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6日

取消免稅後 國中小老師減2節課

2008/12/16【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教育部「取消國中小教職員薪資所得免稅配套方案」出爐,預計在取消免稅後,國中小老師授課節數可比目前減少二節,國小導師再多減二節;必須有老師全天候照顧的「自足式身心障礙班」,則將採雙導師制;國中小及幼稚園導師費提高至每月四千元,幼稚園以每班二位導師發給。

全教會建議,配套方案的實施時間,應以「學年度」為準,如取消薪資所得免稅的實施日期訂在九十九年一月一日,配套方案就應提前自九十八年八月一日實施。教育部已將包括全教會建議在內的方案,提報行政院核定,受影響的教職員近二萬人。

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指出,導師費的增加可從取消免稅日同時實施,但在教師減少時數部分,每位老師教學的時數少了,代表需要增加新教師,但在學期中間再換老師,將影響教學,建議應在學年開始時即先行調整。

吳忠泰表示,全教會也希望老師的法定授課時數減少後,可有更多時間備課,而不是再去兼課、多領鐘點費,把新空出的時數交給新聘教師,讓那些早已取得教師資格的年輕流浪教師,提早進入教育體系。

在資優班、資源班、體育班部分,教育部指出,都比照一般教師減二節課;只有「自足式身心障礙班」,因需要導師全天候照顧,未來將採雙導師制。

中小學導師費,在取消免稅後,由目前二千元增加到四千元。

【2008/12/16 聯合報】


COMMENTS

希望是真的,而且不會被一些不懂的教育現況的人杯葛,現在的授課時數真的太多了,常常改作業到6點,也沒空多備課,受苦的是孩子啊!請大家多多關心教育!

2008年12月11日

考試怪獸 吞噬學習興趣

時報 更新日期:"2008/12/11 10:31" 【中國時報 李宗祐/台北報導】

台灣國中小學生數理學習興趣低落,也沒自信,卻能考高分,在全球排名還名列前茅。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林福來認為,這種現象與台灣「綿密的考試制度」有關,學生為追求成就,不得不應付考試,但壓力帶得動成就,卻提不起學習興趣。

林福來指出,很多國家在小學階段沒有考試,「我們卻是小學就開始考試」,形成台灣特有的考試文化,也與文化差異有關。台灣學生考九十分,家長會問:「那你其他十分跑到那裡去了?」西方學生考九十分,家長說:「考得太好了!」這就是東西方文化的不同。導致台灣學生即使考九十分,還是覺得自己的表現不夠好,自信心不足。

台北市興雅國中教師兼教育部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林壽福指出,有經常性考試就有壓力,就會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小學基層教師近幾年努力嘗試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次長吳財順也坦承,台灣中小學生參加幾次國際學習成就評比後,確實發現「我們的學生卓越有餘,但快樂不足。」

我國許多課程都教得比其他國家早很多,也是台灣中小學生數理考高分主因。林福來指出,最近兩名IEA學者來台訪問,發現台灣有些數學課程比其他國家早教一到二年,「我們的高一數學,人家高三才教。」

林福來也說,我國中小學生成績「低分群」比例偏高,尤其與居於全球領先群的新加坡、韓國及香港等亞洲國家比較,其低分群比例在一○%以內,我國卻在八%到一七%,且隨年級增加而上升。

四年級數學低分群占八%,八年級拉大到一四%;科學低分群從一四%拉大到一七%,顯示我國在「帶好每個學生」的教育目標上仍有努力的空間。

2008年12月10日

台灣學生數學表現全球No.1 興趣卻倒數

2008/12/10【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小四生數學自信心 全球倒數第二

台灣國二生的數學表現全球第一,但對學數的喜歡程度和信心指數卻分居全球倒數第10名、第4名;小四學生數學表現全球第二,但喜歡數學的程度也在全球敬陪末座,對數學自信心嚴重不足,全球倒數第二。

我國參加由國際教育成就調查委員會(簡稱IEA)主辦,針對四年級與八年級(國二)學生進行的「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簡稱TIMSS 2007)」結果今天出爐。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新加坡、日本、韓國以及香港等亞洲國家學生的數學和科學成就均名列前茅。台灣小四生數學平均成績國際排名第三,與名列第一和第二的新加坡和香港有顯著差異;科學學習成就平均成績的國際排名為第二名,與第一名的新加坡有顯著差異。

台灣國二學生數學表現國際排名第一,與第二、三名的韓國和新加坡並列為最優等級國家;科學平均成績則排名第二,與第一名的新加坡並列為最優等級國家。

此外,調查將學生表現分為優、高級、中級、初級等四個基準,台灣國二生的數學雙峰現象比新加坡、香港、韓國等國明顯許多,台灣國二生成績優等占45%,排名第一,優於韓國和新加坡的40%,但在低分群方面,台灣有5%未達到初級標準,而韓國和新加坡僅2%及3%,顯示台灣在「帶好每個學生」的目標上仍需再努力。

與上一次(2003年)的調查比較,我國小四生在數學和科學成就的表現比起2003年有顯著進步;國二生的數學成就也比前兩次調查有顯著進步,但是2007年國二生科學成就雖名列第二,比去2003年成績有顯著下降的趨勢。

喜歡數學態度 顯著低於國際平均

除學習成就調查外,TIMSS也調查學生的學習態度與自信心,在「數學正向態度」 (喜歡數學)上,台灣小四生在36個列入排序的國家中敬陪末座,國二生則是在49個國家中排名第39,兩項均顯著低於國際平均。

在「科學正向態度」方面,台灣小四和國二生的高科學正向態度人數的百分,都顯著低於國際平均,分列第23及28名。但值得注意的是,「正向態度」排名較前的多數是非洲國家,成績表現都不理想。

台灣學生在數學和科學的「學習自信心」也顯著低於國際平均。調查結果顯示,包含我國在內的幾個亞洲國家,如新加坡、香港、韓國與日本,學生學習的信心指數都偏低。 台灣學生數學表現全球No.1 興趣卻倒數

2008年12月1日

寶貝「玩」音樂 不為圓父母的夢


【聯合報╱記者梁玉芳/台北報導】

2008.12.01 02:38 am

海洋大學藝文中心主任、大提琴家張正傑認為,學琴該是一件快樂的、好玩的事,千萬別逼著孩子坐上琴椅,「學琴不應該變成親子大戰」。

「但是,多少孩子是買了琴三個月後就放棄了?」張正傑有些不忍,他認為,音樂該是讓人快樂的,音樂是要「玩(play,是豷玩豶,也是豷彈豶)」的,「玩音樂,是很重要的態度」,所以孩子該由其中得到趣味,而不是負擔;但太多父母把自己的夢想加諸孩子肩上,太沉重了。

張正傑說,他不認為每個孩子都適合學音樂,有些孩子就是定不下來、音感不好,何必非學音樂不可?還有許多才藝更適才適性。

他指出另一種父母常見的謬誤是,「總是害怕輸在起跑點上」,兩三歲就趕鴨子上架。但他認為,「太早學彈琴、學拉琴,不見得好」;最好的時機是「孩子準備好了」,每個孩子的時間點不同,主動的學習永遠是最有效果的。

另一個謬誤是:學音樂不該是學會演奏樂器,而是懂得欣賞音樂之美,才談得上陶冶、抒發心靈。張正傑說,許多家長在意的是「我的小孩可以上台表演了」,音符有沒有彈對、拍子有沒有數錯;但是,更重要的是品味、鑑賞音樂的美;會不會拉、彈,都沒有心的感受來得重要。

張正傑說:「我是近十年,才真正懂得『玩』音樂的快樂。」即使歐洲學成、演奏無數回,「每次上台總是壓力大得要命。」他相信,有許多音樂家還是如此。

【2008/12/01 聯合報】

2008年11月18日

【新聞】家長天天「督學」 導師心力交瘁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台東縣報導】

台東縣教育界傳出兩年前有一名家長是教育處督學,因關心女兒,幾乎天天在連絡簿上對女兒導師「下指導棋」,導師對這名「督學家長」應付得心力交瘁,直到學生畢業才鬆一口氣,消息雖然輾轉傳出,昨天這位導師受訪仍不願多說。

台東市某國中教師透露,兩年前一名督學的女兒在校求學,對教師教學有很多意見,在連絡簿或電話「提供」很多建議,教師在連絡簿寫不到1行,家長卻寫一堆,導師擔心教學動輒得咎,心理壓力大,只能遵照辦理。

這位督學女兒的同學說,班上同學都知道這件事,如今大家已升上高中,「以前很羨慕她媽媽是督學,老師都不敢大聲罵她,不過她常抱怨『這樣子讓我在學校很難做人』,她功課很努力,但其他方面很低調」。

校方昨天受訪說「就算是縣長、教育處長的子女,教學上也不會有分別」,可能教師自己心理有壓力,才會患得患失,「督學也未必會對老師怎麼樣」,校方強調「我們會去了解是哪位督學,以後再有類似情形可以協助處理」。教師則說「學生都已經畢業了,不必多生事端」。

2008年11月6日

[新聞]學生說:有升學壓力 補習就存在

學生說:有升學壓力 補習就存在

2008/11/06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我覺得我的壓力比國二的姊姊大,因為我們一綱一本不會跳版本、考的範圍可能比較小,但老師都說會考得比較深、比較難,所以壓力不會變小。」目前在台北市就讀國一的張舒婷說,她每周有兩個晚上要到家教班補數學、國文,上國二後,可能跟比她大一歲的姊姊一樣,還會要加補理化。

張舒婷說,她周一、周四都要到家教班補習,一直補到晚上9至10點,回家還要寫功課,但第二天一樣要6點半起床,有時上課難免會打瞌睡;「但在學校先聽老師講一次,補習時再學一次,觀念會比較清楚,恐怕還是要補。」張舒婷非常擔心未來基測會考不好。

兒子就讀北市興雅國中一年級的蔡玲儀也說,問題並不在「幾本」,只要有競爭、且家長的心態不改,孩子的升學壓力就不會減輕,補習不會變少。

與孩子商量好、先不補習的蔡玲儀,自承是個「掙扎」的媽媽,因孩子的同學都補了,擔心自己的孩子沒補跟不上,又心疼孩子一旦補習,晚上10點才回家太辛苦。

孩子就讀北市信義國中一年級的謝媽媽說,孩子班上同學都很「拚」,壓力不可能減少。

外縣市家長,則擔心孩子以後沒機會念建中、北一女。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會長許永佳認為,過去很多補習班都耍噱頭、宣稱可統整各種版本招徠學生;若台北市政府好好宣傳一綱一本,被騙去補習的人會少一點;「但補習的原因很多,包括老師教不好、家長的觀念問題等,只要這些不改,學生升學壓力就不會變小。」

考驗

2008年10月25日

[新聞]塑膠棒打瞎眼 小學生獲國賠

【聯合報╱記者游明煌/基隆報導】2008.10.25 02:17 am

基隆市的陳姓小學生在課堂上拿塑膠球棒揮舞,打到衝進教室的許姓學生,造成右眼視網膜剝離接近失明。

2008年10月24日

[轉載]過動兒的進步 心急父母看不見

家教老實說》過動兒的進步 心急父母看不見


 ‧游資芸 2008/10/21

家有過動兒,是許多家長心裡的「痛」,常遍尋原因想克服孩子的障礙,卻往往無功而返。兼職家教多年的洪健藏,與過動兒曾有互動一年的經驗,想告訴這些父母:「其實小孩的壓力來源很多是來自父母。」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游資芸/台北報導】

家有過動兒,是許多家長心裡的「痛」,常遍尋原因想克服孩子的障礙,卻往往無功而返。兼職家教多年的洪健藏,與過動兒曾有互動一年的經驗,想告訴這些父母:「其實小孩的壓力來源很多是來自父母。

洪健藏教的這名學生,有過動兒傾向,還併發強迫症、閱讀障礙等問題。雖然唸國三,程度卻只有國小,洪健藏負責教他英文,卻發現他完全沒有基礎,必須從KK音標教起。

「上課很累,覺得自己快死了!」洪健藏表示,過程中只要遇到困難,學生就會發脾氣,想停止學習。有時候上到一半,他會自言自語,「甚至會演一遍卡通給你看,他可以同時演不同角色,連聲音都會變喔。」

台大戲劇系的洪健藏,最後想出的辦法,是幫音標取名字。學生喜歡超人和蜘蛛人,就直接連結這些人物,增加學習的樂趣。有時還會獎勵學生,帶他去看蜘蛛人的漫畫,洪健藏說,「方法真的要很多,常常要用騙的、哄的、玩的方式。」

洪健藏認為,他雖然學習得非常慢,但一直在進步。父親卻看不到孩子的進步,覺得怎麼沒教他國中的東西,並用升學的心態去檢視孩子,只強調「不斷練習國中題目,熟了就會了。」

「他真正該學的,是怎麼樣生活。」洪健藏記得學生說過想當漫畫店老闆,於是叫學生去訪問老闆,實際瞭解漫畫店的經營模式,再評估自己適任與否。洪健藏表示,目前學生還不太會自己打理三餐,連吃飯都要母親幫他弄好。

洪健藏無奈說,「只要他說不懂,就會被罵,所以他學會說懂,學會抄解答。」學生的困擾其實不在學業,而是家庭問題。除了家教時間外,課後他還會多留一個鐘頭跟母親討論學生狀況。

沒再繼續教這個學生的原因,是因為孩子父親認為「沒有效果」,感覺好像只在學KK音標。其實過程中一直有徵詢家長的意見,譬如說這樣教好不好,後來又說這樣教不好。洪健藏說,學生已經在起步了,「真的很可惜。」


 Comments

來自父母的壓力才是孩子最大的夢魘。

常聽家長說,「孩子哪有什麼壓力,不高興一下子就過去了,要多注意,多提醒,評量寫多一點,考試才會考高分。」殊不知,沒有自己選擇權的孩子,所有的時間、空間、金錢都在大人控制之下,每天的壓力有多大。

請接受孩子的現狀,與孩子說明大人的作法,至少讓孩子在達到大人的要求時,能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也請適時的了解孩子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跟上大家的能力。只有看到孩子的進步,大人能會快樂,孩子也才會快樂。

2008年10月20日

子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最偉大的教師孔子老早就提醒當教師的人要記住這四點,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毋意,就是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不要有預設立場。

毋必,不要覺得做這件事,一定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毋固,不要固執。

毋我,成功不必在我。不要想做這件事情對我到底有什麼好處。不要一每一個思考都把自己放在裡面。

2008年10月16日

[轉載]【諾貝文文學獎得主】勒克萊喬:質疑現實世界好方法 須續讀小說

(愛看小說的我,又轉載好文章了,請大家支持小說…by shinhann)
2008-10-10 07:45:11 中央社記者蔡筱穎巴黎九日專電

 

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作家勒克萊喬,今天在巴黎賈利瑪德出版社召開記者會時表示,對於獲獎他要傳達的訊息是,必須要繼續閱讀小說,因為這是一個質疑現實世界的好方法。


剛從韓國回到法國,在計畫去加拿大之前,他偶然的停留巴黎,卻接到瑞典皇家學院告知他獲獎,他驚訝的只說了「謝謝您」,「起初,我覺得有點不可置信,之後,有點畏懼,有點欣喜。得獎是種鼓勵」。至於他是否值得領這個獎,他回答:「為什麼不?」在今天早上接受法國廣播電台的訪問時,他對得獎與否的心情指出,「當我們是小說家,我們總是相信文學獎,如同所有的文學獎,諾貝爾獎代表著時間,你賺到了一些時間,這也是讓你想繼續寫作的動力。」不過,在得知自己獲獎時,他接受瑞典電台訪問時表示「非常感動」,他說:「對我而言,這是極大的光榮,我誠摰地感謝瑞典皇家學院。」而在近黃昏的記者會,雖因剛從韓國回來而有時差,所以有些倦容,但是他微笑有耐心的回答所有提問,並輕鬆的以法語、英語和西班牙語面對國際記者。



對於獲得文學獎,「我要傳遞的訊息是必須要繼續閱讀小說,因為這是一個質疑現實世界的好方法,小說家不是哲學家也不是語言的技師,而是寫出和提出問題的人。」強調自己不屬於法國文學上的任何流派,他寫作是因為他愛寫作。至於「行動作家」的概念,勒克萊喬持保留態度,「如果我是,是在我憤怒對抗不公義和暴力的意義上」。



由於他反資本主義消費世界的立場鮮明,對於現今的全球金融危機,他以自己是「負債」來回答,所以跟銀行一點關係都沒有。



對於近來有關法國文化衰微的說法,勒克萊喬不以為然地表示,「我否認,這個文化有很豐富和多元的過去,沒有衰退的危險,我們可以觀察到在所有法語系國家法國文化的復興」。



才剛從韓國回來的他,非常驚訝看到韓國人講非常漂亮的法語,認識許多法國文學名著。



由於已經在寫下一部小說,勒克萊喬表示,不會因獲獎而停止,未來,他有長久居住在非洲的計畫,因為要寫一本有關前塞內加爾總統,也是黑人文化運動創始人之一,載譽世界文壇的詩人桑果的傳記,「這是一個想像的人物,有許多東西可以寫,不只是他的文學而已」。



擁有兩國國籍的勒克萊喬也強調,法國是他為了文化語言等而選的祖國,而他的小祖國是模里西斯島。



勒克萊喬並將榮耀歸給在一九六三年出版他第一本小說的賈利瑪德,認為他不只是一個編輯而已,而是一個朋友,給他許多寫作上的建議。



勒克萊喬是法國在海外最為知名的作家之一,寫作題材的廣度也是法國作家中少見,他也是環保主義的先驅,也是與世界決裂的作家。



總統沙柯吉在他得獎後曾致賀詞,並讚揚他是「模里西斯島和尼日的小孩,尼斯的青少年,流浪在美國和非洲沙漠,他是世界公民,所有大陸和所有文化之子」。




COMMENTS



好的小說會讓人陷入情節中,不停的思索書中各種情節的可能性,而小說最大的功能就在於提供良好的思考空間給讀者反覆思考,而不像教科書,僅簡單的提出最後的結論,其中沒有思辨,沒有論證。



教學也是一樣,給孩子的不是一個簡單的大道理,而是讓孩子從中討論、思辨、論證。有思考過的想法,才會內化在心中,

2008年10月15日

[轉載]國語文低落 問題出在僵化的思考能力

國語文低落 問題出在僵化的思考能力 ‧線上投稿 2008/10/15



最近搶救國語文聯盟不斷呼籲國文課文言文比例應調高。然而,提高文言文比例,的確可以增進學生中國文學造詣,對於語文或作文能力卻無直接關係。我們該探討的,應是加強學生邏輯思考力的教學方法,並研究如何使用白話文與文言文來配合這些教學方法。



【文/曾巧儀(德國布萊梅大學語言所助理研究員)】



日前搶救國語文聯盟不斷呼籲國文課文言文比例應該調高。回想當初搶救國語文聯盟初期組織、命名、發聲的原因,是因為台灣學生國語文能力、作文能力的日漸低落。這的確是全台灣家長教師都擔憂的事實,應該喚起大眾關切與支持。然而,其聯盟成員提出來的搶救國語文方法,例如提高文言文比例與教導儒家學說,或許可以增進學生中國文學造詣、對中華文化精隨的掌握,但對於語文或作文能力,並無直接關係。



文言文比例與國語文搶救有無直接關聯?


學生的國語文能力要加強,最該優先改善的,是台灣語文教育過去幾十年來依循的老路…學習模擬好文章,並毫無質疑地接受課本所呈現的論述與思想。



作文、語文能力,主要來自學生有無接受完整的邏輯與獨立思考訓練。這些訓練,應該包含教導學生如何理性觀察周遭社會與生活現象,如何轉化觀察為抽象的概念、並且以清楚的文章架構與邏輯來表達自己的想法、佐以合適的詞藻、隱喻等。



文言文與儒家學說,在語文能力訓練層面所扮演的角色,是可以增進學生語言使用的文采,並可讓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傳統精隨,但無法達到搶救國語文聯盟當初發聲的主要目的-搶救學生語言與作文能力。



換句話說,目前爭議不斷的文言文與白話文比例,對於幫助學生加強邏輯與思考表述能力,並無直接關聯。即使文言文比例提升到百分之七十,學生若繼續依循過去舊方法學習文言文,或者照單全收地吸收儒家思想,其作文、國語文、思考能力也絕無可能加強。



教導學生獨立判斷古文與儒家學說的適合度



再者,最近也有本土社團攻擊文言文或儒家學說只會僵化毒害台灣學子的思考。筆者也以為,這些呼籲也已偏離國語文教育的主軸。若能有正確的語文教學方式,主重學生訓練思考與邏輯能力,無論手邊教材為白話文、文言文、或儒家學說,學生都能夠在讀完或聽教師講解完內容後,獨立判斷文章內容與論點在當今社會的適合度,理由為何。



也就是說,只要國語文教學方法能夠跳脫出照單全收的老方法、擺脫一味尊崇儒家論述,並讓學生能有質疑或思考的訓練,讀文言文或儒家學說,除了可以增加學生使用國語言的文采、了解中華文化,也可以是很有用的思考訓練教材。



總而言之,筆者以為,最近的文言文與白話文的爭端,早已偏離了搶救國語文聯盟成立與發聲的最初號召原因,也就是加強台灣學生的國語文能力。想達到聯盟成員的最初期許與家長教師支持的主要理由,該研究的,應是加強學生邏輯思考力的教學方法,並探討如何使用白話文、文言文或儒家相關課文來配合這些教學方法,讓台灣學生終究能擺脫幾十年來依循的死板老路,而非計較著白話與文言文的百分比數字。



文章來源:http://mag.udn.com/mag/campus/storypage.jsp?f_ART_ID=154234

2008年10月14日

[分享]好老師是教出來的

擔任教師一年多一點點,深刻的體認一個好老師不是天生的,是靠許多資深前輩帶出來的。除了教師本身的自覺,資深前輩的試範與經驗真的很重要。



師資培育中,最令我失望的是大學師資。國小至高中的教師都有相當的培育過程,對自身教學的方式也有所掌握,無所不用其極的想方法幫助學生學習。而大學的教師,往往只是嘆一口氣,說:「現在的學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只會選學生教的教師,我們是否也能嘆一口氣,說:「現在的教授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好老師不是天生的,推薦全天下從事教育工作的人看這篇文章。



好老師不是天生,必須靠後天學習。
然而長期以來,拚升等、爭經費,大學教師幾乎都為研究而瘋狂。
直到去年,各大學才體認到:沒有好教學,大學不可能真正卓越。
重視教學,台灣還有長路要走。更多內容請點選這裡



同時,推薦紐約大學卓越教學中心主任肯.貝恩 (Ken Bain)寫的《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What the Best College Teachers Do)這本書。

2008年10月6日

讓愛傳出去

放這部影片給孩子看已經是第二次,但二次放下來的結果卻完全的不一樣。

第一次是在大學集中實習的綜合課播放的,主要是要帶孩子去發揮愛心,課後活動是讓孩子進行「優點大轟炸」,活動進行方式是,每個孩子可以寫三張卡片給同班同學,上面寫上你對同學優點的欣賞。活動進行一節課,有二個孩子一張卡片都沒拿到,在課堂上哭了起來。我臨時起意,讓孩子可以對這二個沒有卡片的孩子多寫幾張,後來孩子們都有收到同學的優點卡,破涕為笑。

第二次是上星期放給孩子看的,這次的播放是五個同年段的班級一同欣賞,因為影片本身的長度略長,沒有中文發音,孩子在觀看的過程中有些不耐。可想而知,後來再做影片賞析和討論的時候並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

影片欣賞,其實不像一般人認為的是偷懶的課程。影像表達出來的意義遠大於教師苦口婆心的說明。但是,欣賞之後的引導和討論才是教學的精華。

第二次的教學因為沒有控制好孩子觀片的情緒,導致教學效果不佳,所以下次進行教學時一定要讓孩子靜下心來看影片,才不會白白浪費了一部好片。

有趣的數學圖案

相信嗎?其實數學是可以變成圖案的,更有趣的是它是有規則的圖案哦!

下面是八個圓形各分成十等份,十等份分別標示上 0、1、2、3、4、5、6、7、8、9。



圓中心會寫上一個數字(例如:2),代表的是這個圖形畫的是這個數字的乘法(2個乘法結果) 以2為例,2的乘法是2x1=2,2x2=4,2x3=6,2x4=8,2x5=10,2x6=12,2x7=14,2x8=16,2x9=18。

我們以九九乘法的積的個位數為準,開始描繪圖形。

從0開始畫,依序連到2,再連到4,再連到6,再連到8,最後回到0,然後接序畫下去,發現2、4、6、8、0會一再重覆,變成一個圖形。

 

其他1到9的九九乘法都可以此類推。

 

結果發現更有趣的事實,1和9、2和8、3和7、4和6的圖形是相同的,只是方向相反。

很有趣吧!

  • 留言者: 小于兒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12-29 21:01:39
好特別的遊戲

二年級第二次月考範圍剛好有乘法

不知道是否可以將這個有趣的數學乘法圖案,

讓我班上的小朋友看看...




  • 留言者: 小于兒
  • Email: zonzon_chiu@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09-01-05 22:32:33
呵呵~~感謝你喔!!

歡迎有空上我的教學部落格

http://163.23.113.72/sjses/lifetype/index.php?

op=ViewArticle&articleId=649&blogId=74

2008年9月28日

[新聞]轉型科技國 芬蘭投資教育拚經濟

【聯合報╱國際中心/張佑生】 2008.09.27 03:15 am

「辦好教育為的是拚經濟。」

儘管在不到一年時間內,芬蘭境內兩度發生校園槍擊血案,但芬蘭近年來早已是各國教育當局取經的對象,台灣也有《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芬蘭驚豔》等書籍出版。

自2000年開始,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每三年舉辦15歲學生能力評估測驗「國際學生評量計畫」(PISA),芬蘭青少年連續兩屆在閱讀與科學兩項評比稱霸,解決問題和數學則位居第二。自2001年以來,芬蘭四次摘下世界經濟論壇(WEF)全球競爭力桂冠。芬蘭成了典範移轉的新標竿。

推動芬蘭教育成功的動力是什麼?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四年前問了大家都想知道答案的問題。芬蘭教育部長哈泰寧(Tuula Haatainen)給了「拚經濟」這答案。

的確,芬蘭面積比台灣大九倍,人口只有台灣的四分之一,不可能和亞洲某些勞力密集、工資低廉的國家地區殺價競爭。要維持高科技、高薪資的經濟發展模式,唯有辦好教育。

九年一貫 政府買單

哈泰寧說:「在芬蘭,我們篤信投資於教育、研究和高等教育的必要。教育能夠開拓新的工作領域,而勞動力總是需要新技術,因此必須持續投資於教育。」

哈泰寧將芬蘭教育的成功特別歸功於「一貫」(unified)的教育系統,學前教育從6歲開始,7到16歲的孩子都就讀同一所學校,不分小學和中學,稱為「綜合學校」(comprehensive school),也算是9年義務教育,學生課本、交通和午餐費用,全由政府負擔。

打好基礎 少中輟生

芬蘭的教育方針可歸納成「雙不」政策:一是「不贏在起跑點上」,二是「不讓一人落後」。前者的概念與台灣長年來鼓吹的「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大相逕庭,芬蘭的小一和小二可以分三年來念,或是申請提前一年讀幼稚園,讓學前教育變成兩年。

台灣老想「偷吃步」,芬蘭卻認為無須操之過急,10歲以前是學習態度養成與閱讀習慣建立的基礎階段,慢慢觀察,可以及早發現學童的困難所在,對症下藥。芬蘭政府極力降低中輟生的比例。哈泰寧說:「我們是小國,禁不起人力耗損。」

在OECD國家評比中,芬蘭是運用教育資源最有效率的國家之一。不同的是,在大多數國家,高等教育學生平均分配到的經費最多;反觀芬蘭,投資在「綜合學校」學生的經費,每人平均達8200美元(約台幣26萬元),在所有就學年齡中最高。

公平受教 16歲分流

芬蘭教育的另一個核心概念是「不讓一人落後」,堅持每一個小孩公平受教(fair play),針對所謂的「後段班」,也有職場體驗課程。真正的「分流」要等到16歲,學童可以選擇就讀「一般高中」或「職業學校」。

在相當短的時間內,芬蘭已經從一個農業國家轉型成為高科技的經濟體。世人提起芬蘭時,聯想到的大多是Nokia而非伐木。
芬蘭快速前進的「按鍵」(關鍵),一直是教育。

【2008/09/27 聯合報】


COMMENTS

多年來,孩子的壓力來源都是建立在父母的「別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觀念上。除了少數早熟的孩子真的能從中獲得一些能力,大部分的孩子長大後都還給家長了,小時候培養的能力卻沒有興趣再接續下去,難到沒有人懷疑,那時要求孩子學那麼多東西的用意是什麼?

更多要「贏在起跑點」的孩子,從幼稚園就開始習寫國字,小小的肌肉無法負擔沉重的筆,握筆姿勢歪七扭八,孩子也因此早早就近視,在起跑點就跌了重重的一跤。

2008年9月26日

[新聞]教師課稅配套 減課節數敲定

2008/09/26【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針對未來教師課稅的配套問題,教育部昨天與全教會的代表研商,初步就國小導師比科任老師授課節數少4節,也就是科任20節、導師16節一案取得共識,但仍需報行政院後才能確定。

受到選舉的擱置,教育部與全教會科教小組的協商已中斷了2年,國教司長楊昌裕表示,昨天溝通的氣氛很好,將持續協商。

全教會主張在課稅以後,高中導師應減課5─6節、國中導師減課4─6 節;國小導師部分,原協商結論是減課3節,也就是科任20節、導師17節;但全教會理事長吳忠泰表示,國小導師很辛苦,有家庭聯絡、學生輔導的工作要做,應拉開導師與科任教師的授課節距,讓導師的授課節數減到16節,「否則大家都要當科任。」

楊昌裕表示,教育部同意國小導師減4節的原則與方向,但因減一節課就要花6.4億的經費,還有必要再調查了解各縣市國小教師授課節數現況,再討論。

在中小學導師費上,全教會與教育部也早達共識,目前的2千元,要在課稅後增到4千元。



COMMENTS

希望能成真!課真的太多了,我每天都改作業改到5點半。

2008年9月24日

標點符號修訂

因應橫排 標點符號Update

2008/09/22【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此次修正首度因應電腦橫排的書寫習慣,用於書名、篇名、歌曲名、影劇名的「書名號」增列乙式,如電影海角七號,可用傳統下加水波紋的書名號,也可用新式的《海角七號》。

中文標點符號民國八年由胡適提案,教育部頒行,只在民國七十六年修改過,此次修訂重點在因應電腦橫排的需求,已在網路上公布試用版,網址是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M0001/hau/c2.htm

此次修訂最主要的爭議,是要不要把英文標點納入;如寫專有名詞時,中文會用上下引號「」,英文的引號則是"",大陸現也採用英文的引號;英文寫「5~7歲」,中間是個小蚯蚓,中文則是此次公布的連接號,寫「五─七歲」,且中間的一橫是一個字的寬度。

教育部標點符號修訂委員會召集人、高師大華語文所教授方麗娜表示,經委員討論,決定仍保留中式書寫特色,並與西式標點區隔,英文的引號("")、連接號(~)、反斜線(/)並未納入本次公布的標點符號中。

但過去「書名號」是在書名的下方打上水波紋,對電腦打字很不方便,也很少人會打;方麗娜表示,此次增列了乙式,書名、歌名、電影名可打成《》,篇章名則為〈〉。

教育部國語會表示,電腦還是可打出傳統的甲式書名號,只是比較麻煩;如用微軟的word,按最上方的「格式」,找出「字型」,再更改其中的「底線樣式」,就可以在書名下方打出水波紋的標點符號;用於人名、國名、地名、路名、機構名、時代名、建築名的「專名號」,則把「底線樣式」改為一直線即可。

國語會執行秘書陳雪玉表示,教育部花了一年時間,才研訂出新版標點符號,作為學校教學及外國人學華語時正確使用標點的依循參考,但並不是唯一標準,也不具強制性。

2008年9月23日

最懷念的老師有什麼特質?

前陣子因為自己的教學方法還不夠成熟,不夠生動活潑,深覺沒有辦沒帶給孩子深度的學習,而一直想一個問題。

心中最懷念的老師,是因為他的教法純熟、生動有趣?還是因為他的教學態度?或是其他?

2008年9月20日

[新聞]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 教育是失敗的!

土石流毀家園「教他們搬家啊」記者梁玉芳、賴素鈴

作家黃春明說起不久前發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有一次,我從宜蘭搭火車回台北,瑞芳那站上來一群高中生,擠在廁所外說笑打鬧。我從廁所出來,車一轉彎,我撞到一個學生。『你怎麼搞的?』他很不高興。

「我說:『對不起,車子搖晃得很厲害。』他看看我,說:『反正你快要死了。』我心裡好痛,回家說給太太聽,台灣的囝仔怎麼變這樣?我就算快死,也不用他這樣講。」

剛退休的暨南大學教授李家同今年初對菁英高中生演講時,談到印度窮人飢餓到必須跟猴子要食物的景況,台下學生大笑。李家同生氣了,斥責年輕學生:「我不是小丑,不是來愉悅大家;這國家總要有人告訴年輕人嚴肅的事,讓他們看見世界的真相。」

黃春明、李家同的心情,是許多人共同的憂慮:在優渥的生活中,在考試掛帥的競爭環境下,我們會不會養出了「沒有同理心」的下一代?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洪蘭說,有個國小學生指著桌上的水果:「媽媽說那些個頭小的椪柑,不好吃,是給菲傭吃的。」洪蘭很吃驚,她當場剝了一個小柑橘和小學生一人一半,「你看,又甜又多汁啊。」

「為什麼不好吃的水果,就該是菲傭吃的呢?」洪蘭感嘆,我們對弱勢者太不夠同理心了,身處優勢的人還視為理所當然,「大人教孩子對人有差別待遇,從小就學了看不起人」。

「我想印張名片,頭銜是:『晉惠帝培養專家』。我想,許多人都需要這張名片。」嘉義一位國小女老師投書聯合報這樣感嘆:我們總是給孩子最好的,卻不在乎他有沒有悲天憫人的觀念。

女老師上課時放影片給學生觀看,片中小兄妹買不起鞋子,母親要臨盆了,小女孩得到對面山頭去叫產婆,光腳的她咬牙跑過尖石路面。

班上有個孩子看完的感想是:「再買一雙就好了,幹嘛那麼辛苦?」老師看著學生,「他腳上穿的是NIKE,用的是名牌,暑假去美國度假一個月,會有這樣的感想一點都不為過,他是真的不懂沒鞋穿的苦啊!」

女老師指出,大人在孩子面前嘲笑那些付出勞力掙錢的人:「你不好好讀書,將來就像這樣辛苦工作賺錢,沒有前途!」言語中對階級歧視沒有自覺。

無數晉惠帝,可能就在你我身邊!「所以我們正在培養無數的晉惠帝。也許很聰明,功課很好,但沒有同情心。」高雄大學應用數學系副教授游森棚有類似的擔心。他曾在建中任教數理資優班,大部分孩子都體貼善良,但讓他擔心的是:那些M型社會右端、身處優渥的孩子,對另一端的苦難缺乏理解與同情。

有一年,土石流毀了部落小女孩的家,她原本每天走一小時山路去上學,但現在課本沒了,作業簿沒了,路也沒了。

資優生祖辰在週記裡這樣評論:「誰叫他們要去住在那裡?他們可以搬家啊!」游森棚非常驚訝,建議學生要設身處地想一想,但祖辰回他:「我又不住山上。」

游森棚思考:祖辰家境富裕,一路順遂,「他這樣聰明幸運的小孩,一輩子都不須經歷有一頓沒一頓的恐懼,也不可能體會拚命想卡住一個小小位置的辛苦」。

祖辰並不是個案。游森棚說,許多名校學生家庭的社經地位遠高於社會平均值,對他們來說,土石流女孩是另一個世界。

未來的菁英了解世界嗎?

游森棚憂慮,當這樣把優渥視為理所當然的孩子長大,站上社會的決策位置,他們的決策與思考也摒除了他們所不了解的真實世界。「將來,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可能為社會不同際遇的人設想嗎?

「如果沒有教會同理心,教育是失敗的。」游森棚說。

  • 留言者: chengyi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10-05 13:01:21
看到這篇文章感觸很深 尤其是李家同先生那一段

現在的孩子 常常在談論重要話題時岔開話題

或者重視那不重要的部份 然後全班哄堂大笑

似乎缺乏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態度

2008年9月19日

【公告】換BLOG名稱「星宇浩瀚」

從大學時代開始寫 BLOG 用的是哈利玻特小說中的物品「儲思盆」當作 BLOG的名稱,取其意是將日常生活中值得回味的事情紀錄下來,留待回憶。

但「儲思盆」畢竟是小說中的創作物品,不便取用當做名稱。

思考良久,決定以名字的諧音為名,於是「星宇浩瀚」就誕生了。

歡迎您來到「星宇浩瀚」在浩瀚的星空中找到屬於你的一顆星,也許那就是你想遊歴的角落。

2008年9月18日

作業與家長來電

今天下午進行「讓愛傳出去」的影片欣賞,由於影片的長度,來不及討論影片內容,於是先發下的學習單孩子可能不太會寫。

持著要將學習還給孩子的想法,我也在放學前說明,「這份學習單你可能寫不太出來,但是老師要你回家想想看,也許你有些意見可以寫。如果你想了很久還是想不出來,沒關係,我們可以明天再來討論。老師希望的是你思考的行為,與學習的行為。」

我自認說明的很清楚,孩子回家不至於不會寫,還對父母哭訴。然而,晚上還是接到家長的熱線。內容不外乎是如何寫這份學習單;家長無能為力可以幫忙孩子……。

我苦口婆心的請家長務必把「學習」還給孩子,作業不是家長的責任,如果作業寫不出來,應該是由孩子到學校去想辦法找出答案,這是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時候孩子沒寫作業,孩子也不見得害怕,因為孩子覺得反正有爸爸、媽媽會幫他寫啊!孩子失去的尋找答案的能力,而是「抄寫」正確解答的能力。

我很慶幸家長都還聽的進我的苦口婆心,也希望家長在下一次的作業,不要急著替孩子找答案,因為學校的老師真正要的不是孩子的漂亮答案,而是孩子內在紮紮實實的學習歷程。

2008年9月16日

颱風過後

強烈颱風辛樂克來襲,事前沒預料到雨勢會如此強勁。家中停電35小時,教室雖門窗緊閉,水卻無情的從縫中鑽入。教室後方積了一小灘水,孩子的簿本溼成軟綿綿的百頁豆腐。星期一上班的心情真的是忙得焦頭爛額。

幸好,有些孩子貼心的幫忙,讓繁瑣的事情逐一條理化,一件件的解決,星期二的課程就進行的順利許多。

最近一直在克制自己要忍耐,忍忍看,也許再等一下會看到孩子驚奇的表現。

期許自己用心看,用心看看孩子私下講話到底在說什麼話,也許是跟課程相關的也說不定。

放低自己的標準,不要用太高的標準要求孩子,孩子累,我也累。

所以,這次颱風後,回想起來,孩子還真是貼心的幫了許多忙,上次那個讓我一度動怒的學生,目前我「戒急用忍」的忍下來不罵了。老實講,不罵他之後,反而覺得他的行為變的可愛了。

暑假上了正向思考的研習,而教師就是要正向思考,教學才會正向,孩子的行為才會正向。

  • 留言者: 甄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9-17 22:43:43
恩 降低標準

我這學期標準也降低了

稱讚次數也變多

發現孩子真的還滿乖的

不知道是剛升上來還是怎樣

哈哈

中年級已經很棒了



以後一定會懷念這段時間的

剛升上來的好寶寶日子

2008年9月13日

[新聞]師管教過當 國小3年級生狂哭自殘


師管教過當 國小3年級生狂哭自殘自由 更新日期:"2008/09/13 04:09"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台北市爆發老師疑因管教過當導致兩名國小學童受不了壓力,出現咬指甲或剝指甲致流血,還先後至精神科就診,進而轉學及申請在家自學的事件。

53條班規伺候 畫X處罰

龍安國小林姓老師被家長投訴,在帶三年級導師班時,上課時會暴怒拍桌子,還訂定了多達53條的班規,若學生之間發生爭執或糾紛時,告狀的小朋友必須用「訴狀」寫明事件緣由和經過,老師再介入處理,此外,用OX制度管理學童,也有學童受不了一直被打X,回家狂哭,甚至拒絕上學。

因爭執報告老師 得寫訴狀

投訴家長劉媽媽和葉媽媽表示,小孩升上三年級時都說老師好凶,上課時會暴怒罵人,還會拍桌子凶學生,而老師的管教方法也匪夷所思,小朋友之間發生糾紛時,被欺負的一方去跟林老師講,林老師就叫小朋友回去寫「訴狀」,把欺負他的同學姓名、事件經過等寫在紙張上,再交給老師處理,問題是三年級小朋友怎麼會寫「訴狀」,因此就減少了同學告狀的情形,因為即使被欺負,跟老師講也沒有用。

被記太多╳ 不准下課如廁

不僅如此,劉媽媽和葉媽媽說,老師訂定制度,在班級白板上登載學生姓名後,有好表現打O,有違規就打X,問題在於老師的標準很嚴苛,書包沒放好就打X,午睡趴著被看到眼白也打X,他們的小朋友可能一天就被打了十幾20個X,本來上學是去學習,結果變成一再被否定和受傷,敏感或自尊心強的孩子,自然承受不了如此壓力。

劉媽媽則說,累積到一定數量的XX後,老師會處罰學生不准下課,她的孩子曾被林老師處罰,要他上午4節都不准下課,結果小孩太老實,連廁所都不敢去上,憋尿憋了整個上午。

劉媽媽和葉媽媽表示,老師訂定的班規多達53條,如果有小朋友違反規定,就會在放學後被留下來,罰寫班規幾十遍,有學生在放學後無法去上小提琴課,家長才知道被老師留下來抄寫班規,問題在於有必要如此嚴苛對待僅10歲的孩童嗎?

學童剝指甲解壓 找上精神科

劉媽媽和葉媽媽先後發現自己的孩子開始咬指甲或剝指甲,葉童甚至剝到十指流血,劉媽媽和葉媽媽都說,孩子說不想上學時,起初她們還為老師說話,認為是自己的小孩小題大作,後來才發覺事態嚴重,趕緊帶去給台大或榮總的兒童精神科醫生診治,醫生建議儘快脫離環境,葉姓男童已先轉學,劉姓男童則先在家自學。

劉媽媽和葉媽媽說,原本她們不想投訴,但在聽到三年級上學期的班長,在下學期也因為被打了好多X,回家狂哭後,為了不要讓更多的小孩受害,決定鼓起勇氣公開小孩受害情形。

《校方指該師優秀 為她抱屈》

自由 更新日期:"2008/09/13 04:09"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龍安國小林老師昨天在學校接受記者訪問時,承認她的確曾經拍學生桌子,也的確訂有班規、「訴狀」及OX等管教方式,但她表示,她的目的在提醒小朋友要守秩序,拍桌子也只是針對班上患有亞斯伯格症的一位同學,在有家長反映會嚇到其他小朋友後,她就沒再當著全班面凶這個小孩。

師坦承對亞斯伯格學童拍桌

林老師表示,班上有一名亞斯伯格小朋友,學童的媽媽也同意老師,在小朋友不乖或發作時,要用凶的方法來管教,因此她的確曾經拍這名學童的桌子,後來有家長反映嚇到其他小朋友,她只拍過幾次,後來這名學童不乖時,她就會帶他到教室外去管教。

至於訴狀一事,林老師說,小朋友之間常會為了很小的事就跑來告狀,如果她只忙於處理小朋友的告狀,就沒有時間處理別的事情,因此才會要求小朋友先把告狀的事寫下來,她再處理,只是寫在紙條上,並不是「訴狀」,而如果是小朋友之間打架,有危險情形,她就會立即處理。

而OX管教方法,林老師說,也有家長很支持,但升上四年級後,她先給每名同學3個O,代表肯定每名同學都是好小孩,已做了一些改變。

校長曹麗珍及校方行政人員都替林老師叫屈,認為是投訴家長有狀況,學校及老師都已盡力在幫助學生及家長,曹麗珍表示,林老師年紀輕,在龍安國小服務5年,是很優秀的老師,班上有亞斯伯格的同學,本來就非常辛苦,也有其他家長為林老師抱不平,本來校方要安排劉姓及葉姓學童轉班,但後來兩位家長從轉班審查會中提前離席,最後葉姓學童決定轉校,劉姓學童是資優班學生,目前則在家自學,校方還是展開雙臂歡迎他回來。

Comments

簡單的說,亞斯伯格是高功能的自閉症,孩子習慣從自己的角度看世界,說是星星的孩子也不為過。曾幾何時我們不都是孩子,也曾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只不過我們更容易接受規範,被同化。

新聞中教師使用的班級經營方式相信很多教師曾使用,都是幫助孩子自我管控,練習班級自治,本意是好的。教師需要釐清特殊孩子的接受度,並教導孩子面對與想出面對的方式。

同時,教師還是希望家長能直接和教師溝通,對孩子當下面對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對孩子比較好。

2008年9月10日

[新聞]英報告》先母語後英語 5歲前易口吃

【聯合報╱編譯高國珍/法新社巴黎9日電】2008.09.10 03:04 am

 英國9日發表一項研究報告,發現兒童在5歲之前就接觸雙語環境,容易口吃,而且較難矯治。而移民家庭的小孩多為小時候在家說母語,入學後在校說英語,更易有此情形。



此研究調查317名8至10歲的倫敦學童,他們的共同點是都曾接受語言治療。當中每5位就有1位身處雙語環境,即在校說英語,在家說另一種語言。而男生又比女生多,呈4與1之比。此研究結果發表於「英國醫療學會(BMA)」出版的「兒童疾病檔案」期刊上。



研究負責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心理學者郝爾還發現,口吃的雙語兒童通常使用兩種語言時都會口吃。



另外,如果5歲之前先專心學母語,然後再學英語,口吃機率降低,矯治也較容易。



在對7歲跟11歲兒童的調查中發現,如果較晚才學習英語,也不中斷母語的學習,不影響學習效果。



【2008/09/10 聯合報】

2008年9月7日

阿甘老師的美國大冒險:直擊美國中學教育現場

 ●作者:阿甘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2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759987
●裝訂:平裝 
阿甘老師的Yahoo部落格

閱讀小札

細看教育在新聞媒體上的走勢,幾乎是一面倒向外國的教育制度比較開放、活潑,我國的教育應該多學習,但東西雙方本質文化上的差異卻是影響教育制度最重要的關鍵。

阿甘老師在台灣可能不算是一個極優秀的學生,但是國外的教學環境讓他展現自我,比美國學生學習的更紮實,更發現到美國本地的學生反而怠惰偷懶,混愕渡日。

幾年下來,阿甘老師觀察到學生的願景更成就跟學生的族群有很大的關係。印度裔的學生都以當醫生為目標,亞裔的學生則家庭的要求高,相對的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高。

對美國教育的好奇,我詢問地球村的美籍教師,在他就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如何?他提到,不同的洲、不同的學區學風不同,以他的經驗,認真的學生一定有,而絕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混日子,甚至連高中都沒有畢業,就算上了大學也不見得能順利畢業。我很好奇,高中沒畢業的學生要做什麼工作?外師:「汽車修理、速食店打工……」只要有工作可以養活自己就好了。

基本的生活觀不同,造就教育體制的不同,書中提到,即便是亞裔的學生在美國的學業壓力也比一般美國學生大。這不單只是教育政策的問題了,而是民族性的問題,也許亞裔人要學習的是接受自己,接受我們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一群,只是能否將這股期待孩子成長的壓力,轉為支持性的力量,讓孩子成長的更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2008年9月4日

970903心情日記:我的家鄉

社會課第一單元提到我的家鄉,問孩子你覺得你的家鄉在哪?

孩子逗趣的說:「我是在醫院出生的,所以我的家鄉在醫院!」

一節課的時間不夠討論出孩子對家鄉的感覺,於是就讓孩子當心情日記寫,看看孩子對家鄉的認定如何。

大部分的孩子都覺得宜蘭是他們的家鄉,而二、三位孩子把「家」跟「家鄉」劃上了等號,認定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鄉,對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正常的。

接下來就來看一下精采作品吧!


佳欣是上課甚少發表的孩子,但文句中流露出愛鄉愛土的感情。



宜蘭真是的好地方。


捷伶是心情日記中第一個提出對家鄉是否在出生地點有了否定,覺得家鄉應該是在住最久的地方才是。



芯柔是個細心的女孩子,從文章中看的出來去過宜蘭的許多景點。不過最後一句最讓人驚豔,她覺得青山綠水是讓她開心長大的最大幸福!看來宜蘭真是個好地方。

明天社會課再來跟孩子深入討論家鄉的話題。

2008年9月2日

失敗了…

結束暑假的正向管教研習,心中充滿飽飽的能量,打算好好經營班級。

全班的四年級願景「用欣賞的角度看世界」,也期許我每天發表對孩子的欣賞與肯定。

然而,才說要接納孩子,有一個孩子始終只能讓我忍耐二、三節課,之後就忍不住訓話了。

唉…一看這個孩子又要被推進無法自覺的火坑,我心中的不忍又隱隱作痛。

可是,為什麼他的行為會如此的欠罵呢?我真的要好好改進我的情緒控管。

  • 留言者: ho97507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9-03 16:07:57
再給自己一點時間,

也給孩子多一些的機會。

因為我們在意孩子,

所以會為他們擔心,

希望他們能做到更好,

相信我們的付出孩子會感受到的。

跟孩子一起加油吧!

2008年8月31日

《甩紙砲》

文\ShinHann

◎器材:A4紙、報紙、長方形廢紙若干。

◎製作步驟:(圖示)




1. 把較長的那一方對摺後,再打開。
2. 四個角沿著中線往內摺。
3. 再整個對齊。
4. 對摺後再打開。
5. 把左右兩邊的角沿著中線往下摺。
6. 把紙往後摺,形成一個三角形,紙砲完成了。




◎教學步驟:



1.說明今天要做的科學遊戲是「甩紙砲」,教師先不在孩子們面前試範如何甩出聲響,讓孩子們抱著期待的心情進行接下來的活動。

2.進行製作教學:

(1)發給每個孩子一張A4紙張
(2)教師一步一步示範紙炮折紙方法。
(3)請已經會折的孩子教導不會折的孩子。
(4)教師教導孩子們紙炮的拿法。
(5)教師數到三,全部的孩子們一起甩出紙炮。

3.發給每個孩子過期報紙一張,給孩子五分鐘再做一個紙炮。

4.教師用言語鼓勵孩子們在玩的過程中,順便思考紙炮為何發出聲響。

5.教師在黑板上寫下幾個問題那孩子思考:

(1)紙砲為何會發出聲音?

(2)越大的紙做的紙砲聲音會越大嗎?

(3)越厚的紙做的紙砲響音會越大嗎?

6.說明五分鐘後讓各組比賽哪一組的最大聲。給各組五分鐘練習、製作。

7.各組派出一個代表,拿出那組最棒的紙砲上台比賽。三戰二勝。

8.討論

9.補充:原理。

當我們抓緊紙炮用力往下甩時,內摺的紙會彈開,造成空氣突然震動,就發出了強而有力的音波,衝過空氣,傳到你的耳朵,所以你就聽到響聲啦!



◎參考資料

科學遊戲-甩紙炮

830台北街頭



嗆馬大遊行





年輕人自由自在的練習滑板



兩個相隔不到幾條街,卻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風情。

2008年8月29日

蘭嶼遇見同學

一直以來很佩服俊廷,相處四年的大學同學。他應該是我遇過最有決心的人。

大學生活中,經歷起起浮浮,轉換二、三個跑道,每條跑道都相隔百尺。

令人佩服的是,不管在哪條跑道,他都堅持以百米跑者的心情,全力衝刺,不到目標誓不罷休。

現在在蘭嶼國小當替代役,仍在工作之餘,傾盡全力研讀,朝向新的方向準備。

轉了跑道的他,面臨找工作的巨大壓力,一邊鑽研非本科系的書籍準備考試,一邊還要面對心中的煩燥。

但他還是努力的進修,考證照,應徵工作。

在這一段找不到工作的過渡期,無奈是可期的,這份積極的態度就值得欽佩。

學習鯨豚在承受幾十大氣壓的環境還能自在的游泳。

下定決心,就不要怕結果如何,失敗、無奈只是過程,要學會承擔。

相信以積極決心的態度面對未來的俊廷,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2008年8月28日

我執

一直以來,心中藏著一個「我執」。

希望能當孩子的活水源頭,引發創造他們的思考,進而讓孩子愛上學習。一遇到家長、同事的相反意見,我卻無法用更大的熱情去感動他人,我的教學理念微微晃動。

幾個令我佩服的創意教師,接觸他們的理念,發覺他們是用生命感動孩子、家長、同儕進入學習的殿堂。我懷疑自己能否有足夠的能量去感動孩子與家長。

回顧自身。為什麼我會疑慮,裹足不前,害怕錯踏一步將萬劫不復。

我發現,我害怕失敗,害怕流言。

如何克服這個難題,將是我面對的課題。學會面對失敗,也許是最重要的課題。

2008年8月27日

新學期教室佈置

一連幾天,一大早來學校,進到未來要跟孩子相處一年的四年仁班教室,辛勤的整理,將教室的雜物擺放整齊,希望讓小朋友新學期一來到教室就覺得很舒服。















特別去買了兩塊很漂亮的布,分別放在餐桌上和作業放置區,讓教室看起來美美的。到時候再徵召二、三盆盆栽,教室裡便綠意盎然、充滿生機。





↑披上新衣的講桌(餐桌)是不是格外的有氣質呢!





↑美美的作業放置區,請大家一同來愛護!







↑四年級的教學願景是「用欣賞的角度看世界」。希望經過一學期的薰陶能讓小朋友們能真心的欣賞他人!





↑四仁的圖書角,開學後還有新書會放進來哦!



希望新的學期可以順順利利的走過,也給孩子好的學習空間!

  • 留言者: chengyi523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9-02 22:38:19
原來大家都會用布來裝飾櫃子或桌子(順便遮醜)!這真

是好方法!

2008年8月25日

[新聞]悶!美國學生主動周休三日

話說被作家簡媜大力讚揚的美式教育,高中生竟然「自動」週休三日。不知道台灣人會怎麼想,是鼓勵我們效法美國自由的風氣,學習讓學生「自動週休三日」,還是堅持我們的優點,走出我們自己的路,不要再跟美國少數獨一無二的學區相比較。請相信台灣的教育制度!(好像扯的有點遠)




-----------------------------------以上是心得,以下是新聞--------------------------------------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2008.08.25 02:59 pm



紐約市一百多所公立學校每逢周五學生就變少,因為至少有四分之一學生曠課。對這些學生來說,每個周末都有三天。



「每日新聞報」24日報導,2007年秋季學期的紀錄顯示,17所學校周五的學生出席率,平均不到60%。周六返校的學生更不足半數。



學生表示,上課無聊、同儕壓力和長假的吸引力,促使他們翹課。



布朗士Aerospace高中的17歲學生蒙尼茲說:「周五是逃學日,假如我的朋友這樣做,我也照做。」



「全國防止輟學中心」的主任史民克說,曠課是導致輟學的四個主要原因之一。學校的教職員說,學生到周五已精疲力盡,他們無法克服。



布碌崙Franklin K. Lane高中的16歲學生羅慕斯說:「我看到周五學生愈來愈少,他們不想上課。」他認為校警檢查嚴格和老師沉悶是逃學的主因。



教育局一名發言人說,學校已跟經常曠課學生的家庭接觸,並計畫在曠課比例高的日子舉辦特別活動吸引學生。



【2008/08/25 聯合晚報】

2008年8月20日

數學超難 第34題要畫7條輔助線??

中國時報 2008.05.26  林志成/台北報導

     今年國中基測數學科「很難」!補教老師表示,數學科全部卅四題,考十一題幾何題,加上要繁雜計算,很多考生會被考倒。尤其第卅四題考三圓相切,要畫七條輔助線,之後還要很多計算,簡直「超難」,有能力答對的考生可能不多。

2008年8月19日

扁式家庭教育與《不是我的錯》

近日前第一家庭爆出洗錢風波,前第一千金陳幸妤面對媒體再度展現她一貫的火爆個性。前幾次扁家爆出風波時,陳幸妤的處理態度並沒有改善。其實可以想見,陳幸妤心中的壓力,打從心裡她可能也不想生在這個家庭。對於她處在政治風暴的中心,深表同情。

2008年8月17日

費爾普斯泳奪8金 過動兒也有春天



美國飛魚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在2008北京奧運勇奪八面金牌,創下奧運史上游泳項目最多金的紀錄。



而費爾普斯從小是過動兒,無法專心念書,學習成就低落,費媽媽為了培養費爾普斯著實花了一番苦心。



小費七歲時父母離異,母親獨力撫養兩個女兒和有過動症的小費。他無法專心念書、學習成就低落,母親常成為老師抱怨的對象。不過母親黛比堅強面對,她挑選運動相關的書籍或報紙運動版讓兒子閱讀,也問老師:「你打算怎樣幫助他?」



黛比後來發現,嚴格的時間表和游泳有助於費爾普斯安靜下來,也在費爾普斯習泳兩年後,不顧醫生建議而讓費爾普斯停止服用過動症藥物。



費爾普斯學習游泳的初衷是為了改善過動症,不過在教練包曼激勵下,成就超過了預期,比包曼預定的奧運奪金日期足足快了四年。費爾普斯說:「我很感謝包曼,沒有他,就沒有今天的我。」



費爾普斯除了過動,也極為好勝。十二歲時曾在一次游泳比賽輸給同齡的男孩,他一怒之下竟把對方的泳鏡摘下扔掉。包曼警告他,不可以再出現這樣的行為,後來「他克服了這個壞毛病」,「因為從此他再也沒有輸給任何同齡的游泳選手了。」【摘錄自聯合報《泳壇一哥 小麻煩長大超黏媽》, 2008/08/17】




這是個絕佳的例子告訴全天下的父母及教育工作者,過動兒只要找到自己的興趣也可以有一片大好的未來。父母需要給孩子的是支持、鼓勵和適當的期望,相信孩子能夠有一定的進步。



希望下屆奧運,台灣也能出現一個費爾普斯!












  • 留言者: gracepark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8-18 09:24:03
=ˇ=他好帥

2008年8月8日

親子天下創刊 教育的明天是什麼?

教改十年,什麼核心價值才是我們期望孩子學到的?

快樂學習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零體罰是否真的可以讓孩子學習的更快樂?

看到《天下雜誌》花費這麼多心血投入教育議題真的令人慶幸,不論讀者認同雜誌內容與否,參與的人數愈多,交流意見的頻率愈高,更容易達到意識的溝通,總有一天會達成共識。

而我比較難過的是,前幾天全縣校長會議上,訴請提案討論時,校長們除了替自己學校爭取人事經費外,沒有看到比較具體的大方向提案。

只有新任的教育處處長獨自在台上高呼,請各校校長將平時提出的困難在校長會議提出。唯有在正式的會議上提案,才能訴請議會提案修法,根本解決校長們的困 難。環看校長們除了對自己學校的處境有興趣,對教育議題的抱怨還是以臺面下為多,真正在縣長主持的會議反而靜默不語,真的令人痛心。

教育處處長無奈的表示,《天下雜誌》辦理教育相關座談會比政府辦的還用心,投入更多的心力。

希望有一天,政府能用像《天下雜誌》關心教育的活力經營教育,不要只是在經費不足的藉口上打轉。

2008年8月7日

每天做一件傻事可以改變世界

前幾個禮拜中視的《全民大講堂》由翻譯《魔戒三部曲》的朱學恆主講,談年輕人如何挑戰未來。

演講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年輕人要學會失敗,因為成功太簡單了。」

親子天下創刊 教育的明天是什麼?

教改十年,什麼核心價值才是我們期望孩子學到的?



快樂學習真的是我們要的嗎?



零體罰是否真的可以讓孩子學習的更快樂?



看到《天下雜誌》花費這麼多心血投入教育議題真的令人慶幸,不論讀者認同雜誌內容與否,參與的人數愈多,交流意見的頻率愈高,更容易達到意識的溝通,總有一天會達成共識。



而我比較難過的是,前幾天全縣校長會議上,訴請提案討論時,校長們除了替自己學校爭取人事經費外,沒有看到比較具體的大方向提案。



只有新任的教育處處長獨自在台上高呼,請各校校長將平時提出的困難在校長會議提出。唯有在正式的會議上提案,才能訴請議會提案修法,根本解決校長們的困難。環看校長們除了對自己學校的處境有興趣,對教育議題的抱怨還是以臺面下為多,真正在縣長主持的會議反而靜默不語,真的令人痛心。



教育處處長無奈的表示,《天下雜誌》辦理教育相關座談會比政府辦的還用心,投入更多的心力。



希望有一天,政府能用像《天下雜誌》關心教育的活力經營教育,不要只是在經費不足的藉口上打轉。

2008年7月30日

研習後的感動

一般的研習常常是「看表演」的性質居多,常有看完一場很好的「表演」,覺得很棒、很值得學習,卻沒有一股感動,讓人迫不急待要將所學用到自己工作上的衝動。

然而,暑假這場 7月23日-25日的「意識會談與正向管教」的研習非常不一般,它讓學員們帶著感動的心回去,充滿能量的再度挑戰教育現場。

宜蘭有個很特別的老師--宋慧慈老師,每年寒暑假擔任召集人,發起「意識會談」相關研習,為的是讓宜蘭的教師們能學習到不同於一般的教學策略。

自從寒假參加宋慧慈老師辦的第一場研習後,我拾起了教學信心,重新用「對話教學」面對學生,真的解救我教學以來的困擾。面對學生的種種態度,以及自己的處理方式,漸漸穩定。

承蒙宋老師厚愛,這次研習擔當工作人員,用意識會談的態度帶領學員進入討論,讓我用另一種的方式深入這場研習,學習更深層的智慧。

自覺是治療的開始。研習過後讓我深深體會到這句話的意義,第一次被學員、老師們的認同、接納而感動,久久不能自己。第一次感受到,被「完全接納」的信任感。

回想自己帶班,口頭說接納、接納,心裡卻不見得真心認同,常常有假民主真獨裁的情形,如何能把我感受到的「完全接納」的態度,帶給學生則成了我下學期的課題。

2008年7月29日

《移動世界Griffin's Story》

Jumper的圖像書名:Jumper Griffin's Story
作者:Steven Gould
出版社:Tor
【移動世界】由【神鬼認證】導演執導

還記得電影《移動世界》(JUMPER)中比主角還搶眼的配角葛利芬(Griffin O'Conner),出場的時間雖然不長,舉手頭足在在表現出多年被聖騎士追殺的老經驗。得知有一本《移動世界》的設定集,忍不住馬上找來看。

書中英文、西班牙文和法文夾雜,對只懂英文的我來說,閱讀起來有點辛苦,只能用猜測來補足西班牙文和法文的意思。還好,在外文出現的前後段中多多少少能透露出那段外文的意思,不難猜測。

2008年7月26日

意識會談的正向管教經驗

正向管教經驗

一天,孩子們結束體育課課程,幾個孩子衝到我面前,氣沖沖的對我抱怨剛才上課時玩躲避球時,小文又和小明吵架了。

當下我只覺得這是孩子平常的告狀罷了,過一陣子他們氣消了就好了。

接下來,接連來了四、五個孩子,也是來告狀同一個問題。

我心想:「這下可能不是小問題了,要找這幾個小朋友來問清楚狀況。」

就在我還沒找學生來問話的時候,孩子又來通報,阿恒和小明找了念高年級的哥哥要到班上找小文理論。

我心中吶悶,現在的孩子是怎麼回事,三年級的孩子遇到問題的第一個反應竟然是找高年級的哥哥助陣。我趕緊請孩子把小文、小明和阿恒都找來問清楚事情發生的原因。

孩子也不知道躲哪去了,整節下課都不見人影,要找個人還真不容易,我心裡焦急著,不知道這幾個孩子這次又會鬧出什麼狀況。

從其他孩子的口中隱約知道事情跟躲避球傳球時有關。阿恒從內場傳球給小明,而同隊的小文卻從中攔劫,不把球給小明。於是小明和阿恒認定小文違反遊戲規則,要給小文好看。

「噹、噹、噹、噹……噹、噹、噹、噹」上課鐘響。

大部分的孩子都就座,教室外頭吵吵鬧鬧。我出教室一看,小文的媽媽正好拿東西來學校,懷中摟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小文。周圍繞著一群孩子,正向小文媽媽投訴小文的不是。

怎會這麼巧,小文的媽媽正好來學校,這下事情如果不處理妥當,可能會是一個親師間的大問題,心下正盤算著如何解決問題。

心想眼下孩子的情緒才是最重要的,還是以解決問題為先,這一節課也不用上了,打算跟孩子討論體育課發生的事情。

我走上前,請所有的孩子先進教室,向小文媽媽保證我會好好處理孩子們間的爭吵,請小文媽媽放心。

回到教室,我靜默了一分鐘,等到孩子們都安靜,看著我的時候,轉身在黑板上寫下「躲避球」三個字。我打算用這三個字來跟孩子談體育課發生的事。

「老師知道剛才體育課有人吵架,有人打算找高年級的哥哥來幫忙理論。在我們都還不清楚事情發生的情況之前,老師想跟你們談一談黑板上的三個字『躲避球』。有人知道玩躲避球的時候有什麼規則嗎?」

孩子們發言踴躍,尤其是剛才惹事的那幾個孩子。我眼睛飄向小文的方向,小文似乎還在哭泣中尚未回復。

孩子們:「被球打到的要去外場、打到人的可以回到內場、……」

談到內場和外場時,我在黑板上畫個簡圖示意,讓全班都能清楚知道內、外場的分界。

當內、外場和大部分的規則都由孩子發言、討論後,我想了解他們對傳球的規則是否清楚,所以我問:「傳球有沒有什麼規則呢?」

好幾個孩子也立即的發表:「內場可以傳外場」、「外場可以和外場的小朋友互傳」、「外場可以傳內場」。

每當孩子說一個規則,我會再覆述一遍,確認孩子都明白。

眼看孩子們對規則都清楚明白了,我請孩子把今天發生事情的經過,以及發生事情時孩子在球場的相關位置畫在黑板上。

將事情的經過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重新的黑板上呈現。

首先,在內場的阿恒要傳球給在外場的小明,跟據剛才討論的規則是不違規的。再來,同一隊在外場的小文和小明,分別站在直角(∟)的兩個邊上,小文搶到球。就這一個點來看,我問孩子們是否違規?

班上的孩子因為經過剛才規則的討論後,很理性的告訴我:「沒有違規」。

小明和阿恒也點頭同意,表示的確沒有違規。於是孩子們本來針對違規一事的爭論就消失無蹤。

爭吵的事解決了,還有一些觀念要跟孩子說清楚。我告訴小明和阿恒下課後要來找老師,談一下關於請高年級大哥哥幫忙助陣的事。告知他們這樣的處理法是不適當的。

事情釐清,孩子們的衝突也就化解,下課後,小文又重拾笑容彷彿一切沒發生過。

結語

整個會談帶領,充其量只有到達第一層次(客觀性)和第二層次(感覺性),有點像「價值澄清法」,澄清孩子對於躲避球規則的概念。這次討論應用到意識會談的方法是接納的態度,也就是「接納的聽,如實的應」,我不先對孩子的對錯表示意見,統整孩子們的想法,整合成孩子們的意識,讓孩子共同關心此議題,共同解決。

這次的經驗對我來說,是正向管教的經驗,令人欣慰的是所有的孩子都因此對躲避球規則有了更清楚的認識,小文也破涕而笑,平安的化解一場危難。

※補充資料

【阿茲海默行館∣意識會談相關文章連結】

  • 留言者: Hsinlincai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7-19 22:24:13
很棒, 很妙的決解方法, 讓孩子自己去判斷, 而不是一昧老師說什麼就是

什麼,

老哥, 你以後一定是一個很棒的老師XD

升學率 100% 十六年國教來臨?

去年新聞刊出 18 分上大學一案,社會上輿論紛紛,其中不乏知名教授,建言應做好大學不良系所淘汰機制,為高教品質嚴格把關。



今年,大考中心更宣佈,零分也能上大學。到底該慶幸十六年國教的成形,還是高教沒落?



如今零分上大學的前提,指的是能考上高中的學生全都有機會上大學。但是,目前國中升高中升學率尚未達 100% 。當國中升高中尚未達 100% 怎能斷言十六年國教成形?

(今年高中基測結果,國中升高中職的升學率為110%,十六年國教儼然成形。update 2008/07/25)



即便零分上大學成真,各大學應該思量如何維持畢業生的水準,讓社會大眾不至於貶低大學生的價值。



對於排名前幾名的大學而言,零分上大學事件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只有幾所排名較後面的大學,等著分發結果當天,接受新聞媒體的批判。



假考部隊揚言要讓零分上大學成真,有如漫畫《死亡筆記本》,替評鑑不過的大學系所處死。此舉雖然在道德上有所爭議,卻是合法的行動,完全人民自發性的行為,也許對凡事都慢一步的台灣教育不失為一帖猛藥。

2008年7月18日

HANCOCK【全民超人】

劇情大意

Hankcock 是一個落魄的超人,具有超人的力量、飛行、刀槍不入,Hancock 可以做很多事,可以救很多人,可以被眾人擁戴,但他不是。因為某些原因,Hancock 借酒澆愁,嚴重的酗酒問題,讓他即便是救人,也不得民心。

一天,他救了形象公關 Ray 一命,Ray 為了感謝 Hankcock 決定替他重新打造形象。Ray 安排 Hancock 進看守所,讓人民開始懷念 Hancock ,重新教導 Hancock 救人的基本禮儀。

一次成功的救援任務重新塑造 Hancock 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人們開始崇拜、尊敬 Hancock。Hancock 臉上終於露出自信的表情。但 Hancock 心中最深的疑惑是,他的身世。而能夠解開這個問題的人就坐在 Ray 的身邊。

超人應該具有絕對的道德?

關於超人也具有一般人遭遇困難的電影已經被廣泛的使用了,像「蜘蛛人」、「超人」、「X MEN」,一開始的確造成廣大的迴響,現在人們開始會思考,也許超人也有自己的難關要過。

Hancock 遭遇的問題比較不同於蜘蛛人,非關愛情、事業。而是個酗酒、行為狂野的超人,雖然富有正義感,狂放的行徑讓人不敢苟同。

如果超人是個職業,民眾對超人具有相當的道德期望。如果民眾對教師、執法人員、警察、律師等,具有相當的道德期望。一旦這些職業從事人員違反民眾的期望,民眾便大聲斥責,甚至否定之前的功勞。

當民眾給超人龐大的道德壓力時,是否也該反省自身,如果不是人民自己沒有做好,哪需要超人來拯救?

支持力量大

片中令我感動的場景是獄中牢友幫忙 Hancock 說出心裡話並給予鼓勵。任何人都需要支持和鼓勵,沒有什麼比支持和鼓勵更振奮人心。我想現實生活裡,我們都需要他人的支持,參加一個好的支持團體可以保持心理健康。我認為最厲害的老師,就是可以把班級營造成一個良好的支持團體。

愛情?

劇末最大的爆點,應該是 Hancock 和女超人之間的關係。也許很多人會有疑惑,我個人則是很感動,猜想,當愛情昇華為友誼甚至更勝於友誼時,他們的行為就非常的合理了。

  • 留言者: JINGDA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7-15 19:25:20
還是一樣很哈超人喔!!

2008年7月8日

感恩

第一年的教學真的是只能用膽顫心驚來形容。有幸遇到宋慧慈老師的對話式教學,讓沉倫的一顆心又回到了積極努力的目標。

每個月一次的研習加上每二週一次的客廳讀書會,讓我這個新手教師每月都能看到活水,見到如來佛,從每個老師的對話,理出自己的盲點,以及改進的方向。

3月27日的研習中,獲贈一本宋老師的對話錄,紀錄宋老師一年來的對話教學。閱讀的過程中,心裡頭掀起一陣陣的浪濤,驚呼,「原來教學也可以這樣」、「原來教育界老馬也會遇到這麼多挫折」,突然覺得自己太要求穩定,而忽略了最重要、最基本的心念-「教學」。

意識會談不斷強調的,「會談不只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態度。」

為了學習這種態度,我應該要用一輩子去探索吧。

※補充資訊

國小老師 Amy 在她的 Blog 裡有豐富的對話式教學的紀錄可供參考

《阿茲海默行館》什麼是對話式教學宋慧慈老師專訪

  • 留言者: JINGDA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4-06 22:51:01
很不錯喔~~

感覺你又更上一層樓了呢..

好好加油...

Be a good teacher !!

地球村英文會話課

《地球村美日語》可以說是台灣最大的會員式補習機構。實習的時候為了考中高級英文檢定而到地球村上會話課,增加口語對話的能力,買了三年的課程,當兵期間中斷一年半,現在又開始回去上英文課。



學習英文一直是我的興趣,學起來也特別有意思,就當做是聊天,只是語言不同,用不同的思考方式聊天,只要敢講就可以聊的很開心。



地球村在外師的部分(宜蘭店)總是會保留二個外師負責上中級、中高級、高級會話課程,課程的內容基本上依據當月的雜誌文章做討論。外師大約一年就會換一次,我猜因為外師也只是出來台灣遊玩,順便賺個外快,不想久留。外師大都很盡職的教授,所以只要敢說話、敢發問,說英文對你來說會越來越容易,有時候說不出來只是字彙量不夠的問題。



最近,暑假來臨,在工作之餘,少了學生每日煩心,我可以盡量撥空到地球村上英文課,就當做是聊天,增進自己的英文能力。學英文就成了晨泳外的另一個暑假作業。



顯然,不只有我一個人想好好利用暑假學英文。昨天Nick(外師)談到中級英語會話課人數高達30個人,整整坐滿一個教室,大部分都是高中生或大學生。看來宜蘭的高中生和大學生都很認真的利用暑假學習英文。而 Nick 說:「我必需強迫他們發言。」甚至還引誘他們「你們平常很少跟外國人講話,如果你發言了,你今天就可以很驕傲的回家跟家人說:『我今天跟外國人說話了!』」



反觀我們中高級和高級班的課程就是完全不同的情景,總是有幾個人會不停的問問題、討論,常常二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辦法把課程上完,讓外藉老師恨不得讓我們停止發問。不過,我喜歡會提問題的同學,因為有討論才會有思考,才會反思每個英文的意義和用法,學習讓自己表達出想法,也讓外師聽得懂我們的發問,如此才真正學到英文。



我在地球村英文會話課真的學到很多,還在繼續學習、進步。也許有一天可以出國去印證自己所學也不錯。

2008年7月6日

巧遇國中導師

每次回想自己想當老師的初衷,引發自國中時導師的啟發。退伍後進入職場,常常想打回去找老師聊天。就這麼想著、想著卻遲遲沒有行動。



世界就這麼小,連平常租片的地點都會遇到久未遇見的人。



國中導師就站在我面前,大概快十年沒見面了,沒想到再一次見面兩個人都是同樣為教育盡心盡力的人。



聽著老師談著這幾年來教學的心理歷程,勉勵我努力向前,用心盡力別後悔。在投入教育的同時,也別忘記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觀照內心最真實的情緒,回到最原始的初衷。



老師說我很幸運能直接進入職場,有些歷經大大小小考試進入學校的新進老師,被考試磨得心力憔悴,教書一、二年就失去教學的熱耽。



我非常同意,教學是一個與人相處頻繁的工作,與人相處,磨合是很容易消耗心中能量的。一個人的能量就這麼多,早一點消耗完,就早點老去。現今的選教師方式實在不是個好方法,但也是僧多粥少,不得不的辦法。



很開心,在多年之後重新見到那個開啟我教育之門的導師,一個用教育熱耽讓我看到教育的珍貴的老師。我又開始重新思考教育原始的衝動與想法。
  • 留言者: Hsinlincai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7-13 20:33:24
教個40年吧...XD

加油!

2008年7月4日

暑假作業「培養一個好習慣」

2月初,參加一場教學的研習,一位資深教師分享她給學生的寒假作業。



作業分三大項:



1.培養一個好習慣

2.幫助一個新朋友

3.學習一個新本領



這位資深教師以對話的技巧帶領孩子討論寒假作業的項目,以及如何做的具體作法。教師講的很精采,很動人,讓很多在場的教師恨不得早一點聽到這種寒假作業,也可以早一點讓自己的班級實施。



今年的暑假作業,我借用資深教師的概念,在暑假作業裡多出了一項「培養一個好習慣」,我設計了一個學習單,請學生在暑假裡選擇一項想要養成的好習慣,並且每天做檢核紀錄,等到暑假結束後,再做一個總檢討,看看是否成功養成好習慣。



我對這個作業抱著很高的期望,但是我自己在班上帶領討論時,班上的討論不夠深入,學生們只在意什麼是可以培養的好習慣,什麼是不可以培養的好習慣,而沒有仔細的考慮培養好習慣帶來的好處。我猜暑假後學生們的作業應該會是安親班給的正確答案吧!



不論如何,作業出了,就等待收成了。暑假過後再來報告成果。



最後,這個作業不只是給學生,也是給我自己的,總不能只有學生做自己不做。



下面是我學習單中的提問內容以及我想培養的好習慣:



一、我想培養的好習慣是:晨泳



二、我打算如何做來培養好習慣:



早上 5:30 起床,5:45出發到游泳池游泳。游泳的時間依當天的行程而定,如果時間夠就多游一點,時間不夠就少游一點。不管如何,每天都要游泳。



三、預計會遇到的困難:



早上賴床爬不起來。



(以下暑假過後再紀錄)



四、你是否養成這個好習慣?



五、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你遇到什麼困難?



六、你是如何克服困難的?或你是如何被困難打敗的?



七、寫出這次培養一個好習慣的心得。


  • 留言者: abcb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7-04 20:50:38
沒錯 我也要培養一個好習慣才行



如果可以學習一個新本領的話就更好樓




  • 留言者: Hsinlincai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7-04 23:58:13
加油^^

到時在問你游了幾天...XD



我則是每天跑操場10圈或以上

固定重訓



大家一起加油吧^^




  • 留言者: JINGDA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7-05 20:48:58
哈哈

不錯喔

很cool的idea!

我要培養的好習慣好像很多...ㄟ害

2008年6月12日

[新聞]千人安親班 下課塞爆周邊

 2008/06/12 【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市報導】



台南市一家安親班開在有三千多學生國小旁邊,小學下課就有上千學生直接進了這裡,所以安親班下課時,盛況不輸其他小學。特色除了雙語及才藝班,更重要的是服務鉅細靡遺,連孩子的聯絡簿及上學要準備的各項物品,安親班都幫忙弄好,孩子回家「只要上床睡覺就好」。



這家安親班的主建物兩層樓,頂樓另有加蓋,每到學生下課,家長來載孩子的汽機車仍造成周圍兩條巷子交通打結;附近居民形容:「像小學放學一樣熱鬧。」



這家安親班的編制也像小學,每一年級都有好幾班,另外,還有一堆才藝班,也有體能課程的直排輪班、籃球訓練班等。



安親班的老師不僅幫孩子補習功課、督導作業,孩子在學校的聯絡簿,也由安親班老師幫忙簽名,聯絡簿中要求家長配合的事,如端午節請家長讓孩子帶一顆粽子到學校,孩子上美術課做靜物寫生,請家長幫孩子買一束花帶到班上;安親班都幫忙弄好,孩子回家「只要上床睡覺就好」。



這家安親班學生人數最多時曾達兩千人,即使目前只有一千多人,可能是全台最大的安親班。但張姓業者十分低調,「現在生意沒有以前好。」不願說明詳細人數及經營方針。



孫姓學生家長表示,兩個孩子都在這家安親班上課,學校常要求家長幫孩子準備東西或作業,她下班回家根本沒時間,幸好有安親班協助;但也有家長對「全方位式」服務不以為然,雙薪家庭送孩子到安親班是不得已,父母下班後還是應找時間陪孩子,若連學校聯絡簿都由安親班代簽,有點離譜。


Comments:



當學校教育用商場模式經營,也許就會變成這個模樣。



至於,教育的本質,還有誰在關心呢?



我好像也遠離了教育的本質了。


2008年6月2日

[新聞]「我不想上學」 自學生5年增一倍

TVBS 更新日期:2008/04/26 00:48


TVBS


不想讓子女接受現行教育體制,台灣有一群父母選擇自己當老師,把家變教室,親自教導子女!尤其這5年,在家自學的中小學生,人數增加一倍,其中台北的黃郁琳,在家學習長達8年,負責教育她的黃爸爸有所感觸,覺得這段期間他恢復成為真正的人。


在家教育協會理事長黃夏成:「你覺得爸爸跟你討論,前面這一段的時候,做了哪一些調整?」


黃郁琳盯著課本,聽爸爸解釋句子意思,因為打從幼稚園開始,她就沒上過學,爸爸媽媽是唯一的老師。在家教育學生黃郁琳:「可是在家裡我排課表,可以有很大的彈性,比如說我比較喜歡英文,我可以多排一點,花多一點時間去做。」


想排什麼課,黃郁琳自己決定,當初黃爸爸拒絕讓寶貝女兒,進入教育體制,反而選擇把家庭變教室,給她量身訂作的教育。黃夏成:「走在家教育這8年來,我覺得對我個人來說,恢復了一件事情,我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黃郁琳從小學會獨立學習,過去5年來,跟她一樣的中、小學生,人數增加一倍,許多父母對於現行的教育制度,都搖搖頭。九年級學生家長:「就覺得現在的小孩子很可憐,除了你看,補習班要排那麼久,他們一整天都在補習,為了就是一個,考好學校。」


不隨著現行教育體制走 這群父母改走自己的路。


MY COMMENT


 


我個人覺得這個新聞的標題下的很糟,把「自學生人數增加」與「對教育現況失望」畫上等號,兩個現象並沒有絕對的相關性,放在一起容易引起不適當的聯想。



另外,幾個問題可以思考一下,「在家自學的孩子」究竟是孩子不想上學?還是家長不想讓孩子上學?



「我不想上學」是孩子覺得在學校的壓力太大?還是孩子覺得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多,學校、補習班、才藝班……讓孩子覺得壓力沉重?





 


 

[新聞]沒帶泳褲 遭師倒栽蔥浸水

 2008/06/02 【聯合報╱記者范振和、田俊雄/花蓮縣報導】

 



















學童體罰後,坐在地上痛哭失聲。記者范振和/翻攝自監視器畫面


花蓮市中正國小五年級男童日前因上游泳課未帶泳褲,被老師董俊男倒栽蔥插進水中體罰;學童的媽媽傷心難過地說,「我兒子曾溺水,見水就怕,老師怎能因未帶泳褲就如此處罰呢?」校長吳木川表示,董老師做事認真有衝勁,今天交由教評會處理。


 


「這名男童沒帶泳衣,也不願下水,董老師便強抱男童入水教訓,實在夠粗魯!」一名目擊者描述當時情況,指學生都嚇呆了;現場張姓管理員說,當時她在櫃台,聽到泳池嘈雜,走進泳池看到董老師罵學生,她安撫老師不要生氣,未看到倒栽蔥的動作。


 



















花蓮市中正國小體育老師董俊男訓斥一名學童未帶泳褲,並把這名不願下水學童倒插水中體罰。記者范振和/翻攝自監視器畫面


承攬泳池業者說,接獲目擊者反映後,第一時間即向校方通報。但中正國小教務主任紀忠呈說,未接獲任何反映。業者還說,有目擊者告訴他,董老師還拿浮板打學生,致學生鼻子流血。


 

董俊男說,這名學生每次上課都未帶泳褲,也不帶連絡簿,上月廿一日上午再犯,他才拉抱這名學生到池邊「倒栽蔥」,假裝要插入水,頂多只弄濕頭髮而已,絕對不是外傳「插入水池上下涮卅秒」,如這樣處罰學生,他願接受校方處置。


 

林媽媽說,事情發生後,兒子一直未說,只覺得兒子怪怪的,直到昨午,體育老師打電話道歉,才知道狀況。


 昨晚她看電視報導,見監視器顯示董老師先甩兒子耳光,再抱到 池畔以「倒栽蔥」的方式插進水中「涮」了數次,後來兒子癱坐在池畔不斷哭泣,實在太過份了。


 林媽媽說,昨晚她問兒子有沒有這回事,兒子才說有,但頭沒浸到水,原在客廳寫功課,一聽說記者要來了解,馬上躲進臥房。 「唉!我擔心小一曾溺水的兒子,今後會更怕水了。」她表示,今天會訪查目擊者。


游泳池業者昨天看了監視器研判,學童上課,泳池把水位降至九十公分深,以老師與學童身高比例,不致於「倒涮」水裡;當時在場的救生員說,因角度關係,未看清楚是否頭部浸水,但這種舉動很不對。


 董俊男說,因見另一名學生不守秩序,在泳池內相互追鬧很危險,他一時情急拿起浮板要輕敲學童腦袋示警,不小心敲傷鼻子,已取得學生家長諒解。


 【2008/06/02 聯合報】

2008年5月31日

【中時】10年認養情 台父為她學越語 童感動放聲哭

中國時報記者 黃馨儀台北報導



握著大學的錄取通知單,甫成年的黎氏秋十分滿足,此時最想分享的人,就是遠在台灣的認養爸媽了。十年前,才七歲的「小秋」被送入越南的兒童之家,原本身世坎坷,卻在台灣的馮印龍夫妻不間斷地關懷中,逐漸成長;馮印龍特地為小秋去學越語,小秋也努力學中文,這段異國的親子情,非常特別。



小秋七歲時,父親就撒手人寰,拋下六個年幼的兄弟姐妹由母親撫養,由於母親無法接受這麼大的哀慟,不但精神錯亂,更失去記憶而成為街頭流浪人。幼小的他們只好進入越南的德山兒家,她也必須肩負起照顧弟妹的重責大任。



小秋不怨天尤人,下課後除了複習功課,還會協助院長做菜、照顧弟妹,儼然是孩童的第二個母親。



而當時在台灣的馮印龍夫婦,在因緣際會下,透過至善協會越南貧童助學計畫認養了小秋,不但成為小秋人生的轉折點,也與小秋譜出深厚而長久的緣分。



本身育有兩女一子的馮印龍說,平常的認養人一年有一兩封信件往來就很了不起了,但他們夫妻倆與小秋,已累積六十封信件,就像親子女般親近。



為了與小秋更順利的溝通,在板橋上班的馮印龍,每星期還要撥三天到台北上越語課,並嘗試用越語寫信給小秋。前年夫妻倆甚至親赴越南與小秋會面,當小秋聽到馮印龍用流利的越語說出「妳好嗎?小秋,我是爸爸」時,不禁激動地大哭。



為了報答這份恩情,本身對文學相當有興趣的小秋,也在去年十月開始學中文,並利用打工機會增加漢語的溝通能力,在今年農曆年時,也親手寫了中文賀年卡給爸爸當做驚喜,當場讓馮印龍飆淚。



去年小秋也順利考上順化富春民立大學文化旅遊科,成為德山兒家去年唯一考上大學的孩子,讓馮印龍相當欣慰。他說,現在的小秋不但相當快樂,整個人也愈來愈有自信,就如同小秋所說:「只要有信心,心中的小太陽一定會出現彩虹!」




我的評論:



姑丈領養多年的養女在今年考上大學,這幾年來他的用心,成功的帶領一個孩子向上提升,我認為這就是教育的真諦吧!






  • 留言者: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5-31 23:22:25
shinhann:

姑丈今天再去上越語.回來看到你的部落格評論,不愧

是教

育人。小秋的身世、遭遇、懂事、貼心、勤奮、努力、堅

強........

我想任何人目睹,都會跟我一樣,一鞠同情之淚並拉她一把,從

書信

的持續關懷、鼓勵,到幾次見面的加油打氣,看她一步一步向

上,那

種快樂與欣慰,實在不是筆墨能形容。相對的從她那邊也讓我成

長許

多,願有能力的人都能伸出愛的雙手,幫助天下需要幫助、需要

關懷

的人。

姑丈 馮印龍 20080531

2008年5月23日

宜蘭縣國小裁班併校 (維持原規定 各校請自保)

縣長裁示 維持原規定 希望學校努力「把學生找回來」 「讓社區聽到校園鐘聲」



記者戴永華/宜蘭報導



「請不要讓社區聽不到校園的鐘聲。」縣政府修改國小分校、分班配置要點,規定新生不滿8人,採隔年招生,新規定引起偏遠地區家長擔心裁班、併校,四處投訴,縣政府昨天決定暫緩實施。



教育局1個月前把原規定國小新生人數不滿5人,改為不滿8人,就要採隔年招生,不滿人數的新生必須轉往鄰近國小就讀,由縣府雇請交通車接送。



新規定衝擊偏遠國小的存廢問題,包括龍潭國小匏崙分校、四季國小英士分校、順安國小中山分校、大同國小樂水分校、金洋國小都可能得隔年招生。



連日來縣政府一直接獲陳情,要求不要裁併小校。教育局昨天召開教育審議委員會討論,校長吳文欽提案,新修改規定的宣導期過短,讓小校無所適從,家長不能適應,也會引發超額教師問題。



花蓮教育大學副校長林清達表示,部分原住民家長無奈說,「如果社區聽不到校園鐘聲,將會是一片死寂」。縣長呂國華最後裁示,仍維持原規定,希望學校努力「把學生找回來」。





【2006-04-27/聯合報/C2版/宜蘭縣新聞】





少子化衝擊浮現,我實習的學校避不了,也將面臨分校裁校的問題。



縣政府一個月前發公文通知各校,新生招收人數不足得以採隔年招生,不滿人數的新生將轉往鄰近學校就讀,每生每年得以補助交通費一萬元。對新生家長而言,是一項具吸引力的政策;對學校,則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縣長最後裁定維持原規定,希望各校努力找回學生。這是個弔詭的結論,如果由於少子化的影響,學區內的學生不足,就算拼了命找,也找不到學生。縣長此言是否暗示學校,應該到鄰近學區「搶學生」。



我的實習學校龍潭國小也面臨裁校的危機,為了保住原有的學生數,近來努力向社區說明學校的好,希望社區的家長肯定學校,送學生來就讀。



面臨少子化加上縣府嚴重缺錢的問題,教育這百年大計竟淪落至此。希望政府能重視教育,多花點錢在基礎教育,減少師生比,各校的老師才能在安定的教學生活中,盡力教學。

2008年5月17日

奇異果頭札記(三)選兵

選兵,是小抽的前哨戰,也是新兵第一個能夠選擇單位的機會。選兵的單位地點大多在本島(有少數到外島),相對於大抽時四、五成的外島籤機率來說,在選兵時,能被選兵官選到多是留在本島的保證。

選兵的時候,依入伍時間、新訓地點的不同,軍方各單位的選兵官會來到新訓單位依專長選兵。以陸軍為例,來選兵的單位會有國防部、陸軍總部、兩棲偵搜、傘兵、砲校、裝校、……。各單位再分別說明各自所需要的人才應具備的技能,只要符合說明的新兵,都可以在選兵的時間到各單位參加甄選。不過,請注意,因為選兵的時間有限,一個人通常只有一次的機會,一定要好好分析自己能力的利害,找最有利的單位甄選,才不會敗興而歸。

以我自己為例,新兵分專長時,我以「電腦軟體應用丙級技術士」證照分到「資訊」類別,但,我大學主修的科目是自然科學教育,如果要跟其他人比資訊專長,絕對趨於劣勢。所以,打從一開始,我就不打算參加任何要求為「資訊」專長的選兵,因為拼不過人家。

當各單位的選兵官上台報出單位及需求的人才時,我拿出記事本,一項項記下我專長符合的單位,以及他們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列出單位、所需才能的同時,我也開始將想去的單位打勾,不想去的單位劃叉。一直到所有的選兵官說明結束為止。

其中砲兵飛彈學校甄選「射擊計算兵」,需要「數理人才」,具備運算簡單的 sin 、 cos 、 log 的能力,並且優先選擇大學唸師範及成大的新兵。以上各點,正好符合我所具備的條件,所以二話不說,下定決心參加砲兵學校的選兵。甄選後,果然不負期望,中選砲兵學校,將在新訓結訓後到台南永康的砲兵學校接受五周的專長訓練,再回到小抽抽中的部隊服役。

事後,雖然很多人跟我說砲兵很操,但是往好處想,至少我留在本島了,跟分到外島的弟兄比,幸福多了。當兵的時候,大部分的選擇都是命中注定,坦然接受反而心安。

2008年5月6日

班級部落格

學校的部落格系統壞了,只好用 Google  的 blogger 架一個新的班級部落格來放照片。

5月開始,孩子們寫的好的作文會被放到部落格上供大家欣賞,所以,孩子們,請用力寫作文吧!

http://kfps88.blogspot.com/

2008年4月30日

基測,補習班賺翻(三則新聞)

基測》「好補」 補教名師月入百萬



記者王彩鸝/專題報導



少子化讓學校減班廢校,但知名補習班仍然門庭若市,10年來補習班爆增為5.5倍。南陽街的補教名師,一個時段三小時的身價七、八千元起跳,不乏月入百萬者。補習班招師資,也有自稱建中老師主動打電話到補習班應徵兼職。



每年很多基測滿分的考生,很多都說不曾補習。但許多不補習就可考上第一志願的學生,進了建中、北一女之後,因為大家都在補,不補都不行。據了解,一位明星高中老師的兒子,去年沒補習考上建中,但上高中後也到補習班報到,那位老師說:「不補不行,因為學校老師教的沒有補習班老師好」。



二次基測補習市場有多大?補教業者張佾耕指出,只做模擬考試和解題訓練的陽春班,收費八、九千元,全科教學則要1萬8000 至2萬元。40天就有百萬市場,但補教業者真正看中的是,後續高一家教班的市場。



張佾耕說,這還不包括「地下補習班」,不少高中名校老師在校外開班授徒,業界術語是「養鴨子」。雖然政府規定在校老師招收家教生不得超過5人,但很多明星學校的數理、英文老師,是被家長拜託開家教班,超收學生是很平常的事。



【2006/05/28 聯合晚報】





基測》考生一考完 就到補習班



記者王彩鸝/專題報導



第一次國中基測今天下午考完,補習班的魔鬼訓練班明天上午7時30分就接著開張。瞄準第一志願的「二次基測狀元班」、「數理資優甄選衝刺班」等紛紛出籠。畢業典禮還沒有到,就有學生打算跟學校請假,先到補習班報到,當「考試練習機器」,把基測模擬考當一天三餐吃。



第二次基測是7月15、16日,這兩天基測考場補習班傳單滿天飛,有所謂「二次基測狀元班」,提出進步30分以上保證,46天內每天唸15小時,早上7時30分至晚上10時30分,除了吃飯上廁所、中午強迫午睡1小時外,其餘時間都是「分分秒秒的魔鬼訓練」。看得不少家長都喊不忍心。



狀元班收費1萬8000元,還不是有錢就可以唸,需有學校模擬考PR值85以上證明,才可入班。



補教業者高國華表示,基測比實力也比細心,五科考試平均每科錯1題得274 分、錯2題255分、錯3題237分、錯4題224分,補習班提供的訓練方法就是大量做模擬試題。補教業者張佾耕也說,基測量尺計分追求的是「零缺失」,補習班才會推出「題數管理」,藉著重複練減少錯誤。



有的補習班則將五科模擬考壓縮到一個上午完成,一天三次,46天下來就累積80場基測實戰訓練。但學校三年的模擬考最多不超過10次。



考完第一次基測後,緊接而來是6月18日資優班甄選非學科測驗,像建中或北一女的數理資優班,只各招生60人,去年推出甄選衝刺保證班的補習班,班班客滿。補教業班主任林昇泉說,今年的也是明後天陸續開班後,等到6月9日第一次基測成績公布,數學和自然兩科都須在50分、PR值93以上,標準並不低。



有補教業者甚至結合民間文教基金會,帶著補習班學生到台大開的明星高中名師的資優講座,規避高中老師不能到補習班上課的問題。



張佾耕就說,雖然二次基測只剩下半數考生報考,但第一次考試就申請入學的準高一生也是補習班吸收對象,「他們還要考大學呀」。也就是基測數十萬考生,補習班一個也不會放過。



【2006/05/28 聯合晚報】





基測》好苦 學生:再不衝來不及



記者李樹人、劉開元/台北報導



台灣中北部今天雨勢不斷,天空有些黑灰,剛考完第一次基測的小強心情也差不多。為了第二次基測,他只能放鬆一晚,明天一大早,就得出門至補習班報到,額頭綁著寫有「必勝」的細布條,接受為期一個月多的魔鬼衝刺訓練。



許多考生表示,考完一次基測並不代表就此輕鬆,因為還是有許多補習及考試等著他們。許多考生考完試後,卻仍然繃緊神經,因為他們還有好多事要做,輕鬆不起來。



南門國中應屆畢業生小強表示,從明天起連續一個多月的時間,幾乎都得補習班度過,從早上7時30分到晚上10時,中午不能外出,只有晚餐可到外面透透氣。



南門國中畢業的林同學說,他預估第一次基測的成績上不了前三志願,因此要考第二次。但怕自己實力不夠,父母已經花了兩萬元,幫他報名參加補習班的考前衝刺班,到下次考試只有一個多月時間,他表示「再不衝來不及了」。



不過也有家長懷疑這種密集訓練的成效,中正國中考生家長王媽媽就表示,今年考題好像比較難,但並沒有讓小孩補習的打算,因學校已安排自修課程,由老師陪學生一起衝刺。王媽媽說,衝刺班學費不便宜,有些強調名師授課的班級,費用高達兩萬元,去年大女兒也報名參加,結果補了一個月,最後只多了四分,平均一分得花上五千元,讓她氣到沒力。



【2006/05/28 聯合晚報】

  • 留言者: amy370
  • Email: anty@yahooo.com
  • 網址: http://ok.viviok.com/b12.htm
  • 日期: 2008-03-23 19:12:42
文章寫的好好




  • 留言者: amy370
  • Email: anty@yahooo.com
  • 網址: http://ok.viviok.com/b18.htm
  • 日期: 2008-03-25 06:39:44
不錯也

2008年4月28日

[新聞]賽跑跑輸寫反省書?

TVBS 更新日期:2008/04/26 13:22 顧守昌


台南縣某國小五年級一班學生,參加大隊接力跑最後一名,老師就要每一位同學寫下體育課反省書。不過有同學因此覺得自尊心受損,家長也覺得嚴重傷害了孩子向學校抗議,人本基金會則覺得老師應該要調整做法,以免造成學生心理二次傷害。


有同學們在所謂像是反省書的心得報告裡,寫著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也認為自己有運動家的精神。


不過有的孩子卻是有完全不同的感受,認為輸了比賽就已經很難過,寫不出來交白卷,還被老師在家庭聯絡簿上,規定要寫完體育課反省書,擺明就是二次傷害,讓家長看了也覺得很生氣。家長:「會自尊心受創,既然是運動,是一種遊戲,不是爭名次!」


不過對此校方趕緊出面出面解釋,其實不管是輸是贏,都只是要同學們寫下心情點滴,決對不是所謂的反省書;至於班導師可能是看許多同學交白卷,才好心提醒大家,卻誤寫成反省書,這點學校以後一定會加以注意。家長:「運動方面是個人體能問題,有時候寫不過,就會自尊心受創。」


現代社會孩子早熟,人本基金會提醒校方,其實老師儘管出發點是好,但是手法上不多加小心,甚至半強迫孩子寫心得,也難怪會引發爭議,讓美意反成了傷害。


 


賽跑輸了要寫反省書 學童傻眼

中時 更新日期:2008/04/26 04:34 潘杏惠南縣報導


「我們得最後一名不是因為跑不快,是因為不認真練習才會跑不好。」南縣大新國小五年X班同學,廿三日大隊接力比賽最後一名,體育老師要求每人作文寫下運動表現、心情點滴,讓小朋友感覺好像在寫反省書、悔過書一樣,心裡很受傷,家長也認為傷害孩子自尊。


「媽媽,反省書要怎麼寫啊!」就讀大新國小五年X班的同學,廿三日晚上一臉憂慮問媽媽,讓媽媽相當緊張,以為兒子在學校犯了什麼過錯,「體育老師說我們接力賽跑最後一名,要我們寫作文,不是只有我犯錯啦!」拿出聯絡簿,上頭還有班導師寫的「體育課反省書一篇」字樣,讓家長相當錯愕。


大新國小「功課」 讓學童更難過


原來,學校於廿三日舉行大隊接力比賽,該班同學跑最後一名,大家帶著沮喪心情回到教室,時值體育課,體育老師遂針對剛才的比賽過程進行檢討,接著要小朋友拿出空白紙筆寫作文,內容包括反省剛才比賽自己的表現、心情點滴以及下次上體育課會如何做,字數二百五十字。


「這樣是不是在寫反省書啊!」「這是悔過書嗎?」小朋友們在台下竊竊私語,有同學認為,輸了比賽已經很難過,繼續寫這種作文,好像又受傷一次,不過大家不敢吭聲,默默硬著頭皮寫。


直到下課鈴響,不少小朋友還是一張空白紙放在桌上,一臉懊惱,接著進教室上課的班導師瞭解狀況後,脫口而出「小朋友,體育課的反省書拿回家寫,明天再交出來就可以。」班導師還在部分學生的聯絡簿上寫下「體育課反省書一篇」字樣。


家長:似乎強調不能輸 傷自尊


「我們得最後一名不是因為跑不快,是因為不認真練習才會跑不好。」「今天的心情很不好,同學都哭了,有人還因為我們跑最後一名,又去罵其他人。」「我覺得我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因為我有幫他們大聲加油,雖然輸了,可是我們有運動家精神。」作文裡頭字句呈現孩子的情緒,讓家長很心疼。


有家長認為,人生沒有永遠的勝利,這樣的作文好像強調孩子不能輸一樣,實在很傷自尊,以後要如何以平常心面對競賽,盼校方提出合理解釋。






 


MY COMMENT



  • 難得體育老師會想出作業給孩子寫。

  • 下次出作業時,要小心說明作業的寫作方式,如果跟反省相關事項更要說明清楚。

[新聞]東華花教大將合併 新校名國立東華大學

中央社 更新日期:2008/04/27 15:05



(中央社記者周永捷台北二十七日電)延宕已久的東華大學與花蓮教育大學兩校合併案,雙方日前在教育部舉行會議,達成共識。東華大學校長黃文樞表示,未來兩校合併後將以「國立東華大學」為新校名,以東華校區為兩校單一校區,花教大三千多名師生將全數遷入東大,最快九十七學年度開始進行整併。



自2002年教育部研議東華與花教大合併以來,兩校針對新校名、經費始終未有共識,導致合併案延宕許久。兩校代表日前在教育部舉行兩校合併會議時,終於達成共識。東華大學校長黃文樞表示,未來兩校合併後,將以「國立東華大學」為新校名。



在校區規劃上,黃文樞指出,由於花教大校區鄰近機場,噪音干擾加上校區狹小,未來兩校合併後,將以東大校區為兩校單一校區,花教大三千多名師生將全數遷入東華;他預估在兩校各自召開校務會議,通過合併計畫後,最快將於九十七學年度開始進行整併工作。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王俊權表示,教育部將分年分期,提供兩校合併新台幣二十五億元經費,協助擴充硬體建設。王俊權強調,由於兩校合併涉及土地使用、系所整併及組織架構等繁雜問題,希望兩校能就儘快修改合併計畫書,召開校務會議通過後,送交教育部審查;合併時程進展愈快,爭取就經費就越具優勢。



在兩校合併經費上,黃文樞預計花費新台幣三十億五千萬元擴充硬體建設,以容納花教大師生遷入;花教大副校長林清達認為,教育部補助經費多寡才是兩校合併快慢的關鍵。



東華大學副校長張瑞雄表示,屆時兩校合併後,將會把原屬兩校,性質相近的系所加以整併,原屬花教大系所的師生,可依專長,自由轉到新學校的相關系所。




COMMENT



失去,那個曾經待過的學校、校地、回憶。



拜拜,花蓮教育大學。




  • 留言者: abcbike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4-29 12:46:58
為什麼合併改名國立東華大學…



學弟說要大家去學自會的bbs上抱怨一下



不過我想去丟雞蛋,或是去遊行還比較有用吧



唉~我們師範的學生就是這麼沒種…

2008年4月27日

[新聞]「我不想上學」 自學生5年增一倍

TVBS 更新日期:2008/04/26 00:48

不想讓子女接受現行教育體制,台灣有一群父母選擇自己當老師,把家變教室,親自教導子女!尤其這5年,在家自學的中小學生,人數增加一倍,其中台北的黃郁琳,在家學習長達8年,負責教育她的黃爸爸有所感觸,覺得這段期間他恢復成為真正的人。

在家教育協會理事長黃夏成:「你覺得爸爸跟你討論,前面這一段的時候,做了哪一些調整?」

黃郁琳盯著課本,聽爸爸解釋句子意思,因為打從幼稚園開始,她就沒上過學,爸爸媽媽是唯一的老師。在家教育學生黃郁琳:「可是在家裡我排課表,可以有很大的彈性,比如說我比較喜歡英文,我可以多排一點,花多一點時間去做。」

想排什麼課,黃郁琳自己決定,當初黃爸爸拒絕讓寶貝女兒,進入教育體制,反而選擇把家庭變教室,給她量身訂作的教育。黃夏成:「走在家教育這8年來,我覺得對我個人來說,恢復了一件事情,我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

黃郁琳從小學會獨立學習,過去5年來,跟她一樣的中、小學生,人數增加一倍,許多父母對於現行的教育制度,都搖搖頭。九年級學生家長:「就覺得現在的小孩子很可憐,除了你看,補習班要排那麼久,他們一整天都在補習,為了就是一個,考好學校。」

不隨著現行教育體制走 這群父母改走自己的路。

MY COMMENT

我個人覺得這個新聞的標題下的很糟,把「自學生人數增加」與「對教育現況失望」畫上等號,兩個現象並沒有絕對的相關性,放在一起容易引起不適當的聯想。

另外,幾個問題可以思考一下,「在家自學的孩子」究竟是孩子不想上學?還是家長不想讓孩子上學?

「我不想上學」是孩子覺得在學校的壓力太大?還是孩子覺得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多,學校、補習班、才藝班……讓孩子覺得壓力沉重?


[影音]《天下雜誌》我不想上學

2008年4月2日

另一種心態面對家長的一封信

本來面對家長這一封信的心情是泰然的,因為我清楚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要給孩子的是什麼。

但,心情還是會受影響。下午,還是忍不住要求孩子上課的秩序,狠狠的念了一頓。

晚上,把心情分享給家人之後,又有另一種想法。

應該感到欣慰的是,家長仍然願意與我溝通,面對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孩子依舊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剛好趁機跟孩子溝通媽媽的疑慮,讓孩子思考讀書就竟為了誰?

找了孩子,我明白的告訴他,讀書是自己的事,老師能做的不多,只能在後面推你一把,幫忙願意讀書的孩子進入讀書的殿堂,能從中得到多少,還是只能靠自己。

語重心長的談了一番道理,孩子似乎能理解,默默的寫下昨天不太願意改的作業,這一番改變到是始料未及的。

所以,多跟孩子談談,多說點道理,孩子會懂的。這是我缺乏的班級經營技巧,要多多努力!

如此,心裡踏實些,重拾活力面對明力的挑戰。

  • 留言者: gracepark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4-08 09:58:10
教育小孩或許不要常常講道理

(個人見解,不好意思。)

當然會聽進去的小孩一定會聽

不過講久了,小孩會厭。

多鼓勵他們或許會更好

鼓勵有很多方式,就要靠你的智慧啦

當然還有經驗的累積囉^^

要堅定信心

家長的來信總是令我煩憂,家長必定是深思很久了才痛心寫下這封信,對我說這些話,而我也想下定決心做一點事。

這學期我已經下定決心「以學生為導向」的教學方式,只有孩子才是最重要的,孩子的心,孩子的想法,以及這個團體的利益才是我想要的。不要被一個家長的心而影響了。

雖然剛讀信的時候是這個感覺,但是還是不知不覺得被影響,今天下午的心情不是很好,孩子也接連的受影響,被我不停的要求,再要求,沒有休息。本來想要意識會談來帶領灰王子的閱讀學習單,但是也沒有心情帶,只好讓孩子安靜的寫,反而變成練習安靜的一堂課。

令我欣慰的是,中午出去開會,班上的孩子沒有作亂,已經讓我開心許多了。

只能給自己一個加油,鼓勵。繼續保持,堅定信心。
  • 留言者: hsingyicoy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4-12 22:52:07
學弟加油吧!!

2008年3月31日

台灣孩童的煩惱 被同儕排擠仍居榜首

2008/03/31 撰稿‧編輯:韓啟賢



兒福團體31日公佈的統計報告指出,今年台灣國小學童最煩惱問題的前3名,依序是被同儕排擠,課業壓力太大,以及家長過度干預生活。



其中,被同學排擠、找不到歸屬或信任團體的「關係霸凌」問題最為嚴重,將近3分1孩童反應為其所苦,而且這類被同儕排擠的問題已連續6年高居榜首。在兒童節的前夕,兒福聯盟公佈一項從2002施行至今的兒童諮商專線來電問題統計分析報告,結果發現,孩童煩惱排行榜的前3名依序是「擔心被同儕排擠」、「課業壓力太大」以及「家長過度干預生活」。



其中,最嚴重的是「擔心被同儕排擠」,報告中發現有將近3分之1的兒童來電,是因為被同學排擠、找不到歸屬或信任的團體等「關係霸凌」問題所苦;而且,已連續6年都位居煩惱排行榜之冠。兒福聯盟陳雅惠副主任說:『對孩子來說這是一個最大的煩惱,那我們專線開辦6 年以來,每年這個煩惱都是孩子煩惱的第一名,那可見這段時間以來,這個部分,叫做關係霸凌的部分都沒有改進。』兒福聯盟還說,霸凌的問題持續發生,未得到有效重視與解決,甚至使用越來越殘酷的手法,令人憂心不已。



此外,有愈來愈多的男孩對於性知識或性行為感到好奇,光是去年就接到82通,是6年前的10倍;因為這是家庭或學校中禁忌、無法啟口的話題,因此轉向隱密、安全的兒童諮商專線尋求解答。而早熟的女孩們則在偶像劇、選秀節目的耳濡目染下,開始出現對自己沒信心、外表太醜或太胖要減肥等原本成人世界才有的煩惱,去年就接獲了115通女孩來電詢問相關問題,是男孩來電量的3.6倍。



因此,兒福聯盟提出了多尊重多輔導多關心,以及少霸凌少作業少比較等「三多三少」要訣,呼籲老師和家長們一起用心,讓小朋友成長的更開心。






COMMENT



我只能說:「兒福聯盟,您想太多了!」



兒童本來就對自我肯定的意識薄弱,太在意同儕的意見,此一現象不只在兒童,連國、高中的學生都所見多有,甚至到成人仍是在意他人的意見。



提升這個意識至「關係霸凌」,我覺得太沉重。



不可否認,教育還是要對這個領域多一些努力,也許,兒福聯明提出的「三多三少」可以試試。

2008年3月20日

政治,請你饒了孩子吧!

 題目寫的有點偏頗,應該寫「選舉招數,請你饒了孩子吧!」



事情是發生在今天早上,七點二十走進教室。



一位早到的孩子看到我就問:「老師,你選舉要投給誰?」



跟據教育人員的行政中立立場,我笑笑的說:「不告……訴你!」



他不等我回答,直接就說:「謝長廷,因為選給馬英九,二億勞工就來台灣,大家就都沒工作了。」



從三年級孩子稚氣的口齒中說出這段話,頓時,我啞口無言,不知道說什麼才好。



只好轉移話題,要他把聯絡簿趕快抄好。



這段對話發生後,心裡很感慨,不是因為支持任何一個政黨,而是覺得選舉戰可以打的光明正派一點,不要讓孩子也學了這些有的沒的。

2008年3月18日

誰把孩子催早熟了?

文/王思熙      經典雜誌第104期



身為父母親,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快快長大。小時候時常聽到長輩一邊搖著搖籃,一邊哼著這樣的搖籃曲:睏呀睏,一瞑大一寸;惜呀惜,一瞑大一尺。這就是為人父母的心聲,期盼自己的孩子快快長大,最好是一夕就能長大成人的心聲。



於是為了讓孩子能夠快快長大,父母親不惜把最好吃的食物留給孩子吃,把最好睡的地方留給孩子睡;為了讓孩子長得「頭好壯壯」,更有些父母親不忘在孩子的食物中添加些營養劑,他們似乎認為只有這樣,孩子的快速成長與成熟才是品質的保證。或許有人會認為,孩子早熟早懂事有什麼不好呢?孩子早懂事,不就證明我們是一代比一代強嗎?



    如果早熟代表早懂事,那確實是一件好事。但醫師所提出來的早熟警告,是指孩子「性早熟」。現在許多孩子該知道的不知道,不該知道的全都知道,而且知道得一知半解,知道得錯誤百出,以致產生了行為的偏差,出現了諸多的親子問題和社會問題。



    醫學專家認為:引起孩子性早熟的原因,除了現代人營養改善、家庭生活條件優越外,飲食不當、環境汙染、文化開放與父母遺傳等都是重要的因素。飲食不當似乎是現代人的通病,孩子現在除了性早熟外,還有肥胖症的問題,這都是因為他們經常吃含有生長激素的食物,透過含有生長激素食物的轉嫁,許多孩子身體變胖、變弱、變得非常態的早熟,身心都飽受其害。



    工業文明所帶來的各式各樣汙染,讓我們的孩子生活在不健康的環境中,像洗滌劑、農藥、塑料工業排放物及其分解物質,都會在自然界裡產生一系列的激素汙染物,這些汙染不知不覺都成了戕害孩子身心的元凶。開放文化的功過,毀譽參半,有人認為文化開放有利於人民對知識與信息的取得,對人類文明的進步起了極大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文化開放的結果,導致許多孩子從影視與平面媒體中,接觸了一些超越心智年齡的行為畫面,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孩子的思想與態度,影響孩子生理上的正常發育,例如孩子的性早熟就是一項隱憂。



    孩子的性早熟讓孩子的「青春期」提前了,而家長因社會競爭、精神壓力加大,「更年期」也提前了,於是「青春期」提前碰撞「更年期」,親子關係的惡化提前在孩子小學時期就開始,到了國中就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了。此外,現在為人父母的,總會受到「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句口號的影響,為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千方百計要孩子學得更早、學得更多、學得更好、學得更雜,往往超過孩子心智年齡所能負擔,這種「揠苗助長」的方式,造就了許多「小大人」,卻犧牲了孩子好幾年應有的童真。



   「孩子早熟」可能產生的問題,除了親子衝突提前來臨與孩子的身體發育和心智發展逐漸失調外,孩子性早熟所引發的社會問題更不容小覷。由於性早熟的孩子心理發展和生理發育不相匹配,加上社會閱歷淺,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導致性行為提前,引發懷孕和性疾病傳染的危險。「循序漸進」才是自然法則。任何想打破循序漸進做法的,都是違反自然法則,自然法則被打破了,危機也就產生了。



自從西風東漸,西方文明有如排山倒海席捲而來,東方民族因自信心的喪失,東方文明有如摧枯拉朽般被連根拔起。台灣當然沒有例外地受到西方文明的影響很大,不僅西方強勢媒體主導了我們衣食住行育樂的流行趨勢,就連我們原有的思想觀念和傳統的核心價值,都在西方強勢文化的侵蝕和摧毀下,滅頂了、瓦解了,然後亦步亦趨地依照西方的樣式,被捏塑了、被改造了。   



於是許多所謂的「開放思潮」蜂擁而來,加上不少以「開明作風」自我標榜的學者專家推波助瀾,他們積極於西方開放文化的移植工作,視「顛覆傳統、打破體制、瓦解倫理、追逐流行、標新立異」為開明,而性開放僅是林林總總「開放文化」中的一項而已。



    而且許多媒體為了自身的行銷利益,用實際行動呼應著這些學者專家的誇誇之談,電視或電影中的性愛鏡頭毫不避諱地出現在兒童面前,平面媒體的報章雜誌也不甘落後,各種赤裸男女性愛照片、大膽色情文字描述,即使是大人看了都會臉紅心跳,何況長期暴露在這種令人堪慮的媒體環境下的小孩?那些不經篩選或過濾的所謂「開放性的文化」,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社會質變的催化劑,小孩子就是在這種主客觀的環境下被催得更早熟了。是誰「催熟」了孩子?是誰剝奪了孩子應有的童年與童真?難道我們沒有責任!難道我們不該深思負責!

 

2008年3月13日

臺階

文/子敏    資料來源:國語日報(97年3月3日)



   從我家的院子走上客廳,要爬三級臺階。外孫姐弟兩人,小時候都曾經由他們的母親帶來我家,交給外婆照顧,度過一個白天,傍晚下班再來帶走他們。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他們上下臺階,都是一手抓住扶欄,雙眼注視臺階,一級一級的下,一級一級的上,一副走獨木橋的模樣。現在,他們都已經上了小學,身體長得健壯,有時候到我家來,那三級臺階彷彿已經被他們排除在注意力的範圍外。他們上客廳,只踩到三級臺階的一級。他們走下院子,一級也不踩,索性就那麼一跳。尤其是,他們對那座臺階連看都不用看,好像身上有「雷達」,不必靠眼睛就能精確知道臺階的正確位置,身手矯捷得令我非常羨慕。

七歲不到,我跟隨父親從日本的神戶回到廈門老家。因為地形的特殊,我們家的庭院比圍牆外的馬路低兩三公尺,和花園、廳房各在不同的平面上,所以家裡到處是臺階。幼童時代的我,把臺階看成親切的露天坐位,最喜歡選擇高低適合的一級,坐在那裡晒太陽,玩園中摘來的酢漿草。





上小學的時候,就像現在我的外孫一樣,把臺階當成我征服的對象。上臺階,一次踩兩級。下臺階,總會留下一兩級不踩,索性往下一跳。我身上的「雷達」發揮了功能,上下臺階從來不用眼睛,卻始終沒有留下摔跤的不良紀錄。中學在鼓浪嶼的英華書院就讀,那是蘇格蘭教會辦的學院。學校也坐落在山坡,教學大樓、花園、足球場,都在不同的平面上,處處是臺階。我和同學在臺階上奔跑,就像走平地。鼓浪嶼的小山日光岩,有無數的臺階。假日我們上山,總是一鼓作氣,由山下跑到山頂,跑得滿臉通紅,卻能舒暢的呼吸。我完成了對臺階的征服,自己也成為一個無憂無慮的少年,並不知道真正「人生的臺階」正在前面等著。

真正人生的臺階,並不是只有一級兩級那麼容易攀爬;每攀爬一級,你都要付出相當的代價。克服自己的缺點,在困苦中培養信心,都是很難攀爬的臺階。也許是全靠自己掙扎,也許是貴人熱心相助,你都要付出代價。那昂貴的代價就是歲月。

歲月使我從一身朝氣的青年變成穩重的中年人,但是攀爬臺階的興致不減,只是會細心思考攀登的方法。有一年到泰國開會,參觀曼谷的鄭王廟,廟旁有一座很陡的臺階,可以直通塔頂。年輕的人都上去了,高齡的同伴卻坐在塔下的石椅上休息。我想到我手腕的關節都很好,我信得過,就雙手緊握臺階兩旁鐵管做的扶手,雙腳只作支撐用,順利的爬上塔頂,再用同樣的方法,倒退走,一步步安全回到地面。



十幾年後,我參觀南京中山陵,看到那又寬又平緩、但是沒有扶手的三百九十二級臺階,開始躊躇起來。我才爬幾級,就氣喘、腳痠,最後還是用走走歇歇的方法,好不容易爬上臺階頂的紀念堂。親切的臺階,好像一下子跟我疏遠了。走回程的時候,我從上往下看,看到一級挨一級的臺階,有些眼花,只好不看遠處,只顧眼前,看準了一級臺階,才敢把腳踩下去。這樣的走法雖然很慢,很費時間,但是很安全,比起失足滾下山去好得多。

我一邊用烏龜邁步的節奏走我的回程,一邊卻用腦子迅速編織我的「走臺階哲學」。

我告訴自己,上臺階第一要用眼睛;眼睛是用來看臺階,不是用來看風景。舉步要慢,踩步要穩。不要貪快,一級是一級,不可以錯亂。走走歇歇,儘量把心情放寬。不是不可以看風景,停歇的時候才是看風景的時間。下臺階一樣要用眼睛,要把腳步放慢。總原則是「目不斜視」、「寸步慢行」。





正想著,發覺有一隻攙扶的手伸過來挽住我的胳臂,是一個可以走得很快的年輕同伴,經過我身邊,特意收住腳步,讓自己慢下來陪我一起走。冰涼的臺階跟我疏遠,但是人不跟我疏遠。上下臺階很艱辛,但是也會變得很溫馨。

 

2008年3月5日

晨讀十分鐘【書摘】

資料來源:天下網路書店



    2001年韓國教育開發院曾經舉辦名為「閱讀,由數量到質量」的測驗和閱讀能力判斷的活動。當時對韓國50萬名小學生進行測試,他們大部分人在面對書本的時候都會表現出頭疼和厭煩。調查發現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如下幾點:1. 每天沒有固定的閱讀時間。2. 想閱讀也沒有時間(因為補習)。3. 沒有閱讀習慣所以不想讀。4. 不知道閱讀的樂趣所在,反而覺得閱讀是種痛苦。5. 身邊沒有想讀的書。6. 相對於閱讀,更喜歡上網。7. 閱讀內容考試不考,所以父母不鼓勵閱讀。在這種種因素之下,韓國兒童正在遠離書籍。但不管何時何地,總會有人在為閱讀的希望播種。一些有遠見的老師為了指導早晨的閱讀、中午時間的閱讀、規定時間的閱讀,已經開始向韓國教育開發院申請資料。雖然這股閱讀教育熱潮現在還只是零散不均的,但是正在韓國熱烈興起。然而令人焦急的是,中途放棄的人很多,他們所說的原因都是,孩子不聽從老師指導。過去一年,韓國圖書調查院的調查結果顯示,「每天堅持進行的學校是成功的」、「每次雖然進行30分鐘以上,但只是間斷進行的學校是失敗的」。所以我們提倡的是「每個孩子每天早晨都能集中精神的10分鐘晨讀」。晨讀在美國、英國、西班牙、日本等地也得到回應,是世界性的運動,所以非常可能成功。



◎學校的學習從閱讀開始



    學習是邊閱讀,邊正確地理解書中文字的內容以及了解沒有形成文字的隱含的內容。所以喜歡閱讀的學生會感到學習有趣,討厭閱讀的學生會對學習感到厭煩。電視劇《大長今》中,我們看到皇上吃飯前要先喝一點簡單的粥或者湯然後才開始吃御膳。在西餐中也是先吃一些簡單的開胃菜然後正式進餐。沒錯,學習的開胃菜就是閱讀有趣的書籍,簡單的閱讀就是學習的熱身。



◎從有意願的班級開始



    在上課之前進行喚醒大腦的準備運動時,只看一些比較輕鬆的隨筆或小說之類,如果看一些較難的書很難堅持下去。雖然寄家庭通知給學生父母,囑咐他們準備一些書籍,但實際帶著準備好的書來學校的學生只是少數。於是再郵寄通知,召開家長會說明意圖,並且增加圖書館藏書,這樣學生手上漸漸開始有一、兩本書。可是雖說手上有書,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讀,手裡拿著書坐在那裡發呆的學生也不少。在沒有老師的教室裡,閱讀的孩子是少數。老師也要參與閱讀和學生一起進行10分鐘晨讀。



◎閱讀是必需的生活能力



    稍微想一下,就不會有「連閱讀也要強迫」這樣奇怪的邏輯。學校有非強迫的東西嗎?從義務教育制度開始,制定上課時間和課程,安排級任老師,選擇課本,授課方式,評價方式等等,沒有一個是學生自己決定的。學生根據團體生活中的規定來接受教育。在上課時絕對不允許學生以我不喜歡為由而不上課。那麼只有閱讀不能強迫的邏輯到底是什麼呢?覺得閱讀不是教育而是玩嗎?這樣的見解中有一個最美麗的想法,即「閱讀應該是快樂的事情」。當然發自內心感到快樂是最好的,但不是一直等就可以變得喜歡閱讀?努力使閱讀變得快樂是一種生活能力。閱讀是學習語文、數學、社會、科學等科目的基礎能力,所以更要努力培養。在這個討論過程中我直接問旁聽席上學生家長的意見,這些家長中的大部分都表示「就算是強迫也要讓孩子閱讀」。



◎一天10分鐘足夠



    10分鐘可以讀一篇隨筆。孩子也可以讀一篇寓言。開始只能看完半篇的孩子每天看10分鐘的話,一個月後就能讀完整篇。開始只是看文字的孩子,一、兩個月後書的內容就會進入到腦子裡。偶爾也會有10分鐘會不會太短的疑問。當然,長時間閱讀也是可以。但對於某些兒童來說,可以忍受的時間不超過10分鐘。堅持三個月後會成為習慣,六個月後這個習慣便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想甩都甩不掉。晨讀不是為了解內容,而是為一天學習所做的熱身,所以10分鐘就足夠了。閱讀的力量是偉大的。早晨雖然只是看看書,可孩子的頭腦開始轉動。原來呆坐著或者趴在桌子上的學生眼中也開始閃現光芒,也開始提問。



2008年2月27日

巧遇國中導師

每次回想自己想當老師的初衷,引發自國中時導師的啟發。退伍後進入職場,常常想打回去找老師聊天。就這麼想著、想著卻遲遲沒有行動。



世界就這麼小,連平常租片的地點都會遇到久未遇見的人。



國中導師就站在我面前,大概快十年沒見面了,沒想到再一次見面兩個人都是同樣為教育盡心盡力的人。



聽著老師談著這幾年來教學的心理歷程,勉勵我努力向前,用心盡力別後悔。在投入教育的同時,也別忘記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觀照內心最真實的情緒,回到最原始的初衷。



老師說我很幸運能直接進入職場,有些歷經大大小小考試進入學校的新進老師,被考試磨得心力憔悴,教書一、二年就失去教學的熱耽。



我非常同意,教學是一個與人相處頻繁的工作,與人相處,磨合是很容易消耗心中能量的。一個人的能量就這麼多,早一點消耗完,就早點老去。現今的選教師方式實在不是個好方法,但也是僧多粥少,不得不的辦法。



很開心,在多年之後重新見到那個開啟我教育之門的導師,一個用教育熱耽讓我看到教育的珍貴的老師。我又開始重新思考教育原始的衝動與想法。 

[轉載]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

 有一個女孩,沒考上大學,被安排在本村的小學教書,由於講不清數學題,不到一週被學生轟下台。母親為她擦了擦眼淚,安慰說:「滿肚子的東西,有人倒得出來,有人倒不出來,沒必要為這個傷心,也許有更適合你的事情等著你去做。」



後來,她又隨本村的夥伴一起外出打工,不幸的是,她又被老闆轟了回來,原因是剪裁衣服的時候,手腳太慢了,品質也過不了關。母親對女兒說:「手腳總是有快有慢,別人已經幹了很多年了,而你一直在唸書,怎麼快得了呢?」




女兒先後當過紡織工,幹過市場管理員,做過會計,但無一例外,都半途而廢,然而每次女兒沮喪回來時,母親總安慰她,從沒有抱怨。




三十歲時,女兒憑著一點語言天賦,做了聾啞學校的輔導員,後來她又開辦了一家殘障學校,再後來,她在許多城市開辦了殘障人用品連鎖店,她已經是一個擁有幾千萬資產的老闆了。




有一天,功成名就的女兒湊到已經年邁的母親面前,她想得到一個一直以來想知道的答案,那就是前些年她連連失敗,自己都覺得前途渺茫的時候,是什麼原因讓母親對她那麼有信心呢?




母親的回答樸素而簡單,她說:「一塊地,不適合種麥子,可以試試種豆子,豆子也長不好的話,可以種瓜果,瓜果也不濟的話,撒上一些蕎麥種子一定能開花,因為一塊地,總有一粒種子適合它,也終會有屬於它的一片收成。」




聽完母親的話,女兒落淚了,她明白了,實際上,母親恆久而不絕的信念和愛,就是一粒堅韌的種子。

2008年2月26日

班級圖書角

班級圖書角 寒假找了時間替班上設置了圖書角。買兩個櫃子,帶來家裡兩套書,舖上巧拼,一個小小屬於書的角落就完成了。



目前下課期間總有四、五個人在此流連,最熱門的書就是宮騎駿的卡通繪本。



上星期五念了《查理與巧克力冒險工廠》給孩子聽,也有三個孩子表現出願意借書的意願。希望能讓他們好好的用心悅讀!

  • 留言者: bookmusic
  • Email:
  • 網址: http://blog.roodo.com/bookmusic
  • 日期: 2008-02-26 23:55:12
真是好的開始啊!



很高興你的班上也有了一個暖暖的圖書角,小朋友只要有適當的環境,都

很愛翻書的。

行為問題

班上的孩子有偷竊的問題,先稱這個孩子叫做阿聿。阿聿是班上令人頭痛人物之一。早先時期也常常被我罵,也許罵得多了,也有一點怕我。說實在的,這個孩子為什麼會偷竊也真的是讓人難以理解。



這次的事件是發生在英文課課後,小聿被英文老師罵了之後,想偷老師的東西,讓老師難堪,看看老師會有什麼反應。還好,英文老師不像我這麼糊塗。很快就找出孩子的問題,如果是我大概就得用上一個星期了吧。



處罰是一定要的,因為做錯事情還是需要讓他知道事情的後果。不然,事情會越來越嚴重。所以,我讓孩子自己選擇了處罰方式,他決定處罰當一個星期的勞動服務。這樣也好,就嚴格執行吧!



其實不太能理解為什麼家長總是要求更嚴格的處罰方式,好像罰的重一點,孩子就不會再犯了。而我,也一再的掉進處罰的窠臼中。無法自拔,但是孩子的行為依舊一再的出現,好像講了千萬遍也改不過來。


2008年2月12日

掛羊頭賣狗肉的店

南投的集集火車站附近最近很風光,趁著寒假,應宗原之邀到南投一遊。

七點多的時候到達集集火車站,想吃點東西,

發現集集的店家真的是很早就休息了,

竟然陸陸續續的收攤了!

最令人莫明奇妙的是這家店

看到沒,店名是『陽光便利商店』,裡頭賣的是『內衣』…XD

2008年2月9日

5年新台幣13億 教育部打造提升國中小學閱讀計畫

央廣 更新日期:2008/02/09 09:29 曾國華



閱讀是提升國民競爭力最大的資產,推動閱讀也成為各國重要施政計畫,因此為了提升國中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教育部計畫5年投入新台幣13億元,除了希望能夠自偏遠或資源不足的地區國中小學,開始補助充實圖書設備外,也要求各校能夠將閱讀融入課程中,期望透過大家的努力,讓台灣閱讀的下一步更加寬廣。



隨著全球化的時代來臨,國家之間的競爭幾乎已經打破空間的界限,也讓各國想盡辦法有效提升競爭力。而根據研究顯示,「閱讀」就是提升競爭力最長而有效的方式之一,為了提升國中小的學生閱讀能力,教育部不惜砸下重金,要以5年新台幣13億元,全面充實各校相關的圖書設備,和進行推廣閱讀活動之用。教育部國教司科長武曉霞說:『主要是在之前初估在買書的資本門部分,如果你再加一些其他上你要辦一些活動、宣導,然後一些軟體的部分,加起來就是(新台幣)13億,它包含10(億)的部分是之前粗估,大概有10億元的部分是放在學校一個反應圖書設備的部分,另外3億多是放在軟體,例如你說你需要宣導或是組織的運作。』



教育部表示,有別於過去的推動閱讀計畫,都祗是針對弱勢地區學校進行強化,這次的計畫則是採取全面性的做法,要針對全台3387所國中小學進行圖書的充實及閱讀輔導。



不過,教育部的確也發現,目前全台的閱讀資源呈現的就是一個M型社會的狀況,偏遠地區學校就是明顯圖書不足,但都會學校則可能發生的是書籍資源充份,卻無法讓書籍有效被閱讀;因此教育部除了將在各縣市政府教育局成立推動閱讀的組織外,也希望明訂要讓各校將閱讀融入課程中,能讓學童在實際的課程,學習到如何在閱讀中,打開夢想的大門。

 

2008年2月5日

[轉載]考試要考多少才夠?

文 / 宜蘭縣光復國小鄭嘉偉教師



這學期初遇到一位朋友,是本校的家長,聊到孩子升年段後重新編班遇到新導師,說新導師比較不好,以前的比較好,因為新導師考試考得「比較少」。因為朋友關係,我就直說「不是考試考得多就是好老師」,也說明剛開學不到一個月,導師有自己的班級經營與教學策略,別擔心!



教師在師範院校或師資班時多修過「測驗與評量」的相關學分。根據測驗與評量的理論,教學過程中的測驗可分為三種:「教學初始」、「教學進行期間」「教學結束」。1.教學初始測驗即教學前的測驗,旨在瞭解學生的程度。2.教學進行期間測驗目的在鑑別學生學習是否成功以及尋找學生所遭遇學習困難的原因。3. 教學結束的測驗主要目的是決定哪些學生已達到教學目標,並評定學生的成績。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常要趕進度,教學時間已很緊迫,能擠出的考試時間不多,多數教師最常實施的是教學結束後的測驗,其次為教學進行期間測驗,最少的則是教學前的測驗,因為教師多瞭解學生已具備該單元的知識與技能程度。



測驗與評量的理論中,測驗的功能包括「考試是一種有用的過度學習方法」, 認為當我們複習或練習那些已經學會的技能或概念時,我們就是在進行心理學家所謂的「過度學習」(overlearning),事先排定的考試不僅可以促使學生在考試前先複習功課(再學習與過度學習),而且在考試時解答試題的過程本身也是一種對已經學習過教材的過度學習。在教學現場,導師常接收到這樣的家長意見,「希望老師多考試」、「平常多小考」、「多考數學,數學能力會加強」......,即是基於前述的理論根據,不過,反映這樣意見家長,多數其孩子的程度都不錯。一位能高度學會該單元技能或概念的學生,經由測驗能歷經「過度學習」的過程,強化其技能與概念,但若是一位未充分學會該單元技能或概念的中後段程度學生,並無法歷經「過度學習」的過程。



孔子說:「不經教化便加以殺戮叫做虐」,我認為沒有讓學生充分學會就考試,也算是種虐待。導師面對班上 30 幾位學生,每個人的程度不同,還有學生對每個單元的吸收能力,甚至是學生身心狀況等,各種因素影響老師實施測驗的考量。測驗並非只有測驗所花費的時間,教師多在測驗完畢後,花時間講解試題,測驗後的講解更能有「再學習」的效果,如同不少教師講解學生已完成的數學習作的試題,因為部分學生的答案雖然正確,卻是安親班或是家長教的,學生還是搞不懂,經由教師的講解,多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有些學生抱持答案對就好的心態,隨便聽聽,唉!)。



到底考試要考多少才夠?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學生、家長、教師的看法皆不一致,即便是同一班的家長也有不同的答案,基本上,考試是學生討厭、家長喜歡的一件事。測驗是用來評量和指導學生的學習,學生只要認真學習,教師會以專業能力考量各種因素,對教學與測驗兩者做出適當分配,抓到整體教學的節奏,讓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




感想:



進入教學職場後,體任到學長與社會對於成績高低有很深的期待。建議教師在課堂時增加平時測驗的聲音時有耳聞。借鄭老師一文提醒自己,忠於專業。教學的重點是孩子的學習,而不是孩子成績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