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九日電
各種升學考試結束後,媒體總競相報導有多少考生獲得滿分;今年國中基測第一次測驗成績昨天揭曉,各媒體紛紛報導滿分學生的故事;教育學者、學校教師與家長團體都認為,教育相關報導應回歸教育本質,媒體總是報導金字塔頂端的學生,已嚴重扭曲社會價值,使教改困境無法突破。
今年國中基測第一次測驗成績昨天揭曉,翻開今天的報紙,各媒體相關的報導都圍繞著滿分學生打轉,或分析明星學校的最低錄取分數,這種現象讓長期關注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的學者與家長相當感慨。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周祝瑛今天下午接受中央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教改推動十年以來,一直無法突破困境,教改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更輕鬆、更快樂地學習,但大部分家長總跳脫不了「菁英教育」的觀念,認為孩子的未來,就是念明星國中、考上第一志願,才有美好的人生。
周祝瑛說,追根究底,這種「菁英教育」現象必須歸咎於媒體的大篇幅報導。因為各種大、小考試結束後,媒體的報導焦點總是圍繞著滿分的學生打轉,以這次國中基測為例,共有三十一萬多名考生應考,但翻開今天的報紙,只有少數幾名滿分學生的學習故事。
她表示,媒體的報導,強化、加深了社會舊有價值觀,也造成父母的恐慌,紛紛將孩子往補習班送,事實上,短期補習而考上好學校,並不代表孩子能快樂學習、有快樂的人生與不平凡的成就。
國立楊梅高中輔導主任崔宇華也說,近年來媒體對升學考試結果的報導,出現了非常「畸形」的現象,也製造許多「滿分神話」;媒體披露的滿分考生學習故事,大部分都沒有補習,強調只要上課專心聽講、熟讀課本,就能考得很好。
崔宇華說,對絕大多數學生而言,上課專心聽講、熟讀課本就能考滿分,是非常困難的任務,因此媒體的「滿分神話」,事實上是替升學主義歌功頌德;大部分滿分考生是來自都會地區、社經地位較高的家庭,但媒體卻只關注這些優勢學生,忽略了其他三十萬努力讀書,力求成績進步的學生。
他表示,教改十年,補習班卻暴增五點五倍,媒體實在難辭其咎,如果媒體能呈現成績中等卻能考上技職學校,實現自我的學生,或是某偏遠地區學校基測成績突飛猛進的例子,就算平均成績只從六十分進步到八十分,也能達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蕭慧英表示,媒體長期關注教育議題,許多報導都很中肯,唯有升學考試方面報導,「不是報導程度非常好的,就是報導非常爛的」。
蕭慧英說,教育議題不應是譁眾取寵的報導,而應回歸教育本質,針對教育現況加以分析,期待媒體不要再做一些錦上添花的報導,必須回到關懷層面檢視教育議題。每個考生不論考前、考後都有壓力,而家長陪孩子一路走來,都有不同心情,過度聚焦滿分考生的報導,只會給孩子、家長帶來更多壓力。
【2006/06/09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