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3日

[國語日報]外展教育,讓生命視野更上一層樓

本篇文章引用自此

孩子不應該只在學業成績表現優異時才自我肯定,帶領孩子到自然界裡去學習,合作完成一段旅程,更能幫助他們培養出積極面對生命的力量。

外展教育(Outward Bound)起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當時英國海軍軍官一上船就陣亡的比率過高,為了改善這種情況,英國特別聘請猶太籍的漢克(Kurt Hahn)協助規畫一連串的外展教育課程。這些海軍軍官在歷經三個月的山區外展訓練後,回到船艦上,傷亡比率果然大幅降低。於是,英國開始將外展訓練的課程藉外展學校(Outward Bound School)向全世界各地推廣,如今,它不但在青少年的外展教育上有相當豐碩的成效,也協助了許多行為偏差的孩子。

外展教育的意涵

我一直覺得臺灣的孩子普遍缺乏外展教育的機會,就算學校舉辦戶外教學,也只是到一些景點走馬看花,或是讓某個團體來承接業務,辦一些大地遊戲,二到三天後,孩子們又坐遊覽車回到學校,他們並未真正在自然界中學習到什麼。

外展教育應該是帶領孩子到自然界中學習,讓他們背著全部行囊,完成一段旅程,如:去攀登一座高山或健行一條原始的山徑(如古道)。活動前,需要體能訓練,找好相關資料、設計行程,還得自行採購糧食、準備所有的裝備。過程中,他們輪流擔任領導者,自己搭帳棚、自行炊事、互相分工與照顧;還要面對大自然給予的一切考驗,如下雨、颳強風、有毒植物與昆蟲、毒蛇、野獸等的侵襲。他們的身體會經歷各種程度的疲勞與疼痛,心理也要承擔不同程度的不舒服感,他們必須接受自然界給予的所有考驗。

克服考驗
發揮各別專長

外展教育施行過程中,孩子自然會產生溝通、領導、協調、分工與分享的機制;他們將從中了解衝突事件的處理方法,藉由「溝通與協調」來達成平衡和信任的關係;藉由「領導」學習帶領人的技巧;用「分工」使每一個人在隊伍中都有其扮演的角色。如此,每個人都有存在的重要性,孩子會懂得「分享」彼此的喜樂與哀傷。

經過數天的共同奮鬥後,大夥一定會像一家人般親密的回到現實學校生活。回到學校後,不論是在課業上或情緒上,將更能彼此幫助、互相關懷。這些能力又豈是書本上能給他們的?

在自然界的考驗裡,師長也能發現每個孩子的特性,例如:有的孩子天生就具有領袖特質,有些孩子非常有耐心,有些孩子非常有愛心,有的孩子是自然的寵兒,當然也有孩子是沒有耐心、脾氣暴躁、不合群的。重要的是,當大夥一起生活,一起努力後,每一個人也經由了解彼此的特性,自然而然接納一些特別的同學。

走出教室
肯定另一種英雄

我在「全人實驗高級中學」(它是體制外的學校)帶領全校的「登山教育」,就是在進行外展教育。我在登山的課程設計裡放入組織、溝通、領導、協調、分工與分享的機制,讓每個參與的孩子都能成為活動的主角,顯現各別專長。其中一個豐碩的收穫是發現一些原本在學校、教室學習表現不搶眼的孩子,反而在登山過程中表現得特別出色,他們找到了成就感與自己生命的目標。尤其在他們出力協助許多體力不濟的同學,回到學校後,受到同儕另眼相看,獲得變成「登山英雄」的自我肯定。

長久以來,臺灣總是以書讀得好壞來定位孩子是「好孩子」或「壞孩子」,這是社會的損失,因為我們必須不斷承擔有壞分子的生成。在教育過程中,我們忽略了孩子潛藏在課業成績外的能量,我真心期望,能讓外展教育在各級學校推展,讓擁有不同專長的孩子,也能找到他們的成就感與生命的正面力量。何況臺灣得天獨厚,擁有如此多的山與海域,更該多加利用。


(95年6月12日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