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台灣孩童的煩惱 被同儕排擠仍居榜首

2008/03/31 撰稿‧編輯:韓啟賢



兒福團體31日公佈的統計報告指出,今年台灣國小學童最煩惱問題的前3名,依序是被同儕排擠,課業壓力太大,以及家長過度干預生活。



其中,被同學排擠、找不到歸屬或信任團體的「關係霸凌」問題最為嚴重,將近3分1孩童反應為其所苦,而且這類被同儕排擠的問題已連續6年高居榜首。在兒童節的前夕,兒福聯盟公佈一項從2002施行至今的兒童諮商專線來電問題統計分析報告,結果發現,孩童煩惱排行榜的前3名依序是「擔心被同儕排擠」、「課業壓力太大」以及「家長過度干預生活」。



其中,最嚴重的是「擔心被同儕排擠」,報告中發現有將近3分之1的兒童來電,是因為被同學排擠、找不到歸屬或信任的團體等「關係霸凌」問題所苦;而且,已連續6年都位居煩惱排行榜之冠。兒福聯盟陳雅惠副主任說:『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最大的煩惱,那我們專線開辦6 年以來,每年這個煩惱都是孩子煩惱的第一名,那可見這段時間以來,這個部分,叫做關係霸凌的部分都沒有改進。』兒福聯盟還說,霸凌的問題持續發生,未得到有效重視與解決,甚至使用越來越殘酷的手法,令人憂心不已。



此外,有愈來愈多的男孩對於性知識或性行為感到好奇,光是去年就接到82通,是6年前的10倍;因為這是家庭或學校中禁忌、無法啟口的話題,因此轉向隱密、安全的兒童諮商專線尋求解答。而早熟的女孩們則在偶像劇、選秀節目的耳濡目染下,開始出現對自己沒信心、外表太醜或太胖要減肥等原本成人世界才有的煩惱,去年就接獲了115通女孩來電詢問相關問題,是男孩來電量的3.6倍。



因此,兒福聯盟提出了多尊重多輔導多關心,以及少霸凌少作業少比較等「三多三少」要訣,呼籲老師和家長們一起用心,讓小朋友成長的更開心。






COMMENT



我只能說:「兒福聯盟,您想太多了!」



兒童本來就對自我肯定的意識薄弱,太在意同儕的意見,此一現象不只在兒童,連國、高中的學生都所見多有,甚至到成人仍是在意他人的意見。



提升這個意識至「關係霸凌」,我覺得太沉重。



不可否認,教育還是要對這個領域多一些努力,也許,兒福聯明提出的「三多三少」可以試試。

2008年3月20日

政治,請你饒了孩子吧!

 題目寫的有點偏頗,應該寫「選舉招數,請你饒了孩子吧!」



事情是發生在今天早上,七點二十走進教室。



一位早到的孩子看到我就問:「老師,你選舉要投給誰?」



跟據教育人員的行政中立立場,我笑笑的說:「不告……訴你!」



他不等我回答,直接就說:「謝長廷,因為選給馬英九,二億勞工就來台灣,大家就都沒工作了。」



從三年級孩子稚氣的口齒中說出這段話,頓時,我啞口無言,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只好轉移話題,要他把聯絡簿趕快抄好。



這段對話發生後,心裡很感慨,不是因為支持任何一個政黨,而是覺得選舉戰可以打的光明正派一點,不要讓孩子也學了這些有的沒的。

2008年3月18日

誰把孩子催早熟了?

文/王思熙      經典雜誌第104期



身為父母親,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快快長大。小時候時常聽到長輩一邊搖著搖籃,一邊哼著這樣的搖籃曲:睏呀睏,一瞑大一寸;惜呀惜,一瞑大一尺。這就是為人父母的心聲,期盼自己的孩子快快長大,最好是一夕就能長大成人的心聲。



於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快快長大,父母親不惜把最好吃的食物留給孩子吃,把最好睡的地方留給孩子睡;為了讓孩子長得「頭好壯壯」,更有些父母親不忘在孩子的食物中添加些營養劑,他們似乎認為只有這樣,孩子的快速成長與成熟才是品質的保證。或許有人會認為,孩子早熟早懂事有什麼不好呢?孩子早懂事,不就證明我們是一代比一代強嗎?



    如果早熟代表早懂事,那確實是一件好事。但醫師所提出來的早熟警告,是指孩子「性早熟」。現在許多孩子該知道的不知道,不該知道的全都知道,而且知道得一知半解,知道得錯誤百出,以致產生了行為的偏差,出現了諸多的親子問題和社會問題。



    醫學專家認為:引起孩子性早熟的原因,除了現代人營養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優越外,飲食不當、環境汙染、文化開放與父母遺傳等都是重要的因素。飲食不當似乎是現代人的通病,孩子現在除了性早熟外,還有肥胖症的問題,這都是因為他們經常吃含有生長激素的食物,透過含有生長激素食物的轉嫁,許多孩子身體變胖、變弱、變得非常態的早熟,身心都飽受其害。



    工業文明所帶來的各式各樣汙染,讓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像洗滌劑、農藥、塑料工業排放物及其分解物質,都會在自然界裡產生一系列的激素汙染物,這些汙染不知不覺都成了戕害孩子身心的元凶。開放文化的功過,毀譽參半,有人認為文化開放有利於人民對知識與信息的取得,對人類文明的進步起了極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文化開放的結果,導致許多孩子從影視與平面媒體中,接觸了一些超越心智年齡的行為畫面,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孩子的思想與態度,影響孩子生理上的正常發育,例如孩子的性早熟就是一項隱憂。



    孩子的性早熟讓孩子的「青春期」提前了,而家長因社會競爭、精神壓力加大,「更年期」也提前了,於是「青春期」提前碰撞「更年期」,親子關係的惡化提前在孩子小學時期就開始,到了國中就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了。此外,現在為人父母的,總會受到「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口號的影響,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千方百計要孩子學得更早、學得更多、學得更好、學得更雜,往往超過孩子心智年齡所能負擔,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造就了許多「小大人」,卻犧牲了孩子好幾年應有的童真。



   「孩子早熟」可能產生的問題,除了親子衝突提前來臨與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心智發展逐漸失調外,孩子性早熟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更不容小覷。由於性早熟的孩子心理發展和生理發育不相匹配,加上社會閱歷淺,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導致性行為提前,引發懷孕和性疾病傳染的危險。「循序漸進」才是自然法則。任何想打破循序漸進做法的,都是違反自然法則,自然法則被打破了,危機也就產生了。



自從西風東漸,西方文明有如排山倒海席捲而來,東方民族因自信心的喪失,東方文明有如摧枯拉朽般被連根拔起。台灣當然沒有例外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很大,不僅西方強勢媒體主導了我們衣食住行育樂的流行趨勢,就連我們原有的思想觀念和傳統的核心價值,都在西方強勢文化的侵蝕和摧毀下,滅頂了、瓦解了,然後亦步亦趨地依照西方的樣式,被捏塑了、被改造了。   



於是許多所謂的「開放思潮」蜂擁而來,加上不少以「開明作風」自我標榜的學者專家推波助瀾,他們積極於西方開放文化的移植工作,視「顛覆傳統、打破體制、瓦解倫理、追逐流行、標新立異」為開明,而性開放僅是林林總總「開放文化」中的一項而已。



    而且許多媒體為了自身的行銷利益,用實際行動呼應著這些學者專家的誇誇之談,電視或電影中的性愛鏡頭毫不避諱地出現在兒童面前,平面媒體的報章雜誌也不甘落後,各種赤裸男女性愛照片、大膽色情文字描述,即使是大人看了都會臉紅心跳,何況長期暴露在這種令人堪慮的媒體環境下的小孩?那些不經篩選或過濾的所謂「開放性的文化」,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社會質變的催化劑,小孩子就是在這種主客觀的環境下被催得更早熟了。是誰「催熟」了孩子?是誰剝奪了孩子應有的童年與童真?難道我們沒有責任!難道我們不該深思負責!

 

2008年3月13日

臺階

文/子敏    資料來源:國語日報(97年3月3日)



   從我家的院子走上客廳,要爬三級臺階。外孫姐弟兩人,小時候都曾經由他們的母親帶來我家,交給外婆照顧,度過一個白天,傍晚下班再來帶走他們。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他們上下臺階,都是一手抓住扶欄,雙眼注視臺階,一級一級的下,一級一級的上,一副走獨木橋的模樣。現在,他們都已經上了小學,身體長得健壯,有時候到我家來,那三級臺階彷彿已經被他們排除在注意力的範圍外。他們上客廳,只踩到三級臺階的一級。他們走下院子,一級也不踩,索性就那麼一跳。尤其是,他們對那座臺階連看都不用看,好像身上有「雷達」,不必靠眼睛就能精確知道臺階的正確位置,身手矯捷得令我非常羨慕。

七歲不到,我跟隨父親從日本的神戶回到廈門老家。因為地形的特殊,我們家的庭院比圍牆外的馬路低兩三公尺,和花園、廳房各在不同的平面上,所以家裡到處是臺階。幼童時代的我,把臺階看成親切的露天坐位,最喜歡選擇高低適合的一級,坐在那裡晒太陽,玩園中摘來的酢漿草。





上小學的時候,就像現在我的外孫一樣,把臺階當成我征服的對象。上臺階,一次踩兩級。下臺階,總會留下一兩級不踩,索性往下一跳。我身上的「雷達」發揮了功能,上下臺階從來不用眼睛,卻始終沒有留下摔跤的不良紀錄。中學在鼓浪嶼的英華書院就讀,那是蘇格蘭教會辦的學院。學校也坐落在山坡,教學大樓、花園、足球場,都在不同的平面上,處處是臺階。我和同學在臺階上奔跑,就像走平地。鼓浪嶼的小山日光岩,有無數的臺階。假日我們上山,總是一鼓作氣,由山下跑到山頂,跑得滿臉通紅,卻能舒暢的呼吸。我完成了對臺階的征服,自己也成為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年,並不知道真正「人生的臺階」正在前面等著。

真正人生的臺階,並不是只有一級兩級那麼容易攀爬;每攀爬一級,你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克服自己的缺點,在困苦中培養信心,都是很難攀爬的臺階。也許是全靠自己掙扎,也許是貴人熱心相助,你都要付出代價。那昂貴的代價就是歲月。

歲月使我從一身朝氣的青年變成穩重的中年人,但是攀爬臺階的興致不減,只是會細心思考攀登的方法。有一年到泰國開會,參觀曼谷的鄭王廟,廟旁有一座很陡的臺階,可以直通塔頂。年輕的人都上去了,高齡的同伴卻坐在塔下的石椅上休息。我想到我手腕的關節都很好,我信得過,就雙手緊握臺階兩旁鐵管做的扶手,雙腳只作支撐用,順利的爬上塔頂,再用同樣的方法,倒退走,一步步安全回到地面。



十幾年後,我參觀南京中山陵,看到那又寬又平緩、但是沒有扶手的三百九十二級臺階,開始躊躇起來。我才爬幾級,就氣喘、腳痠,最後還是用走走歇歇的方法,好不容易爬上臺階頂的紀念堂。親切的臺階,好像一下子跟我疏遠了。走回程的時候,我從上往下看,看到一級挨一級的臺階,有些眼花,只好不看遠處,只顧眼前,看準了一級臺階,才敢把腳踩下去。這樣的走法雖然很慢,很費時間,但是很安全,比起失足滾下山去好得多。

我一邊用烏龜邁步的節奏走我的回程,一邊卻用腦子迅速編織我的「走臺階哲學」。

我告訴自己,上臺階第一要用眼睛;眼睛是用來看臺階,不是用來看風景。舉步要慢,踩步要穩。不要貪快,一級是一級,不可以錯亂。走走歇歇,儘量把心情放寬。不是不可以看風景,停歇的時候才是看風景的時間。下臺階一樣要用眼睛,要把腳步放慢。總原則是「目不斜視」、「寸步慢行」。





正想著,發覺有一隻攙扶的手伸過來挽住我的胳臂,是一個可以走得很快的年輕同伴,經過我身邊,特意收住腳步,讓自己慢下來陪我一起走。冰涼的臺階跟我疏遠,但是人不跟我疏遠。上下臺階很艱辛,但是也會變得很溫馨。

 

2008年3月5日

晨讀十分鐘【書摘】

資料來源:天下網路書店



    2001年韓國教育開發院曾經舉辦名為「閱讀,由數量到質量」的測驗和閱讀能力判斷的活動。當時對韓國50萬名小學生進行測試,他們大部分人在面對書本的時候都會表現出頭疼和厭煩。調查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如下幾點:1. 每天沒有固定的閱讀時間。2. 想閱讀也沒有時間(因為補習)。3. 沒有閱讀習慣所以不想讀。4. 不知道閱讀的樂趣所在,反而覺得閱讀是種痛苦。5. 身邊沒有想讀的書。6. 相對於閱讀,更喜歡上網。7. 閱讀內容考試不考,所以父母不鼓勵閱讀。在這種種因素之下,韓國兒童正在遠離書籍。但不管何時何地,總會有人在為閱讀的希望播種。一些有遠見的老師為了指導早晨的閱讀、中午時間的閱讀、規定時間的閱讀,已經開始向韓國教育開發院申請資料。雖然這股閱讀教育熱潮現在還只是零散不均的,但是正在韓國熱烈興起。然而令人焦急的是,中途放棄的人很多,他們所說的原因都是,孩子不聽從老師指導。過去一年,韓國圖書調查院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天堅持進行的學校是成功的」、「每次雖然進行30分鐘以上,但只是間斷進行的學校是失敗的」。所以我們提倡的是「每個孩子每天早晨都能集中精神的10分鐘晨讀」。晨讀在美國、英國、西班牙、日本等地也得到回應,是世界性的運動,所以非常可能成功。



◎學校的學習從閱讀開始



    學習是邊閱讀,邊正確地理解書中文字的內容以及了解沒有形成文字的隱含的內容。所以喜歡閱讀的學生會感到學習有趣,討厭閱讀的學生會對學習感到厭煩。電視劇《大長今》中,我們看到皇上吃飯前要先喝一點簡單的粥或者湯然後才開始吃御膳。在西餐中也是先吃一些簡單的開胃菜然後正式進餐。沒錯,學習的開胃菜就是閱讀有趣的書籍,簡單的閱讀就是學習的熱身。



◎從有意願的班級開始



    在上課之前進行喚醒大腦的準備運動時,只看一些比較輕鬆的隨筆或小說之類,如果看一些較難的書很難堅持下去。雖然寄家庭通知給學生父母,囑咐他們準備一些書籍,但實際帶著準備好的書來學校的學生只是少數。於是再郵寄通知,召開家長會說明意圖,並且增加圖書館藏書,這樣學生手上漸漸開始有一、兩本書。可是雖說手上有書,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讀,手裡拿著書坐在那裡發呆的學生也不少。在沒有老師的教室裡,閱讀的孩子是少數。老師也要參與閱讀和學生一起進行10分鐘晨讀。



◎閱讀是必需的生活能力



    稍微想一下,就不會有「連閱讀也要強迫」這樣奇怪的邏輯。學校有非強迫的東西嗎?從義務教育制度開始,制定上課時間和課程,安排級任老師,選擇課本,授課方式,評價方式等等,沒有一個是學生自己決定的。學生根據團體生活中的規定來接受教育。在上課時絕對不允許學生以我不喜歡為由而不上課。那麼只有閱讀不能強迫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呢?覺得閱讀不是教育而是玩嗎?這樣的見解中有一個最美麗的想法,即「閱讀應該是快樂的事情」。當然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是最好的,但不是一直等就可以變得喜歡閱讀?努力使閱讀變得快樂是一種生活能力。閱讀是學習語文、數學、社會、科學等科目的基礎能力,所以更要努力培養。在這個討論過程中我直接問旁聽席上學生家長的意見,這些家長中的大部分都表示「就算是強迫也要讓孩子閱讀」。



◎一天10分鐘足夠



    10分鐘可以讀一篇隨筆。孩子也可以讀一篇寓言。開始只能看完半篇的孩子每天看10分鐘的話,一個月後就能讀完整篇。開始只是看文字的孩子,一、兩個月後書的內容就會進入到腦子裡。偶爾也會有10分鐘會不會太短的疑問。當然,長時間閱讀也是可以。但對於某些兒童來說,可以忍受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堅持三個月後會成為習慣,六個月後這個習慣便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想甩都甩不掉。晨讀不是為了解內容,而是為一天學習所做的熱身,所以10分鐘就足夠了。閱讀的力量是偉大的。早晨雖然只是看看書,可孩子的頭腦開始轉動。原來呆坐著或者趴在桌子上的學生眼中也開始閃現光芒,也開始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