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佚名
(一)現況(皆可從過去半年的新聞查證)
(1)新生兒減少
教育部估算今年小一入學人數的國小新生28.3萬人,到100學年時新生只有20.3萬人,以每班35人計算,平均全台每年小一新生要減371班。
(2)超額教師問題嚴重
台中縣教育局長王銘煜5月20日備詢表示,國小學生數明年約減95班,超額教師達188人,5年後超額可能達600人以上。
縣議員楊秋雲說,有教師擔心超額,到處家訪留學生,身心俱疲,她要求縣府未雨綢繆,保障教師工作權。楊秋雲質疑,國中5年後學生也銳減,教育局應及早因應,以免妨害教師權益。
(3)流浪教師不得其門而入
今年度確定不辦國小教師甄選的縣市已有宜蘭、嘉義、高雄、台中等縣市,其他縣市也因小一新生入學人數大幅減少,被迫減班,教師超額情形嚴重。今年全台灣國小教師缺額預計不超過100個(一般教師和專長教師總和),但要擠進這扇窄門的有10萬人,即使扣掉打退堂鼓的還有5、6萬人。
新聞資料一:
北市教甄
台北市教育局主辦的北市94學年度公立國小教師聯合甄選今起進行網路報名,共有83個缺額,普通科和英語科都超過20人,預估報名人數可能較去年多一倍,達15000人。
新聞資料二:
錄取名額減少 與多縣市同步 補習班看準商機 補習費調漲一倍
受減班影響,今年教師甄試的缺額在各縣市都變得格外「珍貴」,以屏東縣而言,去年國小一般教師錄取名額58名,今年到目前為止的調查結果只有8名,英語教師缺額估計還不到去年的一半。
不少有志當老師的考生,提起「教師甄試」便滿腹牢騷,說補習班前兩年的補習費只有8000多元,現在已經漲到1萬6000元,讓他們很無奈。
(二)困境
(1)現職教師方面
1.超額辦法各校不一,教師人心惶惶。
全台部分學校已經擬出超額辦法,有的則還在醞釀中。但大多採「後進先出」為原則,以在本校任教年資為判斷方式。其中,還有學校校長或主任訂定「不接行政就準備超額」或「行政人員免於超額」的不成文規定。若是教師背景雄厚人脈廣,則更為安全,學校可以產生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保住教師;例如:某教師具備特殊專長為學校所需人才、某教師教學能力深獲家長肯定、、、。各縣市教育局只負責調查各校超額結果,對於各校處理過程根本不會深入了解,也未設立基本超額處理要點。如此惡劣的校園環境,導致教師人心惶惶,尤其是無人脈無背景的的新進教師。
2.學校教評會握有大權,教師處於壓力下。
決定超額的名單或辦法多數是由學校教評會決議。為了飯碗,已有教師反應,平時除了接學校行政、舉辦活動、求教學表現的壓力,現在還要多多經營人際關係,尤其是與學校高層、資深老師的關係,因為這些人在學校有廣大的影響力,對於同屆有超額危機的資淺教師而言,往往人際經營的用心與否,就是決定去留的關鍵。曾幾何時,教師的自主性與尊嚴,已如風中殘燭。
3.各校出動搶學生,行政負擔重。
目前各校將班級數的維持,設為學校最重要的目標。已有學校暗示要求教師課後多做家庭訪問、拉學生,甚至主任帶頭於學期中趕至幼稚園拜訪建立關係,或與園長協商安排幼稚園家長、學生先至小學參觀、登記報名。美其名為幼小銜接,實則進行搶人攻防戰,更甚者到了新生即將入學的關鍵時刻,部分校長還會動用議員、委員挨家挨戶進行請託。如此現象,從正面觀點解讀,可刺激小學成長求進步。但從長遠來看,估計全台平均一年減371班,每年超額188人,政府若繼續忽視此問題,搶人情況勢必形成惡性競爭,延伸問題浮上台面。
4.縣內外介聘暗藏危機,教師回鄉夢難圓。
今年介聘成必v創歷年新低,教師申請調動多是因為結婚、回鄉的因素,只要調動成央A多半喜悅慶祝,而師資的流動也活化了學校成員組織。但現在各校教師因怕成為超額,調動前再三打聽、請託(調動講價、欺騙的情況,已被教師默認,見全教會縣內外介聘版),調動後憂心匆匆,深怕成為新校的超額羔羊,也已是不爭的事實(有教師擁有十八年的年資,去年調動成央A今年成為準超額教師)。一旦成為超額教師,就難逃年年超額輪迴的命運。對於新進老師來說,目前超額問題僅是冰山一角,很有可能熬不到退休就被資遣。(見教師法十五條)
(2)流浪教師方面
1.缺額迅速遞減,不知生涯的希望在哪裡。
今年估計國小教甄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一(去年約4%),各縣市陸續停辦教師甄試,離考季僅剩一個月,但全台目前確定辦理僅為台北市、台中市、桃園縣、屏東縣四縣市,且缺額不定。很多考生苦讀一年甚至多年,往後卻可能連考試的機會都沒有。若有幸考上,則難逃超額的命運,進入年年超額、適應新環境的輪迴。如此明確惡化的教職生涯,讓流浪教師不知未來的希望在哪裡。
2.耗費心力,考試過程艱辛。
流浪教師身份不明,是弱勢的一群。為應付教甄,除了需籌錢補習,還需應付各考區提出的科目需求:
(1)各區科目不一:
有的加考地方史,如屏東、高雄;有的加考數學,如彰化、台中。
(2)出題方式不一
有的偏選擇,如台北縣、台中、桃園;有的偏申論,如宜蘭、花東、高雄市、台北市。
(3)配分不一
a. 台中市簡章(分兩階段)
初試:筆試(佔總成績40%)
複試:口試(佔總成績20%)及試教(佔總成績40%)。
筆試考科及配分:
1教育學科(50%)、2國語文科(25%)、3數學科(25%)
說明:教育學科包含: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學校行政與教育政策
教育測驗與評量、教學原理與課程設計
b. 台北市簡章
(凡進入複試者,初試成績不再採計,以複試成績為錄取依據。)
筆試:國語文(選擇題50%、作文50%)
教育專業:(選擇題40%、申論題60%)
複試:教學演示占70%,口試占30%
c. 屏東(六月一號宣布)
教育專業科目30%、國語文25%、數學10%、屏東文史15%、
口試(或試教)20%
若是考自辦的學校,則將面臨更多準備,歧異度更大。同時,更將因內定黑幕,不知為何就被淘汰,且申訴無效果。(雖有申訴管道,但處理速度緩慢,且仍受背後勢力牽制。所有的黑幕時空一過,煙消雲散,考生自認倒楣。)
3.流浪過久,進退不得。
在教甄無望之餘,很多仍希望從事教職者,選擇長時間代課(補習班裡教師邊代課、年年考教甄的人數龐大)。投入心力,無非就是能有一個舞台供他們發揮,相信有一天脫離每年被瞧不起的生涯。但是,投入的時間越久,其實消耗的不僅是時間、精神,更可能喪失學第二專長、轉業的黃金時期,想再回頭已是百年身。估計大學畢業,若代課五六年,也已是三十歲,在教育界待久了,談轉業何其容易,難道要在應徵私人企業時,於履歷寫上「代課六、七年」的工作經驗嗎?
一個工程師、律師、護士被辭職,可以展現以往相關的工作經驗,繼續尋覓下一個棲身之所。教師呢?若不投身教育,其經歷是無法累積、無法被社會眼光認可,流浪教師處於進退不得的窘境是很辛酸的。
(3)師資培育方面
人口出生率下降、超額問題不見政府提出對策、公費生分發逐年困難、教師就業屢創新低、、,這些問題早在三年前就可看出端倪,今年、明年更是棘手!現況造成越來越多學生不願選擇讀師院,師資班也岌岌可危!一般大學修學程的學生僅將教師資格當備胎,觀望氣氛濃厚。師院學生素質迅速下降,校園師生氣氛低迷,尤其學生對未來生涯更是茫然。就業困難,將難以吸引優秀學生就讀師院、投入教職。現不見其深層危機,但往後勢必面臨教師地位下降、素質低落的問題,到時恐已回天乏術,欲振無力!
(三)檢討
(1)師資流動減緩,教師退休延後,誰受害?
師資流動減緩,教師退休延後,學生將成最大受害者。教育部曾表示,目前的師資多元是好現象,並且認為師資多元後,教甄難考、甚至是現職老師超額,本來就是必然現象。試問,若是連教職都一位難求,好師資哪來的舞台貢獻自己?國小學生很需要有創意、有活力的教師來帶領,但可預期未來教師的年齡結構將呈現中高齡趨勢,校園內不再有新進教師。
(2)放任縣市分割教育制度,是充分授權?還是逃避責任?
各縣市握有地方教育權,各縣市自行處理超額問題?日前苗栗超額教師被當成人球,就可看到縣市、中央互推責任。而未來各縣市超額問題只會更嚴重,教育部難道要繼續置身事外、逃避責任??
(3)教甄難考,各區考試差異大,考試制度真的公平嗎?
教甄準備不易,耗費心力、考科差異大(加考文史、數學、作文、教案、、),為何小小的台灣,考試制度要如此分裂?難道只因為縣市的自主性,考生就必須
照單全收、埋頭苦讀?
荒繆一:高雄縣加考文史,最後不開缺
高雄去年宣稱以後要加考高雄縣文史,今年一月宣布確定加考高雄文史,三月一號宣布預計在6月底7月初舉行,四月份宣布高縣小一生銳減教師超額,五月份宣布今年不辦教甄!!屏東也說要加考文史,六月一號確定缺額才八個!!
荒繆二:台中市有可能報名前一天才公布缺額
簡章說明:「台中市甄選類別及缺額以7月1日以前教育局網站(www.tceb.edu.tw)之公告為準。報名日期:7月2日起至7月6日」
荒繆三:基隆市從頭到尾愚弄考生
基隆市5月12日公布簡章,確定報名日期6月26日,簡章中還說實際缺額於94年7月4日公告,但5月30發新聞說可能不辦理教甄。缺額要等報名後才知道、發簡章不到一個月,竟說「不排除今年停辦,最遲6月中就會決定」。
(以上所言句句屬實,皆有新聞稿)
考生除了擔心加考地方文史,還擔心最後根本沒缺額!如此混亂的作業程序,恐怕只有台灣做的出來,竟還有官員說:「競爭激烈是好事,能提高教師素質。」難道讀好這些死板科目、為考試背熟地方歷史,就算是提高教師素質???
考試制度紛亂不一,有沒缺也不事先說明,先發簡章在說可能不辦,試問這不是欺騙考生、愚弄考生嗎?
(4)省經費、苦學生,如何對的起下一代?
1.超額現象持續、資遣謠言四起,教師教職不穩定,教學難以盡心盡力。
2.6月1號聯合新聞網報導,教育部發稿如下:國中小將開放5%兼任教師
國中小學教職,未來可望出現沒有考績、年終和退休金的兼任教師。教育部完成「國民小學與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標編制準則」修訂草案,開放國中小可以在編制5%範圍內,聘用兼任教師。新修訂的草案降低為國小每班學生人數以35人為原則,國中以38人為原則。國教司強調,這項準則草案通過實施後,國中小聘任兼任教師,仍需符合教師資格,不會造成教學品質低落,兼任教師由學校自行聘任。
符合教師資格=保證教學品質,真是睜眼說瞎話!連在職合格老師都可能因為罹患憂鬱症、忙讀研究所、、導致不用心教學(見新聞),遑論年年都需考教甄的代課老師。
當校園越來越多兼任教師時,會是怎樣的情景?老師有課來,沒課走;多校共用一師,無行政發言權;上課像上班,一節260;學生橫跨低中高,教材內容粗超化。待過學校的都知道,兼任教師與全職教師絕對有很大的差異,兼任教師志不在於此(觀察外師行為即可清楚明瞭),薪水反正不高,何需對學校認同、對學生盡責,只要教學別爛到被關注,都混的過去。
政策錯誤導致如今需靠聘任兼任教師來節省經費、解決過剩教師,還敢說不影響教學品質,這是欲鄙措A犧牲學生受教權,對的起下一代嗎?
(5)教師若抗爭不斷,全體教師形象受害,誰得利?
無論是流浪教師、超額教師、未來可能面臨資遣、、等問題,已不是教師可承擔或各校可以自行修補、吸收解決;教徵採聯招、各校訂定超額辦法、控管教職員額、這些方式無異是隔靴搔癢,治標不治本。
考試不易,苦讀準備卻無缺額、超額無解,教師當人球。若教育部繼續漠視現況、合理化罪過、不願承認政策失當、、,教師只會由不滿轉為憤恨,走上街頭。五一勞動節已是一波,6月12日即將有準超額教師大遊行(見新聞),訴求不外乎降低班級人數、控管師資培育機構暨招生名額、提高教育經費,規劃完善退休機制、訂定教師及學校評鑑指標,修法規範不適任教師等合理訴求。教育部長久以來不願面對問題、提出實際對策,放任教育環境惡化,將來只會有更多老師走上街頭為自己請命,且難保教甄失利者會有更激烈舉動。不明事情原委的家長、社會大眾,將如何看待老師?老師多如流浪狗、福利不錯還抗爭、言行激動無規範,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教師地位下降、教師形象受損。造成此惡果,到底誰能得利?
(四)衍生問題
一、無法吸引優秀人才加入教育行列
目前師範院校處於被迫轉型與維持原狀的矛盾中,一般大學修學程的學生,可以把教職當成另一個餬口的飯,但是師大師院體系的學生,經過一年實習,其素質都不差,比一般修學程或師資班結業者,有更高的比例能快速熟悉教學環境,發揮所長(見新聞),如今卻可能花費五年的光陰卻連教甄都過不了(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一)。政策錯誤卻又不願著手改善,導致的後果就是無人讀師院、修教育學程者越來越少、優秀人才不願選擇以教師為本業,學生將教職當備胎。如此結果,難道也是師資多元化的德政嗎?
二、教育生態畸形發展
教師飯碗不再穩定,人心惶惶,需更用心經營重重人際關係,以防自己被列入超額名單!!難道政策的錯誤,導致人才的浪費、教育環境惡化、社會一同付出無法估計之成本,官員的解釋卻只有一句:「這是師資開放的必然現象!」試問倘若是必然現象,為何不事先預估延伸的問題,並做政策上的調整以因應未來之局勢。造成今日教育現況:各縣市教育局憂心超額教師、師院被迫併校或轉型、當政者互踢皮球、基層教師動盪不安、、,教育部雖合理化自己政策,但種種證據顯示所有相關單位實難辭其咎!!
三、教育品質下降
目前無職缺、退休潮已過,台灣的教師流動未來將趨近於零,如果再不關閉體制不良的教育學程、加快不適任教師教師的淘汰機制,未來除了師資過剩的問題,更可預期的是,教育將如一灘死水,學校內再也看不到新血注入。而中年老師每年將為減班超額憂心,把拉學生入學當成最重要的工作,教育品質難以維持,加上開放聘用兼任教師,學生的教育環境更是雪上加霜。我們的孩子、孫子都可能是受害者,試問,政府政策錯誤,為何要全民買單?
四、民意向背
社會大眾看到當政者是如此短視近利、無力解決亂象,難道不會察覺政府正在自圓其說、推卸責任嗎?「教育為國之根本」台灣教育體制的崩盤其實也代表著原本安定的社會制度正在瓦解中。
結鈴還需繫鈴人,政府若不在提出具體解決之道,仍縮減教育經費,則將與香港一樣,錯過挽救時機,大勢已去,只能向下沈淪(香港已惡化為「教職共享」、「同工不同酬」等問題)。
(五)質疑
疑問一:就業窄門合理嗎?
教師錄取率不到百分之一,未來更是每年估計超額一百多人,教育部敢解讀現況說:「競爭激烈是好事!」,以合理化教師的超低就業率!但如果台灣的現況是:醫師就業率、工程師就業率、律師就業率不到百分之一呢?難道這也是好現象、也是合理的社會制度產物嗎?那只會代表台灣正處於崩潰邊緣罷了!!
疑問二:考試過程合理嗎?
各縣市制度紛亂,先報名再公布缺額、先發簡章後說沒缺額,難道這就是無辜考生該接受的嗎?政府只會大言不慚地說,考試激烈,教師素質提高,卻不知檢討實際混亂的狀況,姑息各縣市。努力想求取教職飯碗的考生低賤如螻蟻,任當權者禮G、愚弄,這合理嗎?
疑問三:想當老師錯了嗎?
經研究調查,各職業中,當老師者最有成就感,尤以國小教師成就感最高。不論任何考量,若是曾有心以教職為終生生涯,選擇讀師院、修學程、讀師資班,最後竟將面對茫茫未知的未來(讀師院者,比一般大學生更為茫然)!難道想當老師是愚笨的抉擇嗎?
疑問四:節省教育經費合理嗎?
分析目前教育問題,教育環境正在迅速惡化中。一直縮減教育經費,想退的人退不得,想進的人進不來,外加教育部的最新政策「開放兼任教師」,以節省經費、解決師資過剩。深究其出發點都是治標不治本,甚至是飲鴆止渴,將影響我們孩子的受教權!大環境如此,誰要專心教書!現職老師安排好自己的退路,代課、兼任教師多跑幾家學校、好好建立關係,還比較實際!我們,對的起下一代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請教育部三思,不要再當劊子手!
疑問五:放任教師處境合理嗎?
不從制度面思考,教育部只會推行類似控管員額、改聘兼任、遇缺不補、、等無關痛癢的辦法;逃避問題本質卻不以魄力、理性處理問題;不敢得罪任何單位、只會提出不斷跳票的謊言(不減班、不減師),如此放任教師處境惡化合理嗎?
疑問六:廣設師資培育合理嗎?
教育部不慎思問題始末,還理直氣壯表示因應市場所需,應將師院轉型、與他校合併,卻不見教育部拿出魄力對全台多如毛牛、良莠不齊的教育學程,進行監督、評鑑、淘汰!如此本末倒置的作法,實難讓人信服!
過去培育優秀師資,做為國家人口素質的推手~師範院校,如今卻遭遇學生素質下降、校園氣氛低迷、被迫併校、轉型。落得腹背受敵,任政策宰制,處於內憂外患中的師範院校到底做錯什麼?
廣開師資培育大門當禮物,卻又不盡監督之責,將師資過剩怪罪在原本就存在於體制內的師範院校,豈不無理!!為何政策失當,卻只想到要犧牲教師培育的搖籃~九所師範院校!迫使師範院校併校、整合,甚至阻饒師範院校轉型為教育大學,以如此粗劣的方式對待師範院校,公平嗎?
(六)建議解決方法
建議一:趁勢提高教師編制,落實小班教學。
建議二:趁勢啟動教師淘汰機制,不適任教師評估應具體化。
建議三:監督師資培育品質,淘汰過多而良莠不齊的教育學程、師資培育。
建議四:教師甄試,全省統一,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
建議五:實施教師分級,講求福利也講求績效。
(七)總論
致所有教育工作同仁:
以上問題並非僅是預估情況,而是目前就在發生中!政策引發的問題,卻要無主導能力的全體教師來承擔,尤其是資淺教師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最為嚴重。老師充其量也不過是市井小民,說穿了也不過是政策下的一顆棋,能為自己爭取些什麼呢??
若再深入探討,教育的問題影響層面廣泛,教育生態與社會穩定環環相扣,以上的現況,不僅會影響目前在職老師、流浪教師、全部的師範院校,更深遠的問題是,未來的教育品質、民眾對教師的認同、少了基層教師的支持,教育政策該何去何從。
教育生態好壞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做的好,人人直接或間接得到資源,如高就學率造就了台灣人口素質遠高於其他國家,提升了經濟的成長、政治的穩定;做的不好,將導致社會動盪、教育環境惡質化、國力下降。個人很少能置身事外,完全不受影響,當然也包括偉大的教育部!
「姑息」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草。既然現況如此,也知問題造成原因和解決方法,就應該開始著手規劃,若繼續為破洞百出的政策辯解、防衛、合理化,是於事無補的!!或因處官僚體系,不願得罪某些階層、團體,瑟縮裹足不前,導致局勢難已挽回,終將自食惡果!!
教育工作者不會要求所有困境能立即改善,但起碼讓教師感到一份安定,讓讀師院、修學程的人對未來還有期待,讓堅持從事教育的人覺得自己有價值,這樣的要求並不苛刻,也應是教育當局的基本責任!!
更懇請教育部不要一錯再錯,自圓其說!一再姑息!
非但貶低了自己,也有負全體納稅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