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15日

美國洗禮 交大生受激勵


























交大交換學生詹鎮宇分享在美國柏克萊大學的求學經驗。
記者陳柏亨/攝影


【記者喻文玟╱台北報導】


30名國立交通大學電機學院三年級的學生,昨天分享他們到美國柏克萊大學、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當交換學生的經驗,印象最深刻的是「美國大學課堂充滿激辯」;學生們比較中國、韓國、印度、台灣的大學生競爭力表示,「不只大陸,印度未來也是競爭對手。」


交大電機資訊學士班92學年度首屆招生,第一屆24名學生目前已經大三,他們大一大二不分系,大三由學校全額補助到美國就學一學期,是國內大學首次全班出國的交換學生。除了電機資訊學士班,還有6名電機學院學生也參與。


交大電機學院院長吳重雨說,除了和柏克萊大學、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合作,今年將再增加全美資訊領域排名第一的卡內基美隆大學。


到柏克萊當交換學生的蔡政君說,柏克萊一學期學費約台幣50多萬元,學分費另繳,這次每人有12學分學程,蔡政君想再選修另一堂課,但校方說,一學分要1000多元美金,他說,「相較國內大學學費,美國才是高學費」。


詹鎮宇也是柏克萊交換學生,他說,「美國高學費是學生學習動力」,學生憂心花錢學不到東西,養成他們積極的課前預習態度,課堂上師生討論踴躍緊湊,上課的收穫不單來自老師,學生討論、發言更精彩,國內大學上課方式「比較悶」。

在台灣,認真上課的學生反而成為「異類」。不過這種現象也反應出大部分教授上課也是很無趣的!不然我們修教材教法做什麼用呢?教授就是負責讓學生動起來學習的靈魂人物啊!不然教授們可是無法通過教師甄試當上老師的。


詹鎮宇觀察中、韓、印、台四個國家學生的學習態度,他說,台灣多認為中國是 未來的競爭對手,但整個華人教育制度很類似,兩岸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非常接近,會去追求「撇步」或是「快速學習方法」;印度學生承襲英式教育,尤其數學訓 練非常紮實,他們思考活躍,不會害怕失敗或想錯方向,應用能力最好,絕對不是印象中的「印度阿三」。

雖然現在已經是地球村的時代,但是我們是否真的會碰上中國人或印度人當競爭對手?這個就留給精英們去煩惱吧!

我認為面對教育最最重要的,還是從基本做起。


另一位學生周敬程用「救了我一命」形容到美國念書半年的經驗。他說,美國的大學助教是學習的「助力」,助教專業又熱忱,很用心解答學生的疑問,國內的大學助教多半僅協助處理行政事務,周敬呈回國後,主動爭取要擔任吳重雨的助教,解答學弟妹求學的疑問。


校長張俊彥說,交大計畫自95學年度電機學院電子系,招收20名國際組學生,甄試和指考各10個名額,升大三或大四前修滿20學分的國際學程,可以出國學習一個學期。

【2006/01/14 聯合報】

台灣學生求學期間表現出的特質,往往跟所受的教育環境有很大的影響。適度的刺激這一群優秀且高度企圖心的學生,期許他們能不停的努力向前,將是台灣的希望!


  • 留言者: abcb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16 00:02:59
基本上來說

我們的國小國中、高中大多都還不錯

如果是補習能夠學會也是一件好事

怕的是辛辛苦苦上了大學

卻發現找不到自已要的東西

也沒有人可以教的痛苦

做得也是高中生就可以做的工作

還不見得比高中生勤勞

難道讀大學就只是為了在7-11打工嗎?

問題最嚴重的還是在大學吧!




  • 留言者: shinhann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6-01-18 19:36:49
補習如果真能學會課業,到也還差強人意,還令人接受。可惜的是,少數

補習班並沒有盡到教學的任務,而只是唸答案給孩子抄,甚至連作文都能

代做!平白擔誤孩子的學習。



我不覺得補習有錯,只是無奈這個世界竟然沒有留下一點空間,讓孩子的

學習可以慢慢來,其實不需要這麼快的。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提出,「所有的孩子都需要一些無所

事事、隨性玩耍的時間,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充份的發揮。」



有些大人也喜歡發呆,發呆也是讓腦袋裡的知識整合的時間,是必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