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9日

體制外教改》這些學校 成功教改10年了

【李名揚、姜炫煥、簡慧珍、包希勝/專題報導】



約11、12年前,社會上興起強烈要求教育改革呼聲,一群等不及制度變革的家長及教育人士,陸續在各地成立了森林小學、種籽學校、全人中學等極具實驗性的體制外學校。10年過去,日前中研院長李遠哲為體制內的教改不理想道歉,但體制外這些學校,多數存活了下來,且為許多學生成長找到另一種可能。



全人中學---學生可要求開課



位在苗栗卓蘭的全人中學今年設校滿10年,剛開始每屆只有3、4名學生,這幾年每屆增為8到10人。因人數少,每學期學費13.5萬元。上課不分年級但分程度,必修課是國、英、數、社、自、藝術、體育與登山、探險、公民;另外大家還討論要不要規定看過多少部電影、讀完多少本書才能畢業。



全中只要有6個人要求開一門課,學校就負責找老師來上,所以開過滑板、街舞、劍道、德文等課程。修課不過的,可再修一年,或改自學,即使沒修過的課,也可要求自學,學校鼓勵主動自學,只要通過檢定,就可拿學分。



全中校長黃政雄說,他們的學生,有的考上台清成,重考才上大學的也有;大部分學生進大學後表現都不錯,學習慾望強,因為其他大學生開始沈迷網路、露營時,他們早幾年都已經歷過。



他也說,全中的學生只有不會念書的,沒有變壞的,因為學生變壞是因回應環境壓力太大;就有原本在國中混幫派、打架、喝酒的學生,剛進來會砸東西、威嚇同學,經過不斷輔導、包容,變得穩定。



人文國小---畢業生適應良好



宜蘭縣2所體制外學校之一的人文國小副校長陳清枝說,創校之初,一度受到各方質疑,曾有家長在子女就讀一年多後,擔心將來孩子升學有問題,一度出現「轉學潮」,但經校方努力並和家長溝通,學生逐漸回流,很多學區外的學生也陸續轉入,學生人數日趨穩定。



人文國小今年有18名應屆畢業生就近讀頭城國中,校長林志全說,起初會擔心他們會有適應問題;但遠從礁溪國小轉學到人文國小的李芷彤及都是從頭城國小轉進人文國小的楊哲銘、廖啟智都說,升國中兩個月的第一個感覺是「作業比較多、老師比較兇。」不過他們也說,沒有適應上的問題。



苗圃小學---自訂工作表讀書



彰化縣鹿港鎮在91年設立第一所體制外苗圃彰化社區合作小學。雖是體制外教育,但因教育局要求符合法令規定的學習場所,苗小學多次搬家,3年前,找到秀水鄉1處閒置別墅,教育局勘察後,同意別墅當教室,庭院當操場。



苗小的學生到校的第一件事是清理環境和清潔教具,上第一節課前要靜坐10分鐘安定心情,接著寫日記、寫一天工作表,學生按照自訂工作表讀書,或老師指導讀書、做美勞,做實驗。三年級小朋友蔡銘澤曾回一般小學1年,他說,比較喜歡苗小,可以讀自己喜愛的書。



種籽實小---混齡依興趣跑班



台北縣烏來鄉的種籽親子實驗小學,早在11年前是以毛毛蟲學苑名稱創辦,去年改變經營型態,由兒童教育實驗基金會申請租用烏來國小信賢分班的校地,用公辦民營方式經營學校。



種籽實驗小學現有來自台北縣市的80多名學生,校長舒兆瑞說,公辦民營讓學校經營很有壓力,因為每年要交3萬元給縣府,加上其他開銷,使得學生的學費一學期要6萬多元,被師生稱為「舒跑」的他說,「我們不想讓學校成為有錢人才可以讀的學校,可是卻不得不迫於經濟的現實。」



種籽小學分成8個導師班,完全混齡,每位導師帶9至12名學生,學生每學期前先填志願,選擇要跟的導師、及要修的課程;數學、國語、每周一節的生活課程是必修,其他都開放選修,學生依興趣跑班上課。他們也會讓新生先試讀一個星期,再決定要不要留下來。



舒兆瑞說,學校也有「校規」,但比較像是彼此的生活約定,所有的規定都是經過老師、學生、家長共同討論後決定,重要的是討論、溝通互動的過程,有爭議時表決,少數要尊重多數人的意見。



森林小學---每年暑假國外遊



女兒從汐止森林小學畢業的馬小姐說,女兒剛上國中時有點適應困難,但抱怨歸抱怨,女兒還是會自動自發按部就班讀書,雖然沒有參加補習,但成績都名列前茅,想想可能是在森小學到的學習態度。



她說,女兒曾提起,讀森小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暑假的「國外旅遊」,行前學生要先了解要去國家的歷史文化、地理,以及當地的人文風情。而且這個活動只允許小朋友參加,家長不能隨行,全程住普通旅社,目的是讓學童在外養成獨立自主的生活習慣,不依賴父母。



不過,體制外教育也有推展不開的例子。



失敗案例---融合中小學結束



像高雄縣六龜在87年開設唯一森林學校「高雄縣融合中小學」,因位置偏遠,91年遷校至田寮國小舊址,改為「融合中小學田寮實驗班」。但因南部能接受這種理念家長不多,遷校後全校僅13名學生,包括國中3人、國小10人。且因每學期學費要6萬多元,招生日益困難,92年暑假前,只剩3學生,無法支撐,提早結束原本的10年實驗計畫。(李名揚、姜炫煥、簡慧珍、包希勝、孫蓉華、張祐齊採訪)

【2005/10/28 聯合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