22:20:16
資料很詳細!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6-13 22:40:24
to Juile



Thanks your commend. :)


2006年2月23日

《隱形墨水》

一、器材:白報紙×1、檸檬汁×1杯、棉花棒×1、加熱器具(酒精燈、吹風機)


二、原理說明:

因為在檸檬汁或其他果汁裡,都含有碳化合物,這些化合物溶解在水中後,幾乎沒有顏色。但是當加熱之後,碳水化合物會分解,留下黑色的碳,於是,字就浮現出來了!

三、教學流程:


1.發給每位學童一張白報紙、棉花棒。每組一組加熱器材,包含酒精燈一個、三角架一個及石綿心網一個,還有檸檬汁少許。

2.重申使用加熱器材的注意事項,一切行為以安全為重。

3.讓學童自由使用棉花棒沾檸檬汁在白報紙上做畫。(將會花一點時間,孩子很在意自己畫了什麼,有的孩子會很用心做畫。)

4.等待白報紙上的檸檬汁液乾燥。

5.使用加熱器具加熱白報紙,注意別將白報紙著火了。



四、參考資料:



《科學小芽子》→《馬爺爺Tea Time》

2006年2月20日

《紙鍋》

文\ShinHann



※一般社會大眾對於紙火鍋懷有高度好奇心,總是懷疑火鍋店的老闆是否使用特別耐高溫的紙,才能讓紙承受火焰的灼熱,加熱紙鍋中的水至沸騰。其實,這不是什麼神奇的現象,只是簡單的物理原理而已,就讓小朋友們親自試驗看看紙鍋煮水的神奇現象吧!



一、器材: 厚紙×1張、酒精燈×1個、三角架×1個、溫度計×1支



二、原理說明:



裝水的厚紙盒就火,紙不會燃燒,而能像鍋子一般乘水煮食,原因在於當火提供的熱量傳到紙盒時,紙盒又迅速將熱量傳到水,和燃燒紙時熱量蓄積於紙本身不同,因此厚紙盒不會著火。

換言之,水能吸收火傳導至紙上的熱量,當水吸收一定熱量的時候,便傳成水蒸氣蒸發,使得紙的溫度低於100℃,遠低於紙的燃點約200℃。



三、教學流程:



1.發放器材,每組一張厚紙、酒精燈一個、三角架一個、溫度計一支。

2.請學童將厚紙摺成垃圾袋。

3.將紙垃圾袋乘三分之一的水,放置於三角架上。點燃酒精燈加熱。

4.重申注意用火安全。

5.使用酒精燈加熱時,每隔一段時間移動加熱的點,使加熱均勻。假使加熱不均勻,紙上的某一點會因水滲透而漏水。

6.測量紙鍋內水的溫度。



四、討論:



1.為什麼紙鍋加熱時不會燃燒呢?



答:見原理說明。



2.假使點火燃燒紙鍋旁邊沒有接觸到水的部分,會不會燃燒呢?為什麼?



答:會燃燒。因為沒有水可以吸收紙上的熱量,熱量全蓄積在紙上,直到燃燒。

《不倒翁》

文\ShinHann



一、器材:竹筷×3、黏土、橡皮筋×4條。



二、原理說明:



不倒翁能夠保持平衡不倒的秘密在於,左右兩邊黏土等重,而且不倒翁整體的重心必需在支點的下方,如此左右力距相等,保持靜力平衡。



三、製作步驟:



1.將兩支竹筷交叉,並用橡皮筋綑綁固定。

2.那另一支竹筷切半。

3.取半截竹筷,綑綁固定於第一步驟所完成的竹筷。

4.另一半截竹筷橫向固定於上一步驟的中間。

5.將黏土搓成等重兩圓球,分別固定於兩端。

6.完成。如右圖。



四、討論:



1.如果中間的竹筷比兩端的黏土長,不倒翁是否還能保持平衡?如果不能持平衡,該如何修正?

答:不易站立,容易傾倒。將中間的竹筷修短,長度短於兩端黏土即可。



五、參考資料:



花師自然系93級(2004)。趣味物理-小實驗大道理。花蓮市:自行出版

2006年2月16日

《膨糖》

科學遊戲【膨糖】



※這是一個好玩、有趣又好吃的遊戲,適合全家大小一起玩哦!



一、器材:鐵製木柄大湯匙×1、砂糖少許(想吃多少就用多少)、小蘇打粉少許、酒精燈(加熱用具皆可)、筷子×1



二、步驟:



1.在大湯匙中放入砂糖,大約半湯匙,再加入開水少許,以剛好蓋過砂糖為原則。

(注意:水不宜太多,以免煮開時冒出太多泡泡溢出大湯匙。砂糖不宜太少,無法成功。)

2.在酒精燈上加熱,並用筷子時時攪拌。

(注意:糖水煮開後溫度很高,必須非常小心以免燙傷。)

3.加熱至糖水呈現黏稠狀,將大湯匙移出酒精燈外,並以筷子沾小蘇打粉,均勻攪拌糖液,小蘇打粉遇熱產生許多小泡泡,糖液呈現淺褐色並膨起,此時停止攪拌,移開筷子,糖液會逐漸凝固。

4.膨糖凝固後,再將大湯匙稍微加熱,使膨糖底部稍微熔化,將膨糖倒在白紙上,就可以開始享用你的膨糖囉。



三、原理:



小蘇打粉又稱碳酸氫鈉,遇熱產生二氧化碳。所以當熱糖漿遇到小蘇打粉便產生許多小氣泡,這些小氣泡就是二氧化碳。這些小泡泡隨著糖漿凝固而停留在糖內,就成了鬆鬆脆脆的膨糖。


  • 留言者: 甄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11 21:53:45
你在哪裡找到這些資料的啊?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12 23:08:11
話說大四那年,有修一門吳老大開的【趣味科學】,學期末時將一本趣味

科學的精華秘笈印給想要的同學。大部分的遊戲都從那出來的。

2006年2月15日

不斷增加的問題

在遊戲中被點名的人在自己的網誌寫下答案再出一個問題之後丟給五個人



1.如果看到自己最愛的人熟睡在你面前,你會做什麼??

→當然是給她一個╳╳╳(啥!你問我╳是什麼? 自己猜囉!)





2.寫出自己最愛的歌,然後寫出為什麼??

→風中奇緣的主題曲:"Colors of the wind"。因為曾經拿著樂譜,彈了很多很多次,是我第一次彈的流行歌!





3.當你不知要穿什麼顏色的衣服,你會選擇什麼顏色??

→黑色!



4.2005年你最後悔的一件事是什麼??

→不太記得,不過2006年最後悔的一件事是寫這篇問卷 Orz



5.如果你有一天變成動感超人還會發出動感光波但是你很醜,你會不會維持世界和平??

→不會!因為世界不會多了一個超人而和平,人們之間相處和協才會。



6.你曾有過最感動的事情是什麼??

→大二的時候,一群同學慶祝生日,真的讓我很感動!



7.你比較喜歡爸爸還是媽媽??不可以說都喜歡或都不喜歡,為什麼??

→都喜歡,因為我很愛他們啊!



8.你最想擁有的五樣東西是??

→一雙能知曉孩子內心問題的眼

一對能傾聽孩子心事的耳

一雙能幫助孩子進步的手

一顆能理解孩子內在的心

一個小叮噹的百寶袋,但是不要大雄!





9.如果給你一個機會去任何地方 你會去哪裡??

→加拿大。最近加拿大在我心中的地位不斷的向上提升,我愈來愈來想去看看這個美麗的國家。



10.你喜歡<暗戀>的人是誰??

→%*#!&$^#*@(以上文字以土星文寫成,欲知內容如何,請找一個土星人解密)



11.如果時間能倒流 你希望回到哪一天??

→我不喜歡時間倒流,因為被《蝴蝶效應》那部片啟發,不要試著改變任何一件事!



12.相信true love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嗎??

→會,某一天吧!



13.和異性抱抱的時候身體會有什麼反應??

→正常反應!



14.覺得自己最大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最大的優點是很嚴僅,缺點是不幽默!



15.十年後你的生活是怎樣的一幅畫面??

→站在講台上「毀」人不倦。



16.你覺得和傳給你的人做朋友怎樣??

→可以試試看!



17.如果世上的人都背叛你,捨你而去,你打算怎麼辦??

→獨霸一方!



18.如果不想當人類,你想當什麼??

→火星人,因為可以自由自在的寫火星文也不會被扣分。



19.如果身上沒錢你又求助無門,你會怎麼辦??

→找一家全家便利商店回家,因為「全家就是你家」!



20.在你生活中最不可或缺的人事物是什麼??

→人:自己

事:工作

物:書



21.將來你有錢,你想創什麼業?<就是開店的意思>

→一家販賣理想的店!



22.2006年的目標和規劃是??

→通過英檢中高級(很難啊)



23.如果明天是世界末日,你有什麼打算??

→好好享受今天!



24.最近敗家敗的事啥東東??

→《納尼亞傳奇》套書



25.初吻對象??對象??年紀??

→ACCESS DENIED



26.我帥<美>嗎??

→是的



27.如果能化身成卡通人物你想當什麼??

→X戰警



28.如果你能變成透明人,你想做什麼??

→日光浴



29.如果你在人生遭到極大的失敗,你會怎麼辦??

→堅強的再站起來!



30.自己的怪癖<舉出5個>

→自言自語 * 5





31.生平做過自認為最偉大的事蹟是什麼??

→考上大學!



32.如果你知道下一個鐘頭叫要被殺了,你會怎麼分配這一個小時??

→找到並打昏那個要殺我的人。



33.你想去哪跨年??

→家裡



34.你最喜歡的飲料??

→咖啡



35.你覺得有一個會行光合作用的人種是不是很炫??提出一個看法吧!

→很炫!因為我有一個一心想成為植物的大學同學,所以我能想像一個能行光合用用的人有多炫!



36.這輩子聽過最好笑的笑話是啥??

→有一個太監很喜歡聽笑語,一直找人說笑話給他聽。小毛想好好捉弄他,便找他來,說要講笑話給他聽。



小毛:「有一天,庭子裡的桃樹開滿花,小李從樹下走過,然後彎過樹後,來到院子下面……」



『下面呢?』



「下面沒有了」



『下面怎麼會沒有了』



「下面就是沒有了,不信你自己摸摸!」



37.洗澡的時候都在想什麼??

→沒想



38.怎麼跟你愛慕的人表達愛慕之意??

→走到她面前,大聲說:「我喜歡妳!」



39.生日禮物想要什麼??

→還沒想到!



40.如果在路上看到千元大鈔你會怎樣??

→撿起來



41.如果你再追一個人你會下多大的意志力??

→那要看那個人有沒有搶了我重要的東西!如果有,我會大叫搶劫,並且全心全意的追上他!



42.如果你喜歡一個人,但她不喜歡,你會怎做??

→放了她,也放了我!



43.你好嗎??

→我很好,你呢?



44.你生氣的時候會怎麼辦??

→大叫!



45.覺得自己像女生還是男生??

→男生



46.今天穿什麼內褲??

→最性感的那一種(呵呵!)



47.如果有機會你能擁有超能力你會選擇哪一樣??

→Super speed



48.電話費最高紀錄是多少?

→忘了!不超過500!



49.喜歡現在的日子嗎???

→喜歡!



點名:

己所不欲,勿施別人!到此為止吧!



以上回答純屬白爛,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 留言者: mikeshe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2-16 21:12:04
哈哈

看到你的回答

真的有你的蔡式風格

嚴謹中卻又帶點冷面笑匠的幽默

你真的很妙耶你

笑著離開......:P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2-20 00:00:56
To Mikeshen:



不敢當,不敢當。感謝您熱情捧場,您的笑容就是我的歡欣。

2006年2月13日

網路遊戲─理想情人的8個條件

既然被親切、可愛、活潑、大方的不點學妹點名,又拖了好一陣子,不好好回應一下還真是對不住。剛巧正值西洋情人節前夕,可以應應景,說不定可以找到人陪我吃晚餐呢!不過,點人的遊戲就不用再進行下去了,因為我也不知道要點誰好啊!





網路遊戲─理想情人的8個條件



◎規則:被點到名的人必須依照規定回答8個你理想伴侶的條件



◎提示:



●必須註明你的理想伴侶是男是女



●必須點名8個人和你一同參與遊戲並到對方留言版留言



【恭喜你被點名-8個條件,請到我的網誌觀看遊戲內容】



●如果被點名者已經完成這個遊戲,但又被點名可不用再 PO 一次



首先,我的理想伴侶是女性。



1.在我的眼中是個美女。(情人眼裡出西施,沒聽過嗎?)



2.有自信



3.肯溝通



4.態度親切



5.誠肯踏實



6.努力上進



7.有自己夢想



8.喜歡看《超人首部曲》



以上,在此公開徵友,意者請留下妳愛的訊息!





















(上一句純屬玩笑,別認真啊! ^^)

2006年2月8日

8年教師增10萬 流浪教師達5萬

記者陳智華、張錦弘/台北報導



教育部昨天發布94年師資培育統計年報,民國86年至今核發10萬8千多張教師證書,但獲聘為正式教師比率只有53%,流浪教師(師資儲備人員)達5萬人。



教育部表示,出生人數持續減少,雖然90到93年度公立國中小教師每年平均離退人數7700人,每年取得教師證者達1萬6千人以上,94年獲聘率創下新低,平均只有不到11%,預估獲聘比率會持續低潮,大約5年後才可能微幅上升。



為了解目前師資培育的供需情形,教育部首次編印94年師培統計年報,資料顯示,86年至今,共核發10萬8千多張教師證,但獲聘為正式教師者只有5萬7千多人,獲聘比率為53.04%。



若依年度來看,90年教師獲聘率達78.4%最高,94年獲聘率最低,只有10.8%。



進一步分析,特教人員獲聘率最高,達75.19%;中等普通專長教師次之,有57.64%;國小教師第三,有55.35%;幼教教師最低,只有13.1%。



教育部表示,特教師資獲聘率最高,但資優類科仍然缺乏師資,兼具專長的體育師資也是聘用熱門。



中等學校普通科老師方面,不論國文、英文、數學、地理、歷史等,儲備師資人數仍多,每年新增實習生也不少,短期內師資相當充足,甄試錄取比率不會太高。



教育部也統計,86年到今年,72個大學校院的師培生任職教師比率(不含私立幼稚園老師),在師範校院部分,以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台灣師範大學較高,有59%至61%,台中、新竹、屏東三所教育大學都不到5成。



一般大學部分,以長庚大學師培生任職教師比率最高,多達7成;其次是台灣體院、台北體院兩所體育學院,分別是60%、57%;接下來是台大、政大、台南、中央大學等校,都超過5成。任職老師比率最低的是私立輔英科技大學,至今培育46人,還沒人當上正式老師。



年齡層方面,在職教師平均年齡為30.95歲,有年輕化的趨勢。



【2006/02/08 聯合報】




雖然早就知道事情將演變至此,看到新聞時仍有一種「淒涼」的感覺。唉~

2006年1月23日

英國布萊頓學院 中文列必修

編譯朱邦賢/ 倫敦16日電



由於中國大陸的經濟與政治影響力與日俱增,英國南部布萊頓市的布萊頓學院已將中文列為必修課,是第一個這麼做的英國學校。



布萊頓學院院長凱因茲16日宣布,從九月開始,中文將列為布萊頓學院的主科之一。



布萊頓學院是所私立學校。該學院全校一千兩百名學生除了念法文、西班牙文和拉丁文外,將來也都必須念中文。



凱因茲說:「本人的重責大任之一是確保布萊頓學院的學生具備21世紀的現實條件,現實之一是中國經濟成長之速舉世無雙。」



他說:「今年中國已取代英國,成為全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我們在英國需要面對此一挑戰,並以貿易機會角度看待此事,確保我們的子弟做好準備,將來在新全球現實中大放異彩。更瞭解中國語言和文化,對布萊頓學院學生大大有利。」



凱因茲說,布萊頓學院目前大約有十幾名中國學生。他認為英國學生學中文是「極具挑戰性的經驗」,希望這些中國學生能協助英國學生學好中文。



【2006/01/17 聯合報】





若干年後,也許我們會以身為華人為榮,因為我們會說中文!


2006年1月15日

教改體檢》大學麥當勞化 公平是假象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學者昨天指出,推行教改以來,廣設大學的公平假象背後,反而加劇貧富差距,窮人更難翻身



重建教育連線、全國教師會等教改團體昨天舉行第二場「教改總體檢」座談會,討論窘困的教育經費與國家財源。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前立委程振隆指出,國內大學生人數十年來增加兩倍多,大學平均投注每人每年的經費卻縮減一成七,比不上日韓,甚至輸中國大陸教改只是讓更多窮人擠高學費的私校,卻沒給他們好教育及出路



朱雲鵬指出,政府十年來廣設高中大學,公、私部門合計每年教育總經費雖然由近四千五百億增為六千六百多億元,每年投注在大學生身上的成本,卻由民國八十三年的十九萬五千元減為十六萬多元,導致教學品質低落,「大學麥當勞化」,連研究生都要排隊才能使用電子顯微鏡,上課要擠兩百人的大教室。



學者指出,教育「去公共化」,加上九年一貫等空有理想的教改措施,反而犧牲了窮人。



朱雲鵬說,九年一貫淺化國小課程,小學生須仰賴補習才能銜接國中,沒錢補習的,升上國中後一路落後,考不上好高中及大學,反倒是一路補習的有錢人,很容易考上低學費的國立大學,畢業前途看好,貧富階級流動因此停滯。



程振隆指出,私立大專投注學生成本比國立大學少得多,平均每人每年只有九萬元,相較之下,台、清、交大至少都有卅幾萬元。尤其私立技職校院面臨招生危機,考零分都能錄取,收高學費,卻不好好教學,導致學生畢業即失業。他建議政府應加速淘汰爛學校,讓不喜歡讀書的學生謀得一技之長,以後有需要再進修。



【2006/01/15 聯合報】







《我的評論 MY COMMENTS》


九年一貫淺化國小課程,而國中、高中課程卻沒有相對的淺化,造成補習班急遽增加的特殊情形。面對政策的失當,教育部不肯針對問題提出適當的解決政策,反倒聲稱教改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人民的觀念還有待改進,將一切的錯推的一乾二淨,殊不知政策失當也是一大主因。如果一句「人民的觀念還有待改進」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所有教育工作者也無需用心教學,只需說一句「學生的觀念還有待改進」,拍拍屁股走人,學生的學習成果就可不顧,是嗎?



台灣有一個很特殊的教育現象就是補習班比學校還多,補習教育比學校教育還發達。參考書也成了學生學習時的必備工具。甚至連立委質詢教育部時,竟將參考書的費用也算在家長的教育負擔內!不可否認的,台灣學生準備學校課業以及各項測驗時,參考書、測驗卷是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因為教科書上的知識和考試真正出的題目實在相差太遠,學生只有學教科書上的知識不足以應付考試,只好轉而求助參考書。



國高中學生面臨升學的壓力,以及每日接踵而來的紙筆測驗,學生們不得不面臨快速學習的壓力,沒有時間讓學生依照自己的步調學習。於是,替學生加速學習,鞭策學習進度的補習班林立,幫助學習速度較慢的學生加速學習。導致沒有財力補習的非資優學生失去與補習學生競爭的能力。



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的是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政策。人民不過是照著政府定訂的遊戲規則在玩,想讓人民懂得何謂正確的教育觀,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出好的教育政策,讓人民不需要購買參考書、不參加補習班也能升學,不要只是一句「人民的觀念還有待改進」就結束了,好嗎?


美國洗禮 交大生受激勵


























交大交換學生詹鎮宇分享在美國柏克萊大學的求學經驗。
記者陳柏亨/攝影


【記者喻文玟╱台北報導】


30名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學院三年級的學生,昨天分享他們到美國柏克萊大學、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當交換學生的經驗,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大學課堂充滿激辯」;學生們比較中國、韓國、印度、台灣的大學生競爭力表示,「不只大陸,印度未來也是競爭對手。」


交大電機資訊學士班92學年度首屆招生,第一屆24名學生目前已經大三,他們大一大二不分系,大三由學校全額補助到美國就學一學期,是國內大學首次全班出國的交換學生。除了電機資訊學士班,還有6名電機學院學生也參與。


交大電機學院院長吳重雨說,除了和柏克萊大學、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合作,今年將再增加全美資訊領域排名第一的卡內基美隆大學。


到柏克萊當交換學生的蔡政君說,柏克萊一學期學費約台幣50多萬元,學分費另繳,這次每人有12學分學程,蔡政君想再選修另一堂課,但校方說,一學分要1000多元美金,他說,「相較國內大學學費,美國才是高學費」。


詹鎮宇也是柏克萊交換學生,他說,「美國高學費是學生學習動力」,學生憂心花錢學不到東西,養成他們積極的課前預習態度,課堂上師生討論踴躍緊湊,上課的收穫不單來自老師,學生討論、發言更精彩,國內大學上課方式「比較悶」。

在台灣,認真上課的學生反而成為「異類」。不過這種現象也反應出大部分教授上課也是很無趣的!不然我們修教材教法做什麼用呢?教授就是負責讓學生動起來學習的靈魂人物啊!不然教授們可是無法通過教師甄試當上老師的。


詹鎮宇觀察中、韓、印、台四個國家學生的學習態度,他說,台灣多認為中國是 未來的競爭對手,但整個華人教育制度很類似,兩岸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非常接近,會去追求「撇步」或是「快速學習方法」;印度學生承襲英式教育,尤其數學訓 練非常紮實,他們思考活躍,不會害怕失敗或想錯方向,應用能力最好,絕對不是印象中的「印度阿三」。

雖然現在已經是地球村的時代,但是我們是否真的會碰上中國人或印度人當競爭對手?這個就留給精英們去煩惱吧!

我認為面對教育最最重要的,還是從基本做起。


另一位學生周敬程用「救了我一命」形容到美國念書半年的經驗。他說,美國的大學助教是學習的「助力」,助教專業又熱忱,很用心解答學生的疑問,國內的大學助教多半僅協助處理行政事務,周敬呈回國後,主動爭取要擔任吳重雨的助教,解答學弟妹求學的疑問。


校長張俊彥說,交大計畫自95學年度電機學院電子系,招收20名國際組學生,甄試和指考各10個名額,升大三或大四前修滿20學分的國際學程,可以出國學習一個學期。

【2006/01/14 聯合報】

台灣學生求學期間表現出的特質,往往跟所受的教育環境有很大的影響。適度的刺激這一群優秀且高度企圖心的學生,期許他們能不停的努力向前,將是台灣的希望!


  • 留言者: abcb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16 00:02:59
基本上來說

我們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多都還不錯

如果是補習能夠學會也是一件好事

怕的是辛辛苦苦上了大學

卻發現找不到自已要的東西

也沒有人可以教的痛苦

做得也是高中生就可以做的工作

還不見得比高中生勤勞

難道讀大學就只是為了在7-11打工嗎?

問題最嚴重的還是在大學吧!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18 19:36:49
補習如果真能學會課業,到也還差強人意,還令人接受。可惜的是,少數

補習班並沒有盡到教學的任務,而只是唸答案給孩子抄,甚至連作文都能

代做!平白擔誤孩子的學習。



我不覺得補習有錯,只是無奈這個世界竟然沒有留下一點空間,讓孩子的

學習可以慢慢來,其實不需要這麼快的。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提出,「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些無所

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充份的發揮。」



有些大人也喜歡發呆,發呆也是讓腦袋裡的知識整合的時間,是必要的。

2006年1月14日

軍教課稅變相發給津貼 人本抗議

【記者孫蓉華/台北報導】



由人本教育基金會發起的「公平課稅公投行動聯盟」成員昨天說,取消軍教人員免稅原本是美事,但立法院以附帶決議,要均減教師授課時數,是變相發給教師津貼,聯盟要發起全民請願行動要求「我繳稅也要拿回來。」



人本基金會執行董事史英表示,納稅是國民應盡的義務,人本基金會反對立法院以「課多少補多少」的方式通過軍教人員恢復課稅案,由人本、台北市家長協會等數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公平課稅公投行動聯盟」,仍堅持主張應該無條件恢復課稅。



史英說,立法院一讀通過軍教恢復課稅,卻又加上附帶決議,其中有關減少老師授課時數,無法達到提升教學品質的目的,如果恢復課稅要談條件,那是否所有納稅人都可以跟政府談條件?今天立法院要政黨協商,令人擔心是否又要「加碼」,聯盟今天會發起全民請願行動,要求「我繳稅也要補回來」,凸顯「課多少補多少」的荒謬。教育部、財政部、全國教師會根本是「共犯結構」,出賣全民利益。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包崇敏說,恢復教師課稅的配套措施中有關減課部分,令人失望,因為教師減課後,政府不可能增聘教師,等於又是現有教師分擔,結果不但不能減輕教學負擔,教師又可以領超鐘點費,不公不義。國外國中小學教師平均授課時數是每周26至28小時,我國是國小22小時、國中18小時,比國外少很多。

國外國中小學教師平均授課時數是每周26至28小時?真懷疑這個國外是那一國啊?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執行長高涌誠表示,恢復軍教課稅卻又有但書,未達實質意義。政黨協商,會流於「秘室」協商,過程應公開,由全民監督。



聯盟昨天在立法院前演出行動劇,諷刺財政部、教育部、全教會「補回」稅款。今天將 邀民眾到財政部請願,同時請立委提案,刪除恢復軍教免稅的附帶決議。



【2006/01/12 聯合報】







《評論 MY COMMENT》

 

我真的不懂《人本教育基金會》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為了反對體制內教育而存在的嗎?還是為了提供台灣學童更好的教育?



我怎麼覺得《人本教育基金會》最近的行動都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不停地為體制內教育的老師扣帽子、貼標籤。深覺得這一切的爭執並不會讓教育環境更好,只是讓教師們更無力而已。希望同樣關心教育的同志們,省下口水和爭吵,齊心促請教育部訂定完善的教育政策才是正途。



  • 留言者: wanttotravel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13 19:48:49
屎英是神經病

給我7.8個小孩配7.8個老師

再來跟我談他的那套教育理論!




  • 留言者: abcb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13 23:54:36
曾經市立台北師院的老師說過:「如果我一個月有五十萬的話,我

也能教得跟補習班一樣好。」

確實當人真正想把教學這件事做好的話,那就應該可以做得更好,

當然教學品質提升是與老師在這課堂上花多少心力成正比,同樣是

教二十年,有些老師把同一年的教學經驗重複二十次。也有人試過

了不同的教法獲得了二十年的經驗。

現在老師上個課都這麼累,每天一直改作業,放假還要忙著約會、

帶小孩,怎麼可能還有時間想新教法。想要品質好的話就該幫老師

加薪,或是少點課,老師應該可以教得更好。

家長不願意拿交稅的錢來教小孩,反而讓補習班賺飽了,不過這樣

也好,流浪教師在補習班可以找到飯吃……




  • 留言者: 蟲子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15 12:18:22
人本為何這麼仇視教師呢....?

當勞方被變相減薪時,有誰會任人宰割!軍人是課多少補多少,而老

師卻是補助些本來就應該做的教育環境改善...補助後教師就可以不

用兼任行政了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讓老師有好的待遇,讓老師不需籌生活必需,老師就能專心於教

育,讓人失望了政府,真的看到這一點了嗎?



同樣兩個團體,軍人和教師,為何人本就只挑教師出氣....

是有政治力介入操控嗎...?




  • 留言者: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11-19 10:30:46
無條件恢復課稅~很合理呀

各位老師、軍人,請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年收入高達七、八十萬

繳一點稅又有多大的影響呢

何況這是國民應盡的義務

不該有任何特權除外

「課多少,補多少」根本就是荒謬

那其他的納稅人也可以這樣主張嗎??

一個月才賺二萬多、三萬的人都要繳稅了

月薪五、六萬的 繳稅是應該

倘若,課稅後可增加教育經費

用來改建老舊宿舍、更新學校軟硬體設施

甚或補助清寒家庭子女教育費用

這倒是很值得考慮

2006年1月9日

腦性麻痺資優生孫嘉梁 將赴美讀博士

【記者張幼芳/台北報導】










孫嘉梁目前是台大數學系的研究助理,準備申請到美國讀博士。


記者張幼芳/攝影



還記得腦性麻痺資優生孫嘉梁嗎?他在台大修完數學及資工的雙學士後,續讀碩士班,去年以第一名成績自台大數學研究所畢業,同時考取公費留考,預定今年暑假赴美深造。



高中聯考進入建中後,孫嘉梁的課業表現就一直是眾人焦點,而他的表現也讓人豎起大拇指。高二考上清大、高三推甄上台大數學系,同時申請上台大資工,修雙學位以第一名畢業,數學碩士班也是第一,去年初考取公費留考,最近準備留學,托福643分,讓很多同學羨慕不已。



上個月,他還拿到一個K氏台灣青年科學獎,獲得獎牌一面、獎金5萬元。K氏是位女士,為鼓勵青年學子培養人文素養及社會參與而設置,主辦單位認為孫嘉梁克服身體障礙完成學業,還關心社會參加「手護台灣」遊行,足堪模範。



不過,孫嘉梁並不喜歡別人關注他「考了多少分、拿了多少獎」,他在K氏獎得獎感言裡說,學術貢獻還沒有,若真要說為台灣社會帶來了什麼,只能說是他的求學歷程,為特殊教育開了一條路。



現在24歲的孫嘉梁,終於要走上出國這條路,學他最有興趣的代數幾何,父母也將一起赴美,助他圓夢。孫媽媽說,博士班一讀大概要6年,美國沒有親戚,人生地不熟,現在不敢想太多,只打算屆時申請獎學金,再不然,孫爸爸的退休金也打算投資下去。



優秀的托福成績申請哈佛沒問題,但孫嘉梁考慮哈佛位於波士頓,因此選擇較溫暖的加州,史丹福、柏克萊、UCLA或加州理工學院都是目標。每天他都跟正在南加大念生物資訊的麻吉同學陳揚和MSN。



孫嘉梁目前是台大數學系研究助理,但他認為走學術,就得出國,他說「我不做學術能做什麼?」積極過每一天最重要,現在最擔心不能申請到理想中的學校,還有許多事要忙碌,希望如期成行。



麻吉眼中的孫嘉梁
再怎麼用功 都考不過他



與孫嘉梁建中就當同學的陳揚和談起他,還是一臉佩服「我用功到升旗和坐車都在看書,還是沒有他考得好」。他覺得孫嘉梁特別的環境造成他特別的堅持,或說固執,大學時孫嘉梁考99分,還堅持去要最後一分,「我只考70耶,都大方的說送教授吧。」



陳揚和說,他一直到上大學,才把孫嘉梁從「名人」當成「朋友」,「我是電腦白癡,大學程式數學靠他罩,我照顧他吃午餐,大三時,電路實驗換我罩他。」陳揚和曾調侃孫害他交不到女朋友,但他認為孫的求學過程鼓舞許多人,「我很幸運能夠認識他。」



【2006/01/07 聯合報】

2006年1月6日

迎合=表面的教學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迎合=表面的教學》



同意,剛畢業的我也常常覺得如此。學校辦的許多活動,例如:國語文競賽、合唱團比賽、科展……。琳瑯滿目的活動,說真的有多少是為了孩子好。



有一次跟著學校的孩子去比國語文競賽,孩子在台下緊張的告訴我:



「希望可以得名,最好是第三名。」

『為什麼是第三名呢?第一、二名不好嗎?』我反問。

「才不要呢!如果得第一、二名還要再出去比一次,我才不要咧!」



原來,孩子們跟本就不喜歡這樣的競賽,學校為了服從教育局的命令,抓了幾個優秀的孩子培育,匆匆的將孩子們送上台交差。



但這真的為孩子們好嗎?



又讓我想起大學時期參觀花蓮縣西寶國小,還記得教授請我們問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西寶國小都不參加全縣的國語文競賽?」



而西寶國小的主任卻很自然的表示,他們希望給孩子自然體驗的課程,不想孩子為了準備競賽而競賽,失去自我學習的意義。(實際的字詞我已經遺忘,僅寫出大致的意思)
  • 留言者: abcb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06 23:53:10
我覺得國語文競賽好像就是要小朋友讀書拉、說話之類的能力

確實~有經過演說訓練的小朋友上台的功力會很不錯



但是字音字形我就不知道是用意何在了~是看看他們的字到底會錯

多少嗎?



其他的科展、合唱的應該是在訓練才藝吧~我到覺得不錯



想想大學的室友沈同學也是合唱團訓練出來的高手



適當的比一下還是可以有幫助的拉



不然小朋友在學校多無趣~有競爭才會有進步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07 14:56:00
To abcbike



說的不錯,孩子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我非常同意。



至於現在孩子們的活動還真是多,除了臨時性的各項比賽訓練,加上各種

運動團隊的訓練,有籃球隊、扯鈴隊、游泳隊,還有各類社團活動,以及

琳瑯滿目的學校科目:國、英、數、綜合、鄉土語、藝術……。我真得覺得

小朋友們學的夠多了,他們需要的是一個允許發呆的童年。



當然,適當的競爭可以增加孩子的競爭力,也是相當不錯的。只是,適不

適當,都不是我們這些市井小民可以決定的。

2006年1月4日

美國教科書 一用就是10年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台北市家長協會理事長包崇敏指出,在美國,學生不買教科書,都由學校供應二手書,可能已用了8年、10年,依然很好用,因為學生愛惜書,書商也不會年年改版本,值得台灣學習。



包崇敏說,他旅居美國加州時,孩子曾在當地小學讀一年級,他根本不用花錢買教科書,全由學校提供,且都是學生用過的二手書,孩子把書拿回家,他一看,竟然是8年前出版的精裝書,但保存得很好,書頁也沒有隨便亂畫,和新書沒兩樣。



包崇敏指出,在美國,教科書有點像憲法,很少修改,若要修改,往往只是增印訂正表附在原書中,不會改版,所以教科書用8年也沒關係。



但台灣的教科書,就像台灣的憲法,說改就改,家長協會這幾年接獲太多家長抱怨,弟弟和哥哥只差一屆,但教科書內容卻差很多,哥哥用過的書弟弟就不能用了,非常可惜。



在美國,購買二手書已成為一種環保概念。包崇敏說,他走訪美國校園內的書局,往往發現同一版本教科書,同時賣新書及舊書,且舊書很便宜;但在台灣,用過的教科書,就是廢書,二手書店根本賣不掉。他建議教育部,應致力提升民編教科書品質,不要年年改,一旦不影響準備升學,政府推動循環使用各科教科書,自然水到渠成。



國內最大教科書商康軒文教則叫屈。康軒董事長特助許牧民指出,教育部民國90年倉促開放九年一貫民編教科書,沒有試教,且分4年推出,各年級書本第一次上市時,等於試用,老師意見多,第二年不能不修改。



此外,這幾年的課程綱要也常修改,尤其台灣史部分,更時有變動,書商往往被迫一再修訂教科書,其實無可奈何



【2006/01/03 聯合報】


重點來了!



倉促開放九年一貫民編教科書,沒有試教,第一次上市時,等於試用



 這種毫無前瞻性的錯誤政策,竟讓孩子們和家長受這麼大的苦楚。而且這個錯誤仍然繼續實施,就如同一群人依著不適當的遊戲規則玩遊戲,越玩越生氣,但又無從改變。

  • 留言者: abcb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06 23:57:56
這個我國之前的教科書好像也都不怎麼改

我們的時候不就用了十幾年嗎

我高中的時候也跟學長買過舊教科書

只要去教務處蓋個章通過就行了

但是最近的實在是太亂了

版本這麼多

我們又不是個很大的國家須要這麼多版嗎?

雖然社會科可能很適合改來順應一下多變的社會

但是一直改確實不是一件好事

2006年1月1日

新年快樂!!

新的一年又來臨了,不免俗的要來寫一下新年新希望!



首先,希望自己能加強英文能力,多背一點英文單字。目標考過中高級英檢!(有點難度!)

其二,多運動,必免體態成橫向發展。

其三,希望家人和所有認識的人都能健康快樂!



很簡單的新年願望,可是每年都做不太到,今年得再加油囉!



(圖解)這個小朋友有沒有很可愛,是一個很熱心的孩子,會主動幫同學和老師的忙。那天班上開聖誕同樂會,他開心的跑到我的桌下,被我照了這張可愛的照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